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1 / 1)
平嬷嬷抱着襁褓出来,笑着道:“恭喜皇上,宜嫔娘娘生下一个小阿哥。” 皇帝看着新出生的五阿哥,小脸通红还皱巴巴的,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宜嫔还好吗?” 平嬷嬷说道:“霍御医已经隔着帘子给娘娘请脉,娘娘只有些脱力,喝了点汤就歇着了。” 皇帝点点头,见霍御医出来给小阿哥检查了一番。 御医说小阿哥身子康健,皇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郭珍珠就比他激动得多了,接过平嬷嬷怀里的襁褓,低头看着五阿哥道:“皇上,五阿哥长得像妹妹。” 皇帝低头看了两眼,他还真没看出来。 这么皱巴巴的小脸,哪里能看出像宜嫔了? 可能这就是亲姐姐的滤镜,郭珍珠只觉得五阿哥挺好看的,眉眼长得也跟宜嫔很相似。 皇帝没进去,隔着门问了宜嫔,知道她没大碍,他也就回去乾清宫了。 郭珍珠抱着襁褓进去,见宜嫔昏睡没多久后就醒来,把孩子放在她身边道:“小阿哥长得像你,妹妹没哪里难受吧?” 宜嫔摇头道:“我只感觉有点累,这孩子挺会疼人了,没怎么折腾我。” 她伸手摸了摸五阿哥的脸颊,见小阿哥打了个哈欠,闭着眼就睡过去了,好笑道:“怎么没瞧着像我,倒是像姐姐呢。” 郭珍珠认真看了一会道:“是吗?我也觉得有点像。” 林嬷嬷在旁边无语了,五阿哥那么小,容貌还没长开,压根看不出来像谁。 两姐妹却一个劲认真嘀咕五阿哥更像谁,压根讨论不出结果来,林嬷嬷只能劝道:“时辰不早了,宜嫔娘娘得好好休息才是,主子也该回去歇息了。” 宜嫔也点头道:“是啊,姐姐在外头守了很久,这天儿不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郭珍珠确实有点累了,打了个哈欠,看着照顾宜嫔的人不少,还是不大放心,留下了玲珑帮把手。 林嬷嬷年纪大了,也要熬不住,郭珍珠就让她先去休息了。 郭珍珠回去后倒头就睡,等醒来的时候还有点迷糊,却第一时间问宜嫔如何。 听说宜嫔昨晚睡得颇好,两个稳婆也让林嬷嬷给了红包打点后送回去内务府了。 郭珍珠起来的时候,林嬷嬷过来伺候,顺道说道:“宜嫔娘娘坐月子,得请内务府专门伺候月子的嬷嬷过来才是。” 之前没想到宜嫔会提早生孩子,这嬷嬷就还没定下来。 郭珍珠点头道:“这匆匆忙忙的,也该今天把人定下来了。” 宜嫔不能见风,也不好见外人,没得人多,身上带着不好的东西就麻烦了。 宜嫔刚生完孩子,正是身子弱的时候,索性还是郭珍珠亲自来见几个嬷嬷,选上一两个来照顾宜嫔。 首先,她把之前照顾德贵人的两个嬷嬷先去掉了。 林嬷嬷倒是能明白,两个嬷嬷伺候德贵人坐小月子,既没能劝服德贵人别喝太多补汤容易胖,后来又没能拦着德贵人用太医院的方子后还胡乱添了蜂蜜来喝,弄得如今的身材胖了一大圈。 宜嫔的性子急,最是需要有人时刻盯着有人劝。 郭珍珠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那么照顾宜嫔的嬷嬷就得耐心且会劝才是。 那两个嬷嬷不管愿不愿意劝,还是劝不住,哪个都不合格了。 两人也知道之前照顾德贵人坏了口碑,如今也不敢多言。 最后郭珍珠看来看去,选了两个嬷嬷,却一时拿不准主意,究竟选谁更好。 正巧僖嫔过来探望宜嫔,得知郭珍珠帮着挑选照顾她的嬷嬷,也来帮忙掌掌眼。 僖嫔看着两人,问了几句后低声道:“我感觉这两个嬷嬷都挺好的,一个细心,一个耐心。一个沉默,一个会说话,不如两个都要下来去照顾宜嫔吧。” 郭珍珠犹豫道:“一般不都是一个嬷嬷来照顾,一次选两个给妹妹吗?” 僖嫔听着就笑了:“德贵人都能用两个嬷嬷照顾,怎么宜嫔就不行了呢?” 皇帝先给德贵人破例了,那么其他人就能跟着破例了。 郭珍珠:这都行啊!好像也没毛病? 于是她立刻拍板,让两个嬷嬷一起留下来照顾宜嫔。 林嬷嬷给两人安排好住处,收拾干净就去照顾宜嫔了。 她帮着盯了几天,见两个嬷嬷干活麻利,会说话哄宜嫔高兴,又把宜嫔照顾得很周全。 郭珍珠知道后很满意,还给两个嬷嬷赏了荷包。要是照顾得好,后边等宜嫔出了月子,她再给两个嬷嬷分别一个大红包! 两个嬷嬷知道后,干活更有劲了。 宜嫔性子急,却不是不听劝的人,顺嫔又大方,两人自然知道更卖力干活了。 郭珍珠担心宜嫔坐月子的时候太无聊,还经常进去陪着她说说话,偶尔一起打打叶子牌。 僖嫔也凑了过来,给两人说说外头的八卦消磨时间。 宜嫔觉得自己坐月子真是再舒心不过了,身上被照顾得好,每天吃得也不错。 郭珍珠盯着小礼子给宜嫔做好吃的,虽说宜嫔暂时不能洗澡,但是每天都会用帕子沾着温水擦拭,再换上新衣裳。 光是给宜嫔穿得舒服又宽松的衣服,郭珍珠就准备了很多,让尚衣局的绣娘那双手裁剪都快忙成风火轮了。 不过这些衣服不需要多少繁复的刺绣,有一点就行,主要是料子贴身穿着舒服,绣娘们倒也不费事。 加上郭珍珠的打赏很大方,绣娘们一个个都很乐意接她给的活计。 有御史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此事,还上折子给皇帝,说顺嫔太过于奢靡。 如今地动之后,死伤无数,房屋更是倒塌一大片,几乎都夷为平地。 这时候灾民们还无家可归,只能在外头风餐露宿,吃着城门施的白粥,顺嫔竟然奢靡行事,这怎么可以? 郭珍珠得知这消息,还是僖嫔带来的。 她倒是纳闷道:“御史弹劾的事,你怎么又知道了?这种事你不好打听的吧?” 这算是前朝政事了,后宫打听的话,被皇帝知道就麻烦了。 僖嫔摇头道:“我可不是故意打听前朝的事,是这御史上折子说你的坏话,皇上可能觉得地震后灾民过得惨,跟你多做两件衣服没什么关系,就压着没理会。” “哪里想到这御史愤愤不平,跑到城门口嚷嚷此事,被我家里人听见了,赶紧送消息进来。” 家里人都知道僖嫔跟顺嫔的关系不错,得到消息后,他们自然着急,巴不得能尽快告知,也算是辗转把消息传进宫里来,叫顺嫔早做准备。 如今人尽皆知,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顺着御史的话发怒,当然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却还是得责罚郭珍珠一二,意思意思一下。 僖嫔也有点担心道:“这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