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515(1 / 1)

继续说,经历了之前,他很快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那咱们先去哪里?” 叶珂指着前面道:“爷,咱们先去养心殿吧!” 四爷点点头,他们很快就到了养心殿跟前。 他看着四周,飘了一圈后说道:“几百年后,养心殿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拆掉了仙楼。” 叶珂解释道:“其实中途改建过,只是后来又恢复了。” 尤其是冬暖阁,康熙的时候是没有间隔的,四爷搬进去后就搭建了仙楼,前后上下间隔起来。 道光的时候又拆掉了间隔,等咸丰的时候又恢复了原本的格局,到慈禧的时候,这里彻底成为垂帘听政的地方。 叶珂只感慨这些皇帝真会玩,就这么个冬暖阁,建了拆,拆了又恢复,简直是任性。 四爷抬头看着上头悬挂乾隆御笔“明窗”的匾额,微微点头道:“这是弘历的笔迹吧?跟他小时候有些相似,却也更好一些。” 当然,弘历这手笔迹还是不如他,却也算可以了。 叶珂听他提起弘历的笔迹,忍不住说道:“弘历后来还添了个新乐趣,就是做了很多印章,在喜欢的字画上都会题字和盖章了。” 四爷一怔:“在别人的字画上盖章和题字吗?” 叶珂点头说道:“后边有个宫殿展出了弘历收藏的部分字画,爷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估计四爷看后,要非常震撼弘历究竟做了几个印章。 四爷原本想着帝王手里几个私印没什么,等看到弘历收藏的字画后,他确实震惊了。 那密密麻麻的印章,几乎要让原本的画都看不清楚。 这就算了,弘历还要模仿别人的画,重新画了一幅,完全是东施效颦,只有形压根没有模仿出精髓来! 四爷不可思议道:“弘历究竟做了几个印章?我怎么瞧着每幅画上的印章每个一样的?” 叶珂没想到四爷这么快就找到华点了,忍着笑道:“后世的人点算过,弘历手里的印章有一千多个。据说是一千八百个,最常用的就有五百个。” 四爷已经震惊到说不出话来了,毕竟他算了算自己手里的印章,弘历这是做了起码五个皇帝加起来才有的印章数目了。 这也太多了,他是隔三差五就做个印章玩儿吗? 四爷勉强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弘历这也太胡闹了,等等,这不是吴道子的字画吗?” 他沉着脸,想到自己收藏的几幅吴道子的字画都小心珍藏,这个不孝子居然在上面狂盖章,把画都弄坏了! 后世的人想要珍藏,这画都要看不清了,价值自然都不如前了! 四爷看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上面仅仅就二十八个字,弘历居然盖了一百多个章。 细细一数,竟然有一百七十个章,实在离谱! 王羲之的小儿子也是书法高手,算是爱屋及乌,乾隆在王献之的《中秋帖》上盖了八十多个章。 要不是没有缝隙的话,就不止八十多个章了。 叶珂没说的是,乾隆的印章实在太多了。后来嘉庆和道光继承了一些,继续使用。 只能说弘历太会玩了,字画只要有缝隙就要盖章,看一次盖一回,等盖满了,再没有缝隙才停手。 四爷忽然指着一幅画道:“这是《富春山居图》吧?看着有点不对。” 他摸着下巴看了一会,皱眉道:“怎么瞧着像是赝品?” 叶珂想了想,好像这幅画还真是赝品。 当初乾隆喜欢字画,还专门组建了鉴定字画的部门。 大臣先收到了假画献上,乾隆十分喜欢。 喜欢的理由,自然是因为《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中间有大量留白,正适合盖章,让乾隆欢喜极了。 估计这幅画的画师到死都不知道,乾隆那么喜欢画,居然是因为留白多好盖章。 如果知道的话,这位画师死了都要气活过来了。 等乾隆就要在画上盖满章的时候,有大臣却找到了这幅画的真迹,于是就不敢说了,毕竟说了要掉脑袋的。 大臣很尴尬,只好骗乾隆手里那幅画是真的,乾隆还真相信了。 不过如此一来,好歹让真画幸存下来,没遭了乾隆的毒手,不然真迹上面也得全是各种章了。 四爷一听,顿时无语了:“弘历这喜欢盖章的坏习惯就算了,对真迹的鉴赏也是不行,回头容易被人骗了。” 尤其大臣说这幅画是真的,弘历居然真相信了,自己压根没看出来,这怎么可以! 显然弘历对真迹的眼光不行,对挑选大臣的眼神也不怎么可以。 “不行,回去后就让人去教导弘历如何辨别真迹,免得花大价钱买了一堆假画回去,实在丢人现眼,我还丢不起这个脸!” 回头后世的人看着弘历收藏的字画居然有赝品,四爷感觉自己这张脸都要挂不住了! 叶珂忍着笑,等他们回去后,看来弘历有的忙了。 他既要多做算数,还得擅长辨别字画真迹。 四爷还意犹未尽道:“另外得禁止他玩印章,不让工匠给他做这个,别是糟蹋了真迹!” 他之前是不知道,如今知道了,哪里能让弘历这么糟蹋字画真迹,还叫后世的人看着笑话? 反正这盖章的坏习惯,是绝不能让弘历有,有也得立刻纠正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四爷后悔:弘历这个儿子还是揍得少了…… 第141章 会玩 叶珂见四爷一脸郁闷的样子,赶紧拉着他去了别处:“爷,咱们去乾清宫看看吧。” 四爷只好点头,跟着叶珂去了乾清宫,感觉这宫殿跟印象中有所不同:“这乾清宫仿佛有些变了?” 叶珂答道:“还是爷眼尖,这乾清宫遇上大火,烧毁过,后来重建了。” 是嘉庆的时候着火了,然后重建的。 四爷微微点头道:“看来宫里着火的事特别多,得提前预防才是。” 叶珂附和道:“是啊,毕竟宫殿都是木头做的,着火就很难救了。” “虽说宫殿都有水缸,平日有侍卫日夜巡视,还是救火的手段不够多。” 如果有专门的救火队,那就要快捷得多了。 因为宫殿都是木头,一烧起来火势容易蔓延。 越早干预,这火势就越快能够控制了。 叶珂琢磨道:“回头咱们在宫里设个救火队,再做个救火的车,救火的时候就要容易一些了。” 四爷对这个救火的车很感兴趣:“是在车里装满水,然后这水车上装了四个轮子,能够推着走?” 叶珂点头道:“是,要是水车的容量不够,还能从水井里抽。” 这用的就是虹吸原理,水流能从低到高处。 至于救火的水柱,可以用按压的方式,跟跷跷板一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