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1 / 1)
这奖励真是大手笔,叶珂愉快地加到弘晖的运气上。 如此一来,弘晖的运气终于突破了及格线,到达了尚可的地步。 叶珂还以为这事算是彻底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康熙重新派来新的县令,再好好开仓赈灾,安置好灾民。 她就见四阿哥还在埋头写折子,希望能修正开仓赈灾的规矩。 他这些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要如何具体起来,让当地官吏能够按照规矩办事。 既不会过早开仓,也不会能够故意拖延。 最后四阿哥想到的,就是一个比例。 受灾的范围通常很大,包括了许多个县。 县令就需要统计当地受灾的田地和灾民的人数,要是占了当地总数的一半,就能够开仓。 如果没占到一半,那就不能开,需要上面特许才行。 虽说是一刀切,没达到半数甚至很接近都不能开仓,却比如今这样受灾的人已经达到八成,还要苦苦等待开仓的允许下来要好得多了。 还可能被当地官吏拖上一段时间,原本能活下来的人都因此被拖死了。 人是劳动力,当地的人口骤然变少,田地荒废,无人耕种,当地就会变得萧条起来。 所以人很重要,就不能随意让人口骤然减少。 如果当地官吏没遵循这个规矩,让人口大幅度减少,哪怕赈灾的手段上没什么问题,也该问责才是。 四阿哥写的折子再次送到康熙手里,康熙召见内阁大臣来商讨此事。 内阁大臣有赞成的,也有质疑的。 毕竟这个比例还是有操作的空间,多点少点,当地官吏肯定能不做就不做。 至于惩戒这个,当地人口的比例也是多点少点,就不好定罪了。 也总不能当地官员在努力赈灾,却因为多死了两三个人,超过了比例就要治罪,这就让底下官员心寒,救灾更不会积极为之了。 康熙听后就笑道:“老四这个法子不过是划出一条线来,给当地官员一个准则,不会长时间犹豫或者故意拖延时间来开仓赈灾。” “但是只有这么个准则,对想救灾的人是一件好事,他们也能自主决定。对不愿意赈灾的人来说,还有可控的余地。” 听到这里,有质疑的大臣以为康熙是赞同他们,这是不打算接受四阿哥的意见。 他们正要继续开口商讨此事,却听康熙接着说道:“老四的手法还是太温和了一点,给了这些故意之人一个机会。要是他们愿意救灾就算了,如果他们依旧故意拖延到死线上……” 他嘴角缓缓上扬,却让在场的人只觉得浑身一冷。 “很简单,这样的人拖出来杀鸡儆猴就行。多来几个,对其他人也足够警示。” 言下之意,四阿哥出了这个规则给了最后一次机会。 这些人还是不珍惜,非要找死,康熙绝对会成全他们! 内阁大臣面面相觑,低头道:“皇上英明。” 于是这法子在内阁全员通过,立刻对外发布,派人快马加鞭告知各地的府衙。 康熙在御书房里忍不住跟李德全抱怨道:“老四这孩子,朕让他去山东原本是散心来着,没想到他过去后又办了这么一件大差事。” 看四阿哥上折子的频率,大概率就是到处打探消息,搜集证据,把贼人都抓住不放过任何一个,另外还帮新县令开仓赈灾,安抚当地百姓。 甚至他还想了办法解决开仓赈灾迟缓的问题,只怕每天都琢磨着这事,压根就没心思出去游玩散心了。 康熙看了四阿哥派人送来的新折子,这次是为那位郑县令求情,希望让他戴罪立功。 四阿哥不止是简单求情几句,希望康熙开恩,而是搜集了郑县令在当地的口碑。 这位县令是一位难得清廉的官吏,因为出身贫寒,对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才会忍不住开仓赈灾救人。 救过的百姓都联名为郑县令求情,还送来万民伞。 很多百姓压根不识字,就只能按手印。 大大小小的手印遍布万民伞,还有只会一点字的人歪歪扭扭的字,每个字都不一样,却努力写得端正,看出他们的用心来。 四阿哥甚至还列举了这两年来,郑县令到当地后解决的案件。 有些只是琐事,却处理得公平公正。 四阿哥另外还派人去当地开仓看过粮食,数目都能对得上,都是新粮,没有被调换过。 有些地方的粮仓虽然粮食还在,却可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陈米,故意把新米换掉去卖。 留下了陈米,以后也能开仓赈灾,毕竟只说仓储不够严谨大米才陈旧得快,勉强也能糊弄过去。 康熙看完折子,都忍不住想叹气了。 李德全还以为自家主子看过折子,觉得四阿哥管得实在太多了。 他只是去山东巡视赈灾的情况,如今抓了当地一个私下贩卖粮食的县令不够,连带把附近的山贼一窝端,想出解决开仓的问题,甚至还要给之前擅自开仓的县令求情。 四阿哥这也太忙了,管得十分宽! 康熙见李德全低着头不敢吭声的样子就好笑道:“怎么,觉得朕这是恼了老四?” 李德全连忙称不敢,就见康熙再次叹息着摇头道:“老四这性子实在太较真了,对就对,错就错。错的抓起来了,对的人也想放了。” 他确实也是为康熙着想,品性好能力也可以的官员确实难得,就这么因为救人杀了,以后的官吏就绝不敢当这么个好人好官了。 毕竟当好官可能不长命,谁还乐意呢! 但是四阿哥如此,这折子被御史知道,只怕会说他管得太宽了,还想伸手到大理寺那边管官员问罪之事,想必很快弹劾他的折子就要在御书房里堆成山了。 四阿哥当然不在意这些,才会给康熙进言。 康熙却不能不在意,他想了想道:“难得老四夸人,那就派人去查一下这个小县令和他的上峰。要真没问题,那就把人降一级,罚俸禄一年,然后放回去。” 不过四阿哥必然是仔细查过,才敢上折子。 只是康熙也得派人重新查一遍,才能堵住满朝文武的嘴了。 另外康熙也派人写信送去给四阿哥,四阿哥收到后还担心是不是责备他太多管闲事了,指不定要训斥自己几句。 只是打开密信看了看,四阿哥的表情变得有点古怪。 叶珂在旁边也十分担忧,见四阿哥久久没开口就小声问道:“爷,皇上是生气了吗?” 四阿哥写折子的时候,叶珂也在旁边帮着磨墨,大概知道折子的内容。 他其实也清楚自己管得太多了,但是不管心里又过意不去,索性搜集好证据,条条写清楚,能不能成就看康熙的意思了。 四阿哥默默把手里的密信递给叶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