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 1)
林秋曼单手托腮,忽然说道:“我从韩家被休回来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思过书贴出去后,当时大哥恨透了我,我也恨他,恨他只顾林家颜面,却从未想过我的死活。” 李珣怔住,没料到她会提及过往。 林秋曼继续道:“可笑的是韩家上门求和时,大哥与阿娘竟然还想撮合我跟韩三郎,仿佛我曾经在韩家受的那些屈辱就不存在似的,那时候我真的恨透了那个家。” 李珣沉默了阵儿,“你那事闹得有点大,宋致远同我打赌,我还输了一匹枣红马。” 林秋曼:“???” 李珣抿嘴笑道:“我若早些知道你这泼皮的性子,那枣红马就不会失手了。” 林秋曼来了兴致,好奇问:“你跟宋御史赌的是什么?” 李珣没有说话,林秋曼拿树枝戳了戳他,“殿下赌的是什么呀?” “不告诉你。” 林秋曼“啧啧”两声,洗涮道:“平日里看殿下一本正经,不曾想也跟市井一样八卦得很。” 李珣反驳道:“你既然敢贴思过书,自然就是拿来让人评头论足的。” 林秋曼看了会儿他,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知道了,你肯定赌我跟韩三郎破镜重圆。” 李珣闭嘴不语。 林秋曼上下打量他,“殿下怕是眼瞎了,这般精明的一个人。” “那是因为我不知道韩三郎与苏小小中间有渊源。” 林秋曼撇嘴,直勾勾地望着火堆说道:“礼教就是个吃人的玩意儿,当时我若不抗争,这会儿估计还在韩家被韩三郎磋磨。” 李珣丢了根枯枝进火堆。 林秋曼似想到了有趣的事,揶揄道:“春日宴后官媒娘子上门,我阿娘还以为是喜事,结果那官媒娘子却是受了平阳侯府卫家来的。他家也算有心,明明是纳妾,却给足了面子,让官媒娘子走一遭,搞得像要三媒六聘一样。” 李珣被这话逗笑了,点评道:“卫家也不错。” 林秋曼拍大腿道:“嗐,当时那官媒娘子也说我林二娘若能进卫家作妾,简直是祖坟冒青烟!”顿了顿,“我脾气冲当场就回绝了,那官媒娘子放狠话说倒要看看我林二娘日后能嫁到哪家高门大户,可笑死我了,她怎么不让她家闺女去作妾呀,仿佛我不进卫家就没法活似的。” 李珣:“你现在也挺好,虽然声名狼藉,却活得恣意放纵,一般的后宅女郎是不敢像你这般的。” 林秋曼翻白眼道:“那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郎君定下的规矩。” 李珣:“礼制,传统,前人兴起,后人跟随。” 林秋曼不想跟他辩理。 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是很难达成一致认可的,更何况他还是封建权贵,并且还掌握着生杀大权,是可以越过律法杀人的贵族。 见她露出兴致缺缺的样子,李珣看她道:“怎么不说了?” 林秋曼严肃道:“我不想留遗言。” 李珣:“……” 林秋曼打哈欠,“困了。” “自个儿躺着,我守夜。” 她疲倦地躺下,火堆暖烘烘的,地上铺了厚厚的枯叶,倒不会觉得冷。 李珣则坐在旁边闭目养神。 半夜林秋曼醒了一次,觉得肚子饿,便撕下一块肉干放到火堆上稍稍烘烤一阵儿再吃,味道简直不要太美好。 李珣也被她弄馋了,林秋曼好奇道:“我其实一直憋着一个疑问。” 李珣:“???” “天家姓李,民间是禁吃鲤鱼的,那殿下吃不吃鲤鱼?” “吃。”顿了顿,“天家的事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啧啧,流氓得理直气壮。 第102章 变态李珣 翌日二人用泥土埋灭火堆,把人为痕迹掩藏妥当后才离开。 之后他们在山林里穿梭了四日才翻到了隔壁的怀贺地界。 这期间两人靠肉干和山林里挖某种植物的块茎果腹,林秋曼运气好甚至还挖到了一株野参。 接近傍晚时分两人总算走到了平原地带,在看到一所农家院炊烟袅袅时,林秋曼两眼放光道:“总算能吃口热的了!” 那农家院的主人是猎户,只有老两口住在这里,子孙则在怀贺县营生。 当地方言跟京腔相差不远,林秋曼厚着脸皮借宿。 那老妇人倒是个好说话的,见他们灰头土脸,衣裳也破烂,生了几分怜悯,便将其请进院子。 林秋曼仔细打量周边道:“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吗,您家的郎君呢?” 老妇人道:“我儿他们在县里做小买卖,平日里都不怎么回来的,只剩下我们老两口守在这里。”顿了顿,“你们是哪里人,要去往何处,怎么弄得这般狼狈?” 林秋曼:“嗐,我与大哥原本是要到冀县走亲戚的,谁知运气不好,遇到了山匪,身上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命逃走了,后来迷了路,稀里糊涂到了这里。” 老妇人同情道:“如此说来,倒是惊心动魄一场。” “可不是吗,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没隔多时,老翁回来了,老妇人把二人的情况粗粗讲了下,他倒没说什么。 晚上吃的是馎饦,林秋曼狼吞虎咽,一个劲说好吃。 那老妇人被哄得高兴,看向老翁道:“你说大郎他们有多久没回来过了,那些孩子也真是的。” 老翁道:“中秋那天不是回来过吗,也不过个把月,你又忘了。” 林秋曼好奇问:“老人家为何不去与子女们住一起呀?” 老妇人摆手道:“还是自个儿单住来得自在,想怎么着都行。”又道,“跟儿媳妇一堆不好,总是要闹些矛盾的。” 林秋曼咧嘴笑了起来。 老翁吃饱后坐到一旁抽旱烟。 两口子性情敦厚,是实在人,老翁不善言谈,老妇人却能说会道。 林秋曼帮忙收拾碗筷,她性格活泼,很讨老妇人喜欢。 李珣到院子里的井中打了几桶水来,林秋曼生火烧水,老妇人翻找两样不要的衣裳给他们换。 两人把自己收拾干净后穿着旧旧的袄子出来,林秋曼的倒是合身,李珣的短了好长一截。 看到他的样子,林秋曼失笑不已,李珣也抿嘴笑了。 老妇人道:“这郎君生得俊,笑起来真好看。” 林秋曼:“可不是吗,我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好多人上门来提亲呢。” 李珣:“……” 二人在这里借了一宿,第二天离去时林秋曼没什么东西做谢礼,便把头上的玉簪留下了。 老妇人推却不要,林秋曼笑道:“也值不了几个钱,老人家留着吧,下回你儿媳妇回来了可以哄哄她。” 老妇人仔细看了看,“这可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