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1)
的,到书房后就小声说道:“要不是儿子没应付好这些人,也不会叫阿玛出手,还被人弹劾了。” 他小脸苦巴巴的,都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四阿哥无奈,伸手拍了拍弘晖的肩膀道:“想什么呢,谁能让我受委屈?” 他见弘晖诧异抬头,就示意弘晖坐下来听。 其他弟弟也跟着坐下,竖起耳朵听着了。 四阿哥见了,好笑道:“你们都觉得我受委屈了,其他人也会这么觉得。这事我占了理,最后谁委屈还不一定了。” 十三阿哥一听就明白了,九阿哥隐隐约约也琢磨出来,只有十四阿哥看着几人一脸茫然。 “四哥这么说,弟弟就不明白了。” 四阿哥对这个弟弟也放弃了,转而看向弘晖道:“你试着来说说?” 弘晖若有所思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他们想堵儿子的事,其实没多少人知道。如今阿玛把犯错的人写折子告知皇玛法,另外又告知那些身边有问题的人。” “如此一来,谁堵了儿子的事就人尽皆知,还知道到底都有谁干的了。” 十四阿哥听着弘晖的分析,也立刻明白了:“原来如此,不愧是四哥!这比四哥直接闹哄哄跟皇阿玛告状来得隐晦多了,还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都干了什么好事!” “居然去堵一个孩子,传出去他们哪有脸面再见人呢!” 他嘿嘿一笑,只觉得四阿哥这手玩得真妙! 被十四阿哥一夸,弘晖脸红红看向四阿哥,就等着他评判自己说的对不对了。 四阿哥微微颔首道:“说得不错,正是如此。” 对上他鼓励的眼神,弘晖就继续分析道:“确实就跟十四叔说的那样,要是阿玛直接跟皇玛法告状,这就落了下乘。” “要是这些人倒打一把,说是想要跟儿子结交而已,含糊了其他,那反而容易被人误会阿玛是小题大做了。” 含糊了他们三翻四次堵在弘晖从宫里回府的必经之路,只强调是跟弘晖偶遇想打一声招呼而已,被四阿哥认为心怀不轨然后喊冤。 不知情的人不清楚这些人,就会误会四阿哥,以为他借题发挥了。 如今四阿哥直接避开了让他们辩解的机会,只不留神查到了他们家里的问题,然后正儿八经上折子告知康熙,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至于无意中查到一些他们身边人的问题,那四阿哥好心告诉他们,简直不要太热心肠了。 当然这些人郁闷死了,压根就不接受四阿哥的好意,反过来要弹劾他窥探自己的私隐。 哪怕是不知情的人都开始同情四阿哥了,他无意中得知这些消息后都没藏着掖着,直接告知本人,想他们小心点。 如此好心没被感谢就算了,还要被弹劾。 这些人不会早就知道身边人犯事了,还是说是他们背后在指使的? 又或者他们宁愿心腹骗自己,也不能让别人指出来丢脸了? 不管哪一种,也实在是恩将仇报了。 哪怕他们想包庇自己人,康熙看不过眼也不至于发落,但是这些人以后跟人结交的时候,对方一想起来估计就膈应得慌,这人缘只怕不会太好了。 想想要以后他们出什么事,别人指出来,这些人不领情还可能反过来骂自己,谁乐意跟这种人来往呢! 弘晖想了想又道:“皇玛法这是怕阿玛受委屈了,这才会把折子里的事跟朝臣都说了。如此一来,那些人弹劾非但没成功,还要被其他同僚鄙视了。” 要不是皇帝跟其他人说了,谁会知道四阿哥写折子给他告知的那些事呢! 弘晖心想:不愧是皇玛法,就是厉害! 叶珂知道后只觉得:不愧是康熙,手够黑的! 她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四阿哥不愧是康熙的儿子,这两人的手一样黑! 被四阿哥出手这么一闹,以后谁都不敢再去堵弘晖了。 想要跟他结交的人都踌躇了起来,不敢轻易上门来。 四阿哥和叶珂落了个清净,叶珂也收到了系统的播报:“新任务已完成,弘晖误会四阿哥受委屈之事已解释清楚,奖励2点。” 叶珂就说怎么四阿哥专门把弘晖叫去书房解释,原来等在这里。 不过没系统提醒,她一时半会也没发现弘晖的自责。 弘晖年纪渐长,小脸长开了一点,也越发像四阿哥。 尤其是他的表情,已经能遮掩得很严实,让叶珂一时没能发现。 好在有系统,不然弘晖郁闷几天,这身子骨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又郁闷坏了该如何是好? 不过有弘晖帮着分析,其他几个阿哥也明白四阿哥没受一点委屈,还反手还了回去,只是用的阳谋罢了。 他下手下的光明正大,这些人家有问题,自己得禀报。 这些人的心腹有问题,他不但禀报上去还顺带告知本人,端的是光明磊落,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然发现问题不告诉康熙,藏着掖着是想干什么,打算欺君吗? 还顺道告知本人,足够仁义至尽了,其实不说也没谁会觉得不妥。 毕竟说了,对方听着也不大高兴,还不如不说了。 看看这些人知道后,不就恼羞成怒,反过来质问四阿哥了吗? 所以很多人宁愿不说,不当这个好人,谁会跟四阿哥这样当个热心人还反被骂,能不同情他吗? 谁都觉得四阿哥实在太占理了,受委屈了,那些人怎么蹦跶辩解都没人愿意听,更别说信了。 四阿哥这一手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压根不给这些人继续辩解想要翻盘的机会,直接压得死死的无法翻身了。 叶珂看弘晖双眼亮晶晶的样子,想到以后这个儿子也可能变得跟四阿哥一样,既觉得骄傲又高兴,又开始同情其他人了,尤其那些想要得罪两父子的人。 他们这边清净了,封王之事礼部那边准备得也差不多。 大阿哥在府里守孝,意外知道自己要被封王了,就写折子跟康熙提出想低调封,毕竟自己还在孝期。 他这想低调,其他兄弟也不想高调,索性一个个都写折子跟康熙说,这事简单来就好。 四阿哥的折子写得更明白,山东那边的粮仓要整顿,得到处运粮把粮仓重新补上,国库得费一大笔钱,封王这事他们简单进行,也能省下不少钱来。 康熙看几个儿子都想给自己省钱,也是一片孝心,于是就答应下来。 工部先去各个府邸改门面,毕竟亲王的门面跟郡王和贝勒都不一样。 改好后,就有礼部的使者从宫中送亲王的制、册、印到亲王府上,然后亲王跪着接下,捧着三跪九叩,亲王再进宫谢恩,就算礼成了。 之后该是宫中设宴,邀请群臣来给亲王们恭贺。 不过大阿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