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1(1 / 1)

手,替皇嫂配合做法。 天师见状,很快反应过来,立即展开昊天玉册,洒下玄光符水,念道:"太上垂象,五星聚会。今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三十六天罡星宿,为今上渡真太虚……" 等天师念完,邓姣天旋地转的感觉已经逐渐停止了。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右手死死抓着的“拐杖”,其实是燕王的胳膊。 当着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的面,十七岁的小皇后享受着五十四岁太后的待遇,在燕王的搀扶下,不知死活地继续仪式。 人怎么能捅这么大娄子。 她刚才就算直接昏过去,也比拿燕王当拐杖好几百倍。 她的指腹和掌心此刻都能感觉到缂丝布料下,燕王手臂肌肉紧绷的触感。 耳朵可以听见燕王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虽然感觉这条命已经送得差不多了,但邓姣还是坚强地尽可能减少损失。 她开始回应咒词了。 “臣妾稽首皈依,恭请三界高真,十方圣众。伏愿今上御驾阙…阙……” 阙什么来着? 完了。 她现在直接挖个洞埋了自己算殉葬吗? 一旁咬牙切齿的燕王绝望地闭上眼。 喉结缓缓滑动,他忍无可忍,嗓音极沉地提醒:“御驾玉阙。” 邓姣:“……” 他怎么连她的词都一起背了? 真是个良心拐杖呢。 第6章 台词念完 “御驾玉阙!”邓姣被这么稍微一提醒,马上接上了:“登真太虚,与道冥合。” 接完第一段咒词,她感觉燕王胳膊绷紧的肌肉线条略微松懈了一点,紧接着就听见燕王另一只手摇了一下铃。 声音很响,要不是摇铃质量过硬,铃铛都得被甩飞出去,很容易听出燕王此刻怒火有多么旺盛。 这种时候,邓姣觉得挡住自己面容的帽子,简直是她的救命稻草。 由于帽子的遮挡,加上身高差距,燕王无法与她对视,也就没有办法用眼神骂脏话。 邓姣处于一种无法选中的无敌状态。 但是站在他们面前的天师不明白燕王用力摇铃的原因,以为燕王嫌他不利索,赶忙加快了做法速度,很快开始第二轮寄辞。 天师一手掐玉清诀,一手挥动七星剑:“伏以三界同德,万灵孝顺。请太玄都省高真,下观尘寰。” 邓姣混乱的思绪一瞬间凝聚,搭在燕王胳膊上的手下意识攥紧。 从她手指变化的力道,感受到她的惊慌,燕王以为皇嫂又忘词了。 他在思考要不要直接摇铃算了,假装这一段寄辞不需要皇后配合。 没想到这一回,邓姣马上朗声回应:“臣妾虔心祈愿,愿朝廷文武咸宁,四方宾服,永享太平。” 邓姣略微找回点信心,毕竟这段词是最好背诵的一段,因为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虽然皇后的音调忽然变得笃定而高亢,但一旁当拐杖的燕王仍旧神色冰冷。 侵扰边疆的鞑子们每次被闪电奇袭战术冲杀受死前,看到的就是燕王这种杀气腾腾的眼神。 但由于帽子的保护,眼神攻击无法选中小皇嫂,燕王的目光始终盯着天师。 天师已经吓得举剑的手都开始打哆嗦了,根本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哪里得罪这位权倾朝野的燕王了。 邓姣自己也不知道,此刻把燕王当拐杖,到底算是捅多大的娄子。 也算是误打误撞,这个意外对她的处境而言并没有坏处。 因为此刻祭坛下所有势力党羽都神色惊愕地互相使眼色。 燕王为何要搀扶这小妖后? 这是要保下邓姣的意思? 特意在祭典上示众,是要警告此前上疏谏言殉葬皇后的大臣? 殿门外的大臣皆是神色肃穆,都在心中推测着燕王此举的意图,以便决定接下来如何站队。 而太和殿广场角落的妃嫔们,也都好奇地偷偷观察这不寻常的一幕。 其中也只有三皇子的母妃瑜贵妃,敢翘首细探。 在朝中有靠山的妃嫔早得了消息,知道这祸国妖姬很快就要被送去殉葬。 ? 如?您?访?问?的?网??????????页?不?是?ⅰ????ū?????n????0????????????o???则?为????砦?佔?点 众人心里都清楚,即将登上太后之位的,不是德妃就是瑜贵妃。 可邓姣此刻居然搭上了燕王的胳膊,着实叫人心中惴惴。 毕竟邓姣魅惑皇帝的手段,整个后宫都是见识过的。 如今燕王此举,也不知是有所预谋故意为之,还是被邓姣耍弄心机利用了。 这邓姣入宫不到半年,就把皇帝的魂全都勾走了,任她在后宫横行作恶。 如今龙驭宾天,瑜贵妃依仗着梁候与三皇子,好不容易看见执掌凤印的曙光,若是被这小妖孽又攀上燕王…… 瑜贵妃紧抿双唇,指甲都快掐破掌心。 盯紧燕王的背影,想看出他对邓姣有没有照拂之态。 此时皇后邓姣还在一字一顿小心翼翼地回应咒词。 燕王始终身姿笔挺站在一旁,虽然一直平举着小臂由她依仗,但并没有朝她的方向看过一眼。 瑜贵妃的心跳逐渐缓和下来。 想来燕王本就不好美色,与陛下虽是嫡亲兄弟,却性格迥异,不可能只因美色而乱了纲常。 八成是邓姣假装哀思过度,一副摇摇欲坠的虚弱模样,燕王担心斋醮出乱子,才有了这一出意外。 瑜贵妃只当是邓姣抓住一切机会,想要魅惑大齐的新一任实际掌权者。 前排的太后可就想得更多了。 太后是场上唯一一个无需避讳,全程审视斋醮仪式过程的人。?????彂???????ī????????ε?n?Ⅱ?????????.?????? 邓姣磕头后起身,一把抓住燕王胳膊的全过程,都落在了太后眼里。 而且她对自己的儿子也算了解,陆骋不可能因为皇嫂虚弱乏力,就伸出援助之手。 此时陆骋站在皇后身边,完全是骑虎难下——他可以把照看皇后的责任推给旁人,但他不能当众甩开皇后的手。 这邓姣年仅十七岁,竟然想出如此冒险之策,几乎软劫持了燕王,借此堵住那群想要找她算账的言官之口。 太后早看出邓姣小小年纪却并不简单。 上一任皇后驾崩前,太后曾暗示皇帝该立淑贵妃为后。 淑贵妃是太后的远房侄女,凤印应该始终保持在她杨家人手里,这是她跟皇帝的共识。 但这邓姣入宫后没多久,皇帝不知道是喝了什么迷魂汤,每次她提起此事,皇帝就顾左右而言他。 太后因此焦心多日,眼见皇后病危,便挑明此事,逼迫皇帝给出明确的立后承诺。 没想到,那日,素来孝顺的皇帝居然大发雷霆,说他受够了周围的牵线木偶,他要找个家世干净无权无势、完全属于他的女人当皇后。 然后皇帝就无视太后乃至文官的反对,一意孤行立邓姣为后。 太后至今都不相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