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 1)
的解释后惊讶了一秒,眉眼一弯,“Lovely。” 燕棠发现宋郁也比她想的要爱笑。 他的长相是那种无关性别的,标致的美,以至于笑起来的时候带有一丝惹人喜爱的甜意。 难怪那个叫Grace的女孩儿对他上头呢,这种男孩儿最擅长用脸骗人。 中关村离学校并不算太远,车很快抵达学校门口。 燕棠稍微松了口气,主动问他要了微信——主要是为了给他转车费。 下车时,宋郁忽然叫住了她。 他好意提醒:“以后如果有陌生男人要单独载你回家,你还是应该拒绝他。” 燕棠冲他笑了笑,举起一直握在手中的手机:“我上车前记住了车牌,手机应急号码是110,上车后还给舍友共享了定位。” “那是我该庆幸自己不是坏人。”宋郁也笑了,“那我走了——晚安。” 晚安竟然还是用中文说的。 她微微一怔,站定在原地,等车子缓缓启动向相反方向驶离,才堪堪回过神来。 时间已经不早,校门口学生寥寥。 灯光是冷白的,照着一片空寂。 燕棠决定寻找新的兼职机会。 没有门槛的临时工招聘话术都很刁钻,看上去活少钱多,实际上处处是坑,扣去出行成本和午餐钱,基本没什么赚头。 一位在学院读博的学姐听说她在找兼职,主动私戳了她,说手上有两份工作正在找人,一份是俄文诗集的翻译工作,另一份是家教工作。 燕棠很犹豫。 她去年参与了一本俄罗斯短篇文集的翻译工作,自信满满地提交成果,却被审核的老师严厉批评,说她的翻译毫无文学性,俄语也很差劲,不如机翻。 自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以至于到现在她都没有再接俄语相关的工作。 学姐自然也知道那件事,安慰她: 「我觉得你的做法是对的,过度矫饰其实不符合忠实原则。当然了,如果你还是不想做书面翻译,可以考虑一下家教,是教孩子中文,难度不大,不用太紧张。」 善心的学姐还给她两天时间考虑考虑,暂时不找别人。 见还有考虑的余地,燕棠先在超市完成了辞职的手续,领了一笔窝囊费——两千块,加上之前实习的工资,账户里勉强有两万多的存款。 她在宿舍蒙头睡了一整天,晚上吃过饭后算了一下之后的生活开销。 爸妈都是中学老师,小城市的工资不高,等回家备考公务员的时候蹭个饭就算了,她不好意思再伸手要生活费。 尤其是想到同龄人都有工作有社保,自己还在家里蹲,燕棠有些焦虑。 她点开学姐的微信,决定细问一下家教工作,这一问便发现报酬比她想的还要多得多。 “一次课俩小时八百块,周末两天,每天四小时。周中还有三天要陪学生上兴趣班,我理解就是用中文聊天,帮孩子跟教练沟通,一天一千块钱,报销餐费和车费。要不是我手上工作推不了,我都想自己上了。” 燕棠的心脏疯狂跳动,对这份工作的期待值开始指数级上升。 自己真能遇上这种好事儿?不会有什么坑吧? 她把自己的疑虑给学姐说了,电话那头的学姐哈哈大笑,“给小孩儿补课能有什么坑?这家人有钱,要求比较多,所以价格才高。学生家长想要在上课前进行预沟通,如果你确定愿意试试,我就去联系了。” 燕棠算了一下,如果干这份工作,周薪就已经达到了六千二,这不比实习还赚得多? 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哄孩子。 和家长的预沟通直接就定在了这晚。 “叫我娜斯佳就好。” 屏幕那头的学生家长是个金发碧眼的斯拉夫大美女。 “情况你大概也清楚了。我儿子Kirill刚从莫斯科回来,中文很差,只听得懂一点点。” “他很可爱的,嘴很甜,在我们家像个小天使一样,所有人都喜欢他,不过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表扬的时候含蓄一点,免得他太骄傲。” 听上去这活儿在技术上难度不算高,但主要是得有耐心,娜斯佳还委婉地说,试课结束后,如果孩子觉得效果不好,合作是会终止的。 有机会拿下一份报酬优厚的兼职,燕棠心情很好,晚餐给自己加了一个鸡腿。 掏出手机,微信上蹦出几条消息。 一条来自杨一舟,「过了两天,总该消气了吧?别任性了,带你去吃好吃的。」 剩下的来自那天加上微信的宋郁。 「今天来买牛奶,没有看见你。」 她凝视对话框许久。 宋郁的头像是空白的,微信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朋友圈也没有任何动态,看上去并不常用。 燕棠回:「我辞职了。」 「还在找工作吗?」 「我可以帮忙」 燕棠很感谢宋郁那晚伸出援助之手,道谢过,也试着给他转车费。但她不太理解他这么热心的意图,也并不敢去琢磨。 「不用了,谢谢你。」 对方很聪明,察觉到了她疏离的态度,不再发来新的消息。 寥寥几句的消息便到此为止。 周六上午,为了给学生一个好印象,燕棠特地化了个淡妆,衣服也挑了气质亲和的薄毛衣和长裤。 补习地点在北四环边缘。 小区大门特气派,是像罗马万神殿那样的石柱拱门,拱门后连片的林木遮住了内部的景色。 她跟着等在门口的保姆走进小区,路过一片结着冰的人工湖,往远处一看,还有一片面积惊人的高尔夫球场。 难怪这个小区与公交设施保持着高贵的距离,能住在这里的人,谁还会坐地铁公车? 学生家是坐落湖边的一座双层别墅,极简主义装修风格,一些角落里又摆放着诸如彩绘茶炊一类俄罗斯家庭的传统用具。 “娜斯佳今天有工作不在家,Kirill在晨跑,他马上会回来。” 保姆吴阿姨是黑河人,会说俄语,跟她介绍了一下待会儿上课的房间和可以用的洗手间,又把茶和点心端上来,还配有糖、柠檬和薄荷这些俄罗斯人习惯加入茶中的佐料。 燕棠坐在靠近门口的会客厅等待,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 跨国家庭,父亲英俊,母亲美艳,两人各抱着个白嫩嫩的小男孩儿,稍大点儿的是黑头发,小的那个则是浅浅的棕发。 照片画质略有些陈旧,角落处的日期是2005年。 2005年? 现在是2015年,如果这家人最小的孩子在那时候看上去都有七八岁了,那现在……BB囍TZ… 她正觉得不对,大门便打开了。 来人身形高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