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233(1 / 1)

刀光凌厉,身影翻飞,比之绿林中人也不差,话说三姑娘醒后,看到身边几个凶神恶煞的陌生壮汉,吓得魂飞魄散,尖叫连连。练武的袁差头一听女子呼救,侠义心肠顿生,扭头一看,高头大马迎面而来,他不闪不避,眼神坚定,抬刀劈马腿……” 那人说及此事,就和说书先生差不多,语气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说得引人入胜,就是有点浮夸拖拉,半天说不到要紧处。 周月桂隐约听小叔子说,袁顺利天亮还没回是因为遇上了事正在衙门里被盘问,她还不知到底是何事。 拉她的车夫听得兴致勃勃,原本客人坐进车厢后就该离开的,但他想再听一会儿,又见车厢里的客人神情恍惚,便也不急着离开。 说话间,那于府的马车还真就入了周月桂刚才走出来的宽巷子。 围在一起的几人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七嘴八舌地道:“真是礼物,好多大大小小的匣子,光是那匣子就很贵了。” “后面那马车里装的是布料,全是绸缎。” “哎呦这不发了吗?听说袁差头和他爹一样,是个老特别老实的人,果然人一辈子的运道说不清,这说翻身就要翻身了。” 车夫看着于府的几架马车入了巷子,眼神羡慕,也没忘了自己的正经事:“客人拉稳了,我们这就走。对了,您去哪儿啊?” 周月桂看着巷子发呆,此时才回过神,她放下了帘子:“去附近的酒楼,好点的那种。” 她离开袁顺利,就是为了过好日子来的,没必要再抠抠搜搜。 车夫想了:“那去满江楼?” 满江楼就是周月桂干了近两年的酒楼,她下意识拒绝:“不!去福满楼。” 她还是要脸的,以后做了贵人,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自己一辈子也不要再看到那些故人了。 马车驶动,周月桂肚子很痛,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 她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绝不后悔! * 于府的马车到了巷子里时,方才看热闹的众人已经散去。 管事上前敲门。 袁母恍恍惚惚没什么精神,还是小曲反应快,奔过去开了门,当看到门口的马车,他有些惊讶又有些惧怕:“你们找谁?” “我们找袁差头。”管事态度和善,看面前的小年轻要被自己吓着,语气愈发温和,“昨天袁差头救了我家姑娘,我家老爷备了礼物,打算亲自相谢。” 温云起听到动静,此时已经换上了常服的他一步踏出房门,道:“不必这么客气,我是职责所在,不该收谢礼。” 于老爷下了马车,笑吟吟拱手:“该的该的,这是我的一份心意,袁差头千万别拒绝。”他顿了顿,低声道:“恩人收了礼物,也是帮了我的忙,知道此事的人越多,小女的名声就保住了。” 温云起恍然,与其说于老爷送礼物来感谢恩人,不如说他是想要告诉这城里的所有人,于府的三姑娘是被人掳走,但在出府后两条街外就被衙门里的衙差救下来了。 这么短的距离和这点时间,于府姑娘的清白犹在,没有被那几个歹人欺辱。 话说到这个份上,温云起自是不再拒绝:“于老爷客气了,进屋坐。” 袁母看到乌泱泱进来一群人时就回过了神,再看到那么多的礼物,心下大喜。 倒不是贪图这礼物,而是于老爷这一谢,自己儿子的名声会变好,还有,衙门那边多少也要有点表示,哪怕是只升一级,变成个小差头,俸禄也要翻上一番。 袁母沮丧的心情不翼而飞,立刻带着小儿子进厨房给众人烧茶。只不过家里都只有粗茶,没有好茶叶,于是又赶紧让小儿子去隔壁借。 茶叶借来,袁母又让儿子去买点心瓜果。 她知道富商老爷可能吃不惯自家这些粗陋的东西,但也不能因为别人看不上就不准备了,客人拿着礼物上门,主家准备茶水点心是基本的待客之道。 一刻钟后,茶水才上桌。 于老爷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 温云起心知,像于老爷这种富商,绝对看不上这小门小户里的茶水,愿意端茶杯,那就是很看得起袁家了。 于老爷又说了一番感谢的话,还让温云起遇上难处去找他,之后才告辞离开。 一行人来了又走,前后只坐了两刻钟,却轰动了整个巷子。 匣子总共十来个,有珍稀药材,有几粒品相不错的珍珠,每一颗放一个匣子,三匣子银元宝。贵重又实用,没有华而不实的首饰之类,料子也不是特别名贵的那种,多是暗沉的颜色,适合男人和老人用。 光是银元宝,足有五百两整。所有礼物加起来,大概千两左右。 对于袁顺利而言,算是天降横财。 袁母看完后,暗自咋舌,不安地问:“东西这么贵重,我们真能收吗?要不还回去?” 不舍归不舍,过日子安稳最要紧。拿了不属于自己家的钱财,容易惹上是非。 “收了吧,回头也不用遮掩着。” 袁母不太懂得这里面的弯弯绕,但她相信自己的儿子。 刚刚把东西收好,外面又有敲门声传来。 袁母猜到可能是名为贺喜实则打探消息的邻居,道:“你回去睡,晚上还得上职呢,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时辰可休息了。” 温云起确实挺困乏,关门倒头就睡。 外头来的确实是打探消息的邻居大娘,这位张大娘与袁母年纪相仿,平日里是个爱说笑的,和袁母有段时间相处得不错,不过后来二人救渐行渐远,主要是袁母单方面疏远了她。 “姐姐!”张大娘满脸的笑容。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如此热情,袁母也不好冷着脸,之前疏远了这位小姐妹,纯粹是因为张大娘嘴上没个把门的,喜欢说别人家那些不好为外人道的私事。 袁母一开始很喜欢跟她说,两人感情越来越好,得空就凑在一起闲聊。但有次她在家招待周月桂娘家亲戚,接连几日没去找她,周母回乡后,袁母兴冲冲地再去找张大娘时,刚好在张家门外听到张大娘用很不屑的语气提及周家人,说他们又穷又丑云云。 周家从偏远的小村里来,即便是穿上新衣,进城后也能看出那种出生小地方的局促。但是,这是袁家的亲戚,身为她的友人,张大娘即便是看不上周家人的作派,也不应该在这么多人面前明目张胆的笑话。 只那一次,袁母特别难受,转头就不怎么与张大娘来往了。 袁母不想在家里招待客人,儿子从昨天上职到现在都没 睡……不睡可不行,过两个时辰,又该去上职了。 这巷子里也有好几个衙差,他们轮到值夜时,白日几乎不睡,都是夜里到衙门去补眠。 但是,儿子不大会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