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7(1 / 1)
。 世道艰难,这些小姑娘出去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更不容易养活自己。 要么饿死自己,要么就是沦落风尘,会是更不好的选择。 叶珂想了想说道:“爷,咱们名下的工坊不少,让这些小姑娘进去工坊干活如何?” 四阿哥有些意外道:“那些工坊大多是妇道人家,这些小姑娘进去的话确实也合适。” 因为工坊里都是妇人居多,也不用担心避嫌,或者坏了这些小姑娘的名声,她们还能自食其力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她们进去后也能得工钱,还有能住的地方。以后想就这样过日子,或者自个寻个好人家嫁了,也能随了她们的意思。” 在工坊干活只要认真努力,她们就不会被赶出去,那么就有能住着又安全的地方了。 对这些小姑娘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叶珂握着四阿哥的手道:“要爷觉得不错,那我就让人整理一下工坊的空缺。这些小姑娘人数众多,正好再多建工坊也行。” 反正她名下的产业多,工坊多建几个也无妨。 “不知道这些小姑娘暂时安置在哪里,她们的身子骨不好,也不适合远行,不如就在附近建新的工坊。” 叶珂打算叫春嬷嬷去把地图取来,上面有记录工坊的位置。 四阿哥笑着拦下道:“不着急,晚点再看也行。好在有你,不然这事没那么完满解决。” 闻言,叶珂笑着道:“能给爷分忧就好。” 第二天四阿哥就在内阁大臣面前提出这个解决办法,鄂尔泰第一个赞同道:“这是个好法子,小姑娘们也能有个不错的安身之所了,多得四福晋的提议。” 知道是叶珂的建议,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是啊,这样安置的话,就不用担心这些小姑娘们刚出狼窝又没了去处。” 鄂尔泰最为高兴,毕竟他追查此事很久了。 从发现人贩子开始,到寻找窝点,把孩子解救出来,他所有事都跟着。 如今孩子能平安救出来,他心里高兴之余,也想让这些孩子能够有好的去处。 他们经历了那么痛苦的事,也盼着这些孩子以后能够过得轻松快活一些。 解决了孩子们的去处,鄂尔泰又说道:“人贩子此事只怕不容易了结,这中间利益颇大,指不定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 尤其追查起来实在太难了,这次也是鄂尔泰的运气不错,对方留下了线索。 只是鄂尔泰相信抓到的人贩子不过是沧海一粟,多得是这样的人,要是不想办法遏制,以后还会出现一样的事来。 一向沉默的张伯行难得开口道:“不如加重刑法,杀鸡儆猴?” 陈廷敬忧心忡忡道:“如果加重刑法,这些人贩子会不会为了销毁证据,就对这些孩子下手,让官府死无对证?” 如今判刑都是需要人证物证,要是人贩子为了逃避责任,被人追查的过程当中,他们直接把手里的孩子都杀了。 那官府就很难确定这些孩子是不是拐卖的,毕竟没有人证了。 四阿哥的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道:“哪怕不加重刑罚,这些人贩子也未必放孩子生路。只要孩子哭闹厉害或者生病了,都会被毫不犹豫舍弃掉。” “这些人贩子还十分狡猾,有些藏在偏远的村子里面,而且整个村子都是共犯,不会轻易把人供出来。” 所以哪怕提高赏金,这些村民都不会轻易出卖自己人。 再说了,他们要是随便出卖消息的话,以后在村子里也无法立足,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忧。 可以说他们是共犯,也是互相提防的对象,没那么容易离间。 鄂尔泰深以为然道:“是啊,之前人贩子的窝点在深山,微臣就让土司帮着找出来,可惜对方拖拖拉拉的。微臣怀疑土司参与其中,可惜没能找到证据。” 要不是土司帮着隐瞒,这么多人贩子的窝点不可能藏了几年都没人发现。 当然,鄂尔泰甚至怀疑当地所有人都知道,就是隐瞒下来不让外面来的人知晓。 四阿哥问道:“之前那些犯人都送去府衙大牢,那边打算怎么处置?” 鄂尔泰答道:“依照律例,该是斩首示众。” 这处罚不算轻了,却依旧很难阻拦其他人为了莫大的利益去当人贩子,让他很是发愁:“说真的,微臣感觉只斩首的话太便宜这些人了。” 他当初解救的时候还亲自过去,在窝点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身上伤口不断,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有些不听话的孩子会被放弃,然后当成了发泄的对象,只要剩下一口气就够了。 当时好几个浑身是伤的孩子被抬出来,更别提一些在路上就因为生病被舍弃的孩子,连尸首都找不到。 这让鄂尔泰很是心痛,只觉得砍头对人贩子来说,跟这些孩子的痛苦简直无法比。 四阿哥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要不这样,让人多加个处置的方式,就是人贩子九族都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从商。” “对了,我去找皇阿玛商量一二,把直接斩首改为去矿场劳作,这样也能让人贩子们有深刻忏悔的时间。” 鄂尔泰听得后背一寒,虽说去矿山的话,就不用被斩首立刻死了。 但是可以说,这比死还可怕,简直是生不如死。 不过如此一来,确实能让人贩子多吃点苦头,鄂尔泰十分赞成。 只是他也担心这个举措一出,会不会给四阿哥带来不好的影响,毕竟这样做对人贩子是个惩戒,他们以后要对孩子动手也得掂量一二。 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在意孩子们如何,只觉得四阿哥对人贩子的刑罚加重了,对他们过分严苛了。 鄂尔泰连忙道:“此事不如让微臣写折子跟皇上讨论一番,毕竟是微臣一直追查人贩子之事。” 四阿哥一听,明白鄂尔泰这是担心皇帝听后会不高兴,训斥自己不说,还不愿意用这个法子。 毕竟康熙年纪大了之后,比年轻时候仁慈了许多,就想百年之后留下明君的名声。 要这时候用了四阿哥这个法子,皇帝要同意了,被人说是个严苛的君主,那就要不痛快了。 四阿哥笑笑道:“你要写折子上来,还是咱们一起商讨之事,不如我直接跟皇阿玛说一声为好。” 他继而谈起其他折子上的事,商议之后,就准备去找皇帝了。 弘晖有些担忧的眼神看向四阿哥,却很快收了回来。 弘皙还以为弘晖会跟着去,没想到会留下来依旧做着手里的活计,不由疑惑道:“你不跟着去吗?有你在,皇玛法也会好说话一些。” 毕竟皇帝对他们这些孙子要宽容得多,要弘晖过去,有他在,皇帝哪怕不高兴也不会直接训斥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