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468(1 / 1)

了。 于是九阿哥就先去内务府那边走了一圈,找了几个机灵的孩子,问过一遍后从中选了三个人过来。 他给南怀仁介绍这三个孩子,看着年纪不大,都是十来岁的年纪。 最是精力旺盛,又听话懂事,还愿意学习,人又聪慧,口齿伶俐。 他们对机械的事还很感兴趣,南怀仁问了几个问题后,对几个学徒都很是满意。 他在榻上拱手道:“多谢九阿哥帮忙,这几个学徒十分不错。” 九阿哥笑道:“南大人喜欢就好,时间仓促,我只选了这么几个。要是以后大人还遇到合适的,也可以带在身边。” “这些学徒能在大人身边学习,哪怕只学上一点皮毛,那也受益良多。” 南怀仁听了这话十分受用,笑着再次感谢。 九阿哥一走,几个学徒就忙碌了起来。 一个去打水给南怀仁洗漱,一个去催御膳房送饭菜来,一个动作慢了,留在原地干着急,一时不知道要做什么,只要去问太医需不需要煎药了。 看几个学徒忙碌的样子,瘦小的身板却尤为勤快,南怀仁相当欣慰,这几个孩子确实挺好的。 他心里也明白,自己那些学识又不能带到坟墓去,九阿哥会带几个孩子过来,确实是想让几人跟着南怀仁学习,指不定是为了偷师而来。 南怀仁并不介意一身学识被这几个孩子学了去,以后还能发扬光大,教会更多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 他不吝啬教,几个孩子愿意学,那也挺好的。 自己做实验也有熟悉的帮手,不用事事自己来,南怀仁就心安理得被几个学徒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他只想着尽快好起来,就能重新投入到新的实验当中! 叶珂得知九阿哥选了几个学徒去跟南怀仁偷师的事,不由好奇道:“九弟去内务府选的人,怎的没去翰林院那边选?实在不行,国子监的学生也多。” 四爷听后摇头道:“翰林院那些文臣,对这些西洋东西只觉得是玩物丧志的,不熟悉也不会想要去学习。” “至于国子监那些学生,让他们当学徒的话,肯定要受不了。哪怕是学习西洋知识,他们也未必能接受,倒不如去内务府了。” 毕竟去南怀仁身边当学徒,学徒还要照顾人,那些学生很多都是勋贵子弟。 别说照顾人,他们连照顾好自己都未必能做得到,就没必要去给南怀仁添麻烦了。 叶珂这才明白,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去当学徒确实不适合。 加上如今他们对机械方面也未必有多大兴趣,因为暂时还没看出好处来。 只觉得是不入流的东西,自然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实在有些可惜。 四爷见叶珂露出惋惜的样子,笑着道:“而且让他们学,他们也未必能学得会,实在不用强人所难。” “皇阿玛喜欢钻研这些,我这些兄弟里头,也就九弟能稍微上手,其他人也不大擅长。” 言下之意,哪怕他这些兄弟都聪明得很,有康熙影响,兄弟们很容易接受西洋的东西,但是擅长这个的还是不多。 更别提是其他人了,家里未必有个擅长和钻研过西洋事物的长辈。 四爷又说道:“皇阿玛之前打算办西学,却因为四处征战,后来国库空虚之事没能办成。” “如今国库不用愁了,要是能办一所西学也不错,到时候能招揽不少喜欢和熟悉西学的人才,这时候就不用特地跑到内务府去挑了。” 内务府这几个学徒也只能算是勉强,虽说聪慧,在身份上总归约束比较多。 而且他们可以说是从头学起,能学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叶珂赞成道:“爷这个主意好,不如跟皇阿玛商量一二?” 四爷点点头,就派人去乾清宫说一声,要去拜访。 康熙得知两人要来,二话不说就空出时间来:“你们怎么忽然过来了?要是为了南怀仁的事再来道歉,倒也不必。” 他是过来人,很清楚南怀仁又不是故意的,虽说半夜被吵醒,却也没放在心上。 四爷答道:“皇阿玛,南大人打算挪出去,以后就能清净一些。再就是儿子打算给他找学徒,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就想着皇阿玛之前要办西学之事,这时候也该办起来了。” 康熙一听点头道:“的确,我之前想办西学,却迟迟没有时间和精力。如今正好,我也闲下来了,这事交给我来办?” 四爷有些惊讶道:“皇阿玛,这事儿子来办也行。不过是零碎事,派人选好地方,另外招收学生之事一并办了。” “最后选谁,就要让皇阿玛来掌眼了。” 康熙笑着道:“如今老四你才比我还要忙,这事又是我之前想办的,如今我亲自办也是应该的。” “老四就别操心了,那么多国事还不够你操心的吗?” 闻言,四爷见他坚持,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转头他还是让人送来几个地方,是给西学选的,让康熙从中挑就好了。 康熙收到后,接过看了看,发现上面每个地方都标注了面积。 而且周边也标记了,优点也写在上面。 比如离驿站要近,比如周围比较清净,比如地方要宽敞等等。 康熙看完后不由感慨道:“老四这孩子真是操不完的心,选的地方倒是都合适。” 他喃喃说完,看着几个地方都不错,艰难从中选了个在京郊的地方,确实要宽敞一些。 毕竟西学最重要的是实验,总归要腾出宽敞的地方来。 彼此之间也不能互相影响,那需要的地方就更大了。 不然就跟南怀仁这样,一边炸了,另外一边跟着炸,那就不好了。 学生也不需要太多,只要对西学感兴趣,有一定基础,会西洋语言的优先。 要是手里头做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带过来得到肯定的话,也能入学。 这办西学的事如火如荼进行,京郊的西学院子已经开始建起来了。 招生的事却让人发愁,因为如今读书的大多是勋贵和富家子弟。 他们都是为了科举才读书,对西学这种旁门左道自然学习得不多。 对西学可能感兴趣的人,首先得会识字,家里头就得富裕才行。 毕竟寒门子弟,家里其实也不贫穷。 真穷的人家,那是连纸墨都买不起,更别提是请先生,不可能识字的。 如此一来,会西学的人就更少了。 招生的事,四爷还没想好让人帮着来。 总不能让皇阿玛亲自去招生,也不合适。 但是得对西学有所熟悉的人,才好办这个差事了。 四爷想来想去,叫来九阿哥和十三阿哥一起帮着皇阿玛办这事了。 九阿哥对西学很感兴趣,十三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