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 / 1)
哥和十三阿哥两人,那就要更稳妥一点。 京城周边的天气其实适合种植葡萄,康熙很快就圈了密云的一片地方。 葡萄园的差事交给十阿哥和十三阿哥,两人先找了种植葡萄的老农,另外还有酿造酒水多年的老师傅。 十三阿哥还找上十二阿哥,让他帮忙跟玻璃厂那边联系,做出适合装葡萄酒的酒瓶。 葡萄酒因为发酵的关系,木头酒桶能用,但是装在玻璃瓶内会更好看。 另外配套的杯子也需要,如今康熙用的是当初传教士连同葡萄酒一起献上的高脚玻璃杯。 并不是透明,而是血红色的杯子,倒进葡萄酒后就显得更为鲜红的颜色了。 完全不能衬托出葡萄酒的颜色,反而遮盖了不少。 唐朝的时候喝葡萄酒用的夜光杯,其实就是酒泉的玉石所制。 因为玉质透亮,葡萄酒倒进去后还能看见淡淡的颜色和酒水晃悠的动静,比起全红的杯子要好看得多了。 哪怕如今的玻璃做的不够透明,也足以做成颇为透明的玻璃杯。 西洋人已经用高脚玻璃杯来喝红酒,其实这早就唐朝的时候,就用上高脚杯了。 提起高脚杯,叶珂就想到了蒙蒂斯。 这名字是西洋人起的,其实是冰镇杯子的容器,也能叫冰桶或者冰盆。 夏天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会先把酒瓶放进冰里,葡萄酒就变得冰冰凉凉尤为解暑。 但是却有一个问题,就是倒进杯子后,因为杯子是常温的,夏天还热,会把原本冰镇过的葡萄酒的温度上升,口感就不太好了。 后来侍从们就想到用这个蒙蒂斯来冰镇杯子,等到酒的时候拿起来,葡萄酒和杯子的温度一样冰冰凉凉的,喝起来就痛快了。 因为太好用,后来西洋人看见就学了去。 叶珂想着康熙那么喜欢喝葡萄酒,夏天喝的时候估计也有这个问题,就麻溜把这个蒙蒂斯的设想献上了。 她先让工匠做了瓷盆,盆的边缘都是规则的凹凸。 凹进去的部分,就能挂住高脚杯的脚了。 然后可以在盆的外边转动高脚杯的脚,盆里放上冰块,那么高脚杯就能均匀的冷了。 喝的时候不会杯子一部分冷一部分热,口感极好。 康熙试了试,确实解决了冰镇葡萄酒倒进杯子后变热的问题,大为高兴。 他大手一挥,赏了叶珂一条极品红宝石项链。 这是造办处新打的首饰,看着是一条多重项链,极为华贵,其实还能拆开成项链、胸针和手链等等。 项链还能拆出三种形态,可以说想隆重华贵就全戴上,想简单点就戴其中一条,极为实用了。 叶珂想着康熙不愧是实用主义,这项链能多重变化,着实合适各种场合佩戴了。 康熙叫这个为冰池,让造办处多做了好几件出来。 叶珂之前献上的,因为时间紧的关系,只有外边的造型,能够一眼看出究竟是怎么做的。 四阿哥嫌弃不够好看,总不能就这样送进宫里,还让人做了喜鹊登枝和松鹤延年两种图案。 瓷器还不够好,他不是很满意,也只能凑合送上了。 回头康熙命人做新的,用上青花瓷,花纹就更多更好看了。 叶珂还以为康熙做好这些冰池就会给传教士们看看,毕竟这是西洋人没有的东西。 然而康熙先把做好的冰池赏给了阿哥们,又给了喜爱喝葡萄酒的重臣们,赏了一圈,需要用的人都有了,这才拿出来给传教士看。 传教士一看这东西实在好用,着实惊为天人,就跟康熙请求,希望能够带上一两件回去母国给家人用。 说是家人用,谁知道是不是献给他们的国王呢! 康熙也大方,每个进宫的传教士都送上一件冰池,但是再多就没有了。 如果传教士想要,那就得另外出钱买了。 这冰池哪怕不喝葡萄酒的人,拿回去在家里放着,也是个极为精美的瓷器摆件,一时在京城里风靡了起来。 因为是叶珂想出来的好东西,康熙就把这个冰池的买卖交给四阿哥来负责了。 叶珂开始同情工匠们,四阿哥的要求肯定不是一般的高! 果然四阿哥要求这冰池凹凸的地方需要完全对称,差一点点都不行。 冰池表面上的花纹也得对称,就连凹凸上的花纹得一样才行。 外边一样,里面也得一样,不止形态,还要颜色也相同。 这就苦了工匠们反复试验,才能做出完全对称的冰盆来。 如此耗费功夫的冰盆都是上品,价钱自然不会便宜。 四阿哥也学着十二阿哥的样子,还借用了他的院子给洋商开始竞价。 冰池做出来的数量不多,每次只上一件,也是让洋商们抢破头。 他们想不通这些皇家阿哥们怎么一个比一个会做买卖,而且手里头做出的东西还一件比一件精美,让人恨不得高价都买回去! 也不是没有洋商想要仿造,毕竟这个冰池一看就能明白用处,技术难度也不高,仿制很容易。 哪怕西洋还没有烧瓷的技术,冰池的材质也能换成铜的、银的和锡的。 叶珂早就知道这东西很容易仿制,却没想到西洋人比自己预料中还要快。 不过看四阿哥的样子并不在意西洋人仿制,她不由好奇了。 四阿哥看出叶珂的疑惑,就笑着答道:“西洋人仿制出来的冰池跟咱们这个无法比,材质要差很多。但是能喝得起葡萄酒的人,就绝不会用那样的冰池,实在太掉价了。” 叶珂这才恍然大悟,确实能喝得起葡萄酒的在西洋只能是贵族或者有钱的商人了。 贵族最多用银的冰池,却绝不会用铜的和锡的,那也太差了。 要是能用上瓷器的冰池,绝对是长面子之事。 商人也是如此,所以他们仿制的这些,除了银的还能勉强卖出去一些,其他的就很难了。 于是仿制也没用,卖不出去砸在手里,还不如把这钱用来竞价,买一件瓷器冰池回去,转手就能卖出天价,简直赚大发了,何必计较这点小钱呢! 所以刚开始有仿制的人,没多久慢慢就消失了,压根就不需要四阿哥操心,甚至不用派人去阻拦。 西洋人渐渐就不再仿制冰池,还有算数好的人觉得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们卖进来的葡萄酒不知道多少,虽然一瓶酒不如冰池要值钱,但是积少成多就是一笔大数目了。 等洋商后来得知康熙圈了个葡萄园打算自己酿造葡萄酒,起初也不在意。 毕竟他们觉得葡萄酒不是那么容易酿造出来的,然而等十阿哥和十三阿哥真把葡萄酒酿造出来,洋商们就傻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从此之后,发酒疯的14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