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复仇!洋大人!玄机!(2 / 2)
大明商人有理也无处说,只能吃哑巴亏。
可现在,情况却截然相反。
一旦再有类似冲突发生,暹罗官府不仅不会偏袒本地人,反而会对那些不长眼的土著进行严厉打压。
官府的人心里清楚,若是得罪了大明来的人,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们都得罪不起,你一个小老百姓竟然敢去得罪,这不得狠狠教训这些不长眼的家伙吗?
没错!
现在,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大明百姓,在暹罗百姓乃至暹罗官府的眼中,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是来自海外大明的尊贵“洋大人”!
此事在暹罗百姓中口口相传。
暹罗人很快都明白,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大明的“洋大人”。
破坏明暹友谊的帽子,谁也戴不起!
哪怕就是官员,在大明来的“洋大人”面前,也要乖乖低头。
不过,大明的百姓,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大多心地善良、为人老实。
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在暹罗被尊为“洋大人”,便仗势欺人,欺负本地土著。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在异国他乡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能好好做生意,就心满意足了。
生意人嘛,和气生财!
若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莫说金银财宝,便是半粒稻米也难入囊中。
须知道,凡行商最忌跋扈之态。
眉梢眼角的风仪,举手投足的涵养,皆是能换真金白银的买卖。
太过霸道,只会把潜在的生意伙伴都吓跑。没了生意,自然也就赚不到钱,这道理最浅显不过了。
何况,大明朝廷早有明训:凡大明子民跨海经商,青衫罗缎俱是国之颜面,一言一行皆为天朝威仪。
出了大明的国门,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再仅仅代表着个人,而是承载了大明的国家形象。
大明朝廷承诺,会全力保护每一个在外的子民,绝不让他们受到丝毫欺凌。
但相应的,子民们也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素质和形象。
绝不能让海外那些蛮夷之邦,对大明产生咱们缺乏教养的误解。
相反,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大明的子民都是受过圣人教化的,知礼仪、懂廉耻,举手投足间尽显风范。
如此,方能让海外蛮夷,对每一个大明人都心生敬意。
大明的商人们对这些倒是都非常上心,一个个都十分自觉地严格遵守。
他们心里清楚,朝廷已经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不惜派兵来给海外的大明子民撑腰了。
若是还在外面肆意败坏大明的形象,那可就真的是天理难容,连做人的基本底线都丧失了。
一定要为大明争光,为朝廷争光,为陛下争光。
这种信念在他们心中无比坚定。
正因如此,商人们在暹罗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得如同谦谦君子。他们谈吐文雅,举止得体,与人交往时谦逊有礼,尽显大国风范。
也正是这份优雅与涵养,迅速赢得了暹罗人的好感。
再加上大明天军的强大,又让暹罗人心生崇拜。
一时间,暹罗社会,尤其是中上层的贵族、官员和有钱人,仿佛被一阵旋风席卷,迅速刮起了一股效仿大明人的狂热风气。
在他们眼中,大明人就是高贵、优雅、品质高尚的代名词。
自己等人的行为举止都要以大明人为标杆,学得惟妙惟肖才够档次。
贵族宴席必须用景德镇的青瓷盛咖喱。
佛寺的壁画上,竟然增添孔孟讲学图景。
供奉佛前的金盘,也要摆上《论语》《孟子》,才显得贵重。
最风雅的谈资,莫过于谁能用汉话吟半阙大明皇帝陛下亲自所作的《临江仙》,再讲一讲三国的故事。
最时兴的装扮,必定要混搭苏绣云肩与暹罗筒裙。
若是什么都没有,就会被视为没文化、缺教养的人,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变化,不配做贵族在社交场合中也会沦为他人的笑柄。
不得不说,这种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实际上为大明工厂生产的商品铺就了一条通往暹罗的黄金大道。
为其在暹罗的销售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更在暹罗这片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明文化热潮。
懂得说大明官话、写汉字的暹罗人,迅速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身价倍增。
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自带光环。
而从大明来暹罗的生意人,哪怕做生意没有赚到钱,只要会写几个汉字,便有机会进入暹罗的学堂教书,或者前往暹罗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而商人虽然大多数都不是秀才举人,却毫无疑问都是识得字,会写字的。
要不然,也无法在外面经商。
毕竟,做生意要记账,还要写合约,签合约。
不认识字,就做不了这些事情,也就无法出来做生意。
故而,大明的商人虽不是满腹经伦,但还读过一些书的,只要他们愿意,类似的职位唾手可得。
一旦获得这样的职位,他们都会得到超乎想象的优厚待遇,薪水报酬远远高于当地人普通人十倍以上。
这样的待遇差距,让当地许多人羡慕不已,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大明文化的热情。
……
此刻,暹罗国王拉玛菩提二世静静地伫立在朱寿身旁。
他的身体微微僵硬,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一般,神色极为拘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敬畏。
哪怕身为一国之君,地位无比高贵,但在大明这位威风凛凛的“洋大人”面前,也照样谦卑无比,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将军,为什么我们不立即对勃固发起进攻,却要在此安营扎寨呢?”
拉玛菩提二世忍耐了许久,内心的疑惑如同潮水般不断翻涌。
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
在他看来,大明天军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又有阿瑜陀耶的军队在一旁辅助带路,提供地理和情报上的支持,直接挥师横推过去便是,勃固军队绝对难以抵挡。
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要像现在这般小心翼翼,在边境便止步不前,不抓紧时间进攻暹罗呢?
“不急!”朱寿的目光仍然眺望着远处,身姿挺拔如松。
身上的玄色披风,在湿热的风中,轻轻摆动。
他握住腰间佩刀的手,轻轻在剑柄上叩了叩,淡淡道:“上善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位向来粗鲁,说话直来直往的大明舳舻侯竟然说出了一句颇有玄机的话:
“紫微垣中七曜轮转,北斗杓东三十度时。暹罗王可知,苍龙七宿的角宿为何要等一年才肯睁眼?”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q.com。手机版:https://m.biqu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