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1)
宫内。只待时机一到,与孟后里应外合,杀敌于措手不及。 而常四娘,矫健勇武,尤以弓箭见长。 据有不可靠传言,两相交战,越王当时都要降了,却被暗箭射杀,当场身亡…… 那官员想的深了,倒吸一口凉气,忙不迭低下头,不敢多看帝后一眼,只暗暗下决心,往后就是刀架脖子上,他也是帝后一派的人。 邓王他们输的不冤。 封赏还在继续,御阶上的起居舍人如实记载。 ‘奉宁九年,春,诸王谋逆未遂,身死京都。 涉事官员,或斩首、流放。 有功之臣,大肆封赏。 朝中多女官,仍补不足。帝后遂削减冗余官职。 同年五月,北地大乱,北狄趁机南下,情势危急。孟后临危受命,率十万大军亲征。’ 第173章 皇后率军北上已有月余。 天悬骄阳,大地换新,皇城花园姹紫嫣红,百花争艳,却无人欣赏。 园中深处的藤蔓秋千上,一身杏色小团花垂领衫儿,套粉红织金襦裙的小女娃正扯着牡丹花瓣,她脚下花瓣堆叠,嘴中小声念着:“大胜…小胜…大胜……” 饱满的花头只剩最后一片花瓣,文宣眼睛骤亮,用力扯下花瓣,欢喜道:“大胜,母后此次大胜!” 孟五娘连声附和,“灿儿说的是,阿姊此次一定大胜。” 左右宫人也纷纷应声,一片激动声中,女声唤道:“公主,原来您在这里。” 描金快步而来,向文宣见礼,又朝孟五娘行半礼。 文宣从秋千落地,向描金行去,“你特意来寻我,是皇祖母想见我?” 描金应是。 文宣上前牵住描金的手,往长宁宫去,路上遇见下朝的奉宁帝。 “儿臣见过父皇。” 顾珩爱怜的揉揉女儿脑袋,“私下里,灿儿不必多礼。” 文宣偏着脑袋看了一眼顾珩,随后向顾珩伸出双手,下一刻,小身子腾空而起,文宣圈住顾珩的脖子,软软道:“父皇,我用花瓣占卜,母后一定大胜归来。” “嗯。”顾珩轻轻应了一声。他抱着女儿向长宁宫去,日光耀眼,模糊了景色。 北地生乱的消息传回京中,顾珩原是派裴籍尤、何勒等人出征,但他们一走,京中要处空悬,恐给余孽可乘之机。 且瑞朝东、南、西三处还得尽快派人镇守,东有昭王,江南派吴密,西南有常炬。 北边局势复杂,邓王身亡,但其势力盘根错节,仍有余威,此时联合北狄作乱,不可小觑。 孟跃思来想去,此次领兵出征,她与顾珩二人是最佳人选。 但内乱刚平,人心惶惶,还需天子稳坐京都,控住后方,此为瑞朝根基所在。 ‘阿珩,你莫与我争,我带兵北上是最好的法子。除了你,我不会全心全意的把后背交给任何人。只有你,我只相信你。’ 顾珩驻足长宁宫宫门前,他闭眼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父皇。”文宣双手捧住他的脸,黑白分明的眼睛映出他脸上来不及收敛的担忧,“你在想母后,是不是。” 顾珩心口似被人捶了一下,闷闷作痛,他哑声道:“是,父皇在想你母后。” 文宣皱了皱小鼻子,有些委屈:“我也很想母后。” 她从来没有跟母后分开这么长的时间。 顾珩俯首亲亲女儿的额头,不知是安慰女儿,还是说给自己听:“你母后都是为了我们,为了给我们一个安稳的日子。盛世太平,百姓富足,我们才好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文宣似懂非懂,靠在顾珩肩头。 顾珩抱着女儿踏进宫门,连太后亲自相迎,文宣要下地给连太后见礼,连太后止了,伸手从儿子怀里接过孙女。 逃亡的日子里,孟跃和顾珩各自行动,布局谋势,难免顾及不足连太后,三岁的小文宣每日钻进皇祖母怀里,用稚嫩的声音哄着她,安慰她。 连太后抱着自己贴心的孙女,心满意足的亲亲她的小脸蛋,终于明了太皇太后同永福的感情。 顾珩带着女儿在长宁宫同连太后用过午膳,午后他独自离去,文宣同连太后说话解闷儿,见连太后困了,文宣哄着连太后午睡,她偷偷跑出宫。 孟五娘见她愁眉不展,宽慰道:“灿儿说了,阿姊一定大胜。” “当然!”文宣毫不犹豫道,唯恐慢了一步,上苍就听不见她的决心。 说完,她一个人跑远了,孟五娘立刻带人跟上,文宣不知不觉跑到太康宫附近,空中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味。 孟五娘拉住文宣的小胳膊,语气带了一点强硬,“灿儿,太后午睡快醒了,我们回罢。” 她抱起小公主折返,文宣看着宫门紧闭的太康宫,自永福大姑姑坠亡后,太皇太后画地为牢,再也没有踏出过太康宫一步,太康宫的宫门也再没有打开过。 自母后带兵北上,有宫人私下说母后心狠,逼死了永福大姑姑和皇伯。 文宣垂下眼,稚嫩的小脸无波无澜,那日之后,凤仪宫也没有了那碎嘴宫人的身影。 母后说,宁可他日后悔,也绝不日夜担惊。 母后还说,人心莫测不定。自身难立,他人群起攻之。没有绝对的安稳。 惊险逃亡的经历,一次足矣。 文宣闭上眼,她会快快长大的,母后,文宣会像您一样强悍威严。 思念的风吹向漠北,孟跃负手而立,眺望京都,凛冽的寒风吹乱她的鬓发,模糊了眼中柔情。 “元帅在想陛下?”狰狞面具的男人将羊皮水袋给她。 孟跃睨了他一眼,“孟隐,你越矩了。” 面具男沉默,少顷抱拳请罪。 孟跃淡淡道:“没有下次。” 气氛静默,两人并排看着京都,心思各异。 诸王谋逆,事败后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反倒是宗正寺里被圈禁的顾琢和长真逃过一劫。 孟跃命人放松看管,长真趁乱从宗正寺逃离,辗转入西南,从此隐姓埋名。 顾琢留于宗正寺,天色漆黑,寺中燃了火把,映出女人冷峻的容颜。 顾琢看着她,许久道:“你来了。” 他同孟跃结怨太久,带着仇恨的眼睛看孟跃,观其如猛兽恶魔,狡诈多端。 “长真是你故意放走的。”他声音有些急促,泄露了他并不平静的情绪。 孟跃居高临下俯视他:“是。” 顾琢笑了一下,夹杂些许苦意,又有一种莫名的释放和轻松。 他向孟跃讨要了一把匕首,孟跃给了,顾琢当下两刀交叉划花脸,血珠成线滴落,隔着一方栅栏,他屈膝跪地:“废庶人顾琢身死,今后唯有皇后暗部。” 他终究向眼前这个恨之入骨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