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1 / 1)
(' 有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觉得此事蹊跷,恐怕不简单。 还有人觉得很愤怒,比如陆府。 “谁下聘?萧家去姜家下聘?谁要娶谁?” 万氏和陆如纪在前堂,听到管事来报,难以置信的连连追问了起来。 姜沐言和陆承彦的亲事取消后,姜沐言这个名字在陆府几乎成了禁忌一样的存在。 但此事太大,管事看着急切的万氏,还是如实回禀道: “夫人,镇国公和镇国公世子,还有三位萧家公子一起去的相府,聘礼流水似的往相府送,听说是替萧家大公子下的聘,要娶姜家大小姐。” 万氏先是震惊不已,继而蹭的一下站起身,怒火飙升道: “萧南瑜要娶姜沐言?竟是萧南瑜要娶姜沐言!我就知道,他们早就有一腿了!” 当初在相府, 她替陆承彦退亲的时候,就发现姜沐言和萧南瑜眉来眼去的。 眼下姜家都倒大霉了。 萧南瑜还飞蛾扑火一样执意要娶姜沐言,这不正是感情深厚,情比金坚的体现? 若非早就有一腿, 谁会在这种时候娶姜沐言。 “我就知道姜沐言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 她和萧南瑜早就勾搭在了一起, 还来耽误我儿子,简直可恶!” 万氏想到一心扑在姜沐言身上的陆承彦, 又心疼又替他不值。 和万氏的震惊与愤怒不同。 陆如纪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萧家向姜家提亲, 这做法目的很明确, 显然是萧家想要保住姜沐言。 可陆如纪想不通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萧家图谋什么? 这时候下聘,傻子都知道是自寻死路。 镇国公不至于这么没脑子。 陆如纪想不明白,但越想越觉得此事绝对没那么简单。 他隐隐觉得, 继大皇子逼宫被下狱后,朝局还得再乱上一波。 陆如纪一语不发, 万氏越想越生气的数落姜沐言时。 她一抬头, 看到了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的陆承彦。 万氏心里一咯噔,疾步往外走。 “阿彦?你出府了?你去了何处?不会是去了姜家吧?” 姜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他可不能自投罗网的牵扯进去。 面无表情的陆承彦,涣散的眼神缓缓聚焦到万氏脸上。 她很急切,很担忧他的样子。 “娘,你真的关心我吗?”陆承彦忽然问。 “娘当然关心你了, 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娘不关心你关心谁?” 万氏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陆承彦看着她不作假的关切模样, 又看看厅内一脸沉肃的陆如纪,却是自嘲一笑。 若非万氏执意退亲, 若非万氏以死相逼。 陆承彦觉着,就算有从天而降的双生子横插一脚,他和姜沐言也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可万氏是他的亲生母亲,一个孝道压在他头上,令他寸步难行。 “娘,希望此生亲情缘尽,若有来世,我不想再做你们的儿子了。” 陆承彦的声音很轻很轻,轻飘飘的有气无力般,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到。 可万氏听到了。 她眼睛一下大睁,震惊无比的看着陆承彦。 陆承彦却不再看她,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阿彦?”万氏心慌的唤他,他脚步未停,她急得拔高音量,“阿彦!” 陆承彦仍旧没回头,没停止离开的步伐。 万氏望着他一步步离开的冷寂背影,难以置信更难以接受的看着,却没有追上去。 不可能的。 一定是她听错了。 对,肯定是听错了。 萧家大张旗鼓的去姜家下聘,聘礼还都顺利送进了相府,震惊了整个京城不说,各朝臣勋贵也都在等宫里的反应。 可他们等到天都黑了,宫里一直没反应。 这一夜。 因为姜文櫆下狱,萧家下聘之事,满朝臣工没几个能睡得着的。 萧南瑜第二日要娶姜沐言,那些收到了喜宴请帖的各家府上,更是犹如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姜沐言还被关在相府不得出入。 萧家的喜宴,明日能有新娘子吗? 他们要不要去祝贺? 许多朝臣纠结了一夜,也没下定决心。 第二日上朝。 燕帝自昏迷清醒后,身体还一直很虚弱。 他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双眼乌青,连往日的龙威都弱了许多。 今日早朝,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给姜文櫆定罪。 昨日三司会审,根本没费什么力,姜文櫆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什么罪都招了。 许多人听到风声,知道姜文櫆贪污了巨多银钱,但具体怎么回事,他们还不知道。 ', ' ')(' 一向看不惯姜文櫆大权在握的马御史,怀里揣着奏折,准备狠狠参姜文櫆一本。 像姜文櫆这种贪官污吏,早该踢出大燕朝廷了。 早朝进行的差不多时,燕帝咳嗽了几声,又喘了好一会儿。 殿内一片安静,燕帝虚弱的身体,让不少朝臣担忧不已。 燕帝有些坐不住了,他抿了口茶又缓了缓,望向一直低着头的刑部尚书,中气不足的声音暗含怒火的说道: “郑爱卿,奸臣姜文櫆审得如何了?” 燕帝一开口,直呼姜文櫆是奸臣,他的态度如何,一眼明了。 郑尚书自昨日审案开始,紧锁的眉头就一直没舒展过。 燕帝询问,他不得不出列回答。 “禀陛下,罪臣姜文櫆已认罪。”郑尚书道。 “郑大人,奸相到底所犯何罪?你快说与我们听听。” 马御史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姜文櫆为官这么多年,要说谁弹劾他最多,马御史当之无愧。 马御史是言官。 是两袖清风的硬骨头清官。 他最看不惯姜文櫆这等一手遮天的权臣。 可以说马御史是姜文櫆的死对头,逮着姜文櫆的一点小辫子就使劲儿弹劾。 可他弹劾了这么多年,燕帝对姜文櫆一直宠信有加。 眼下,燕帝终于不喜姜文櫆了,马御史自然要上赶着头一个弹劾他。 郑尚书看了眼迫不及待要落井下石的马御史,紧锁的眉头蹙得更紧了。 “郑爱卿,奸臣所犯之罪,你一五一十道出来,让我大燕满朝文武百官看看,姜文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奸臣!” 燕帝怒不可遏的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镇国公站在武官最前,脊背挺直,两鬓斑白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 燕帝的命令,郑尚书不敢忤逆。 他悄悄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镇国公,心下叹了口气,慢腾腾的拿出一本折子。 折子上所书,皆是姜文櫆的罪行,长长一大串。 “太康六年,安州旱灾,户部刘侍郎及安州胡知州等贪墨赈灾粮,时任丞相的姜文櫆,派人假扮流民暗中杀害知州、知县等七人,户部侍郎于一月后莫名暴毙,姜文櫆坦言是他所为。” 郑尚书刚念完姜文櫆的第一条罪状,满朝皆惊。 暗杀朝廷命官,姜文櫆竟敢这么大胆。 且他在太康六年就敢这么做了,十年前他也才当上丞相没多久,竟就敢狂妄至此。 一时间,满朝文武后背发寒。 往日得罪过姜文櫆的,更是心惊胆战,顿觉自己还能活到现在,是否是姜文櫆高抬贵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