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1 / 1)
九阿哥没那么扎眼,又叫两人能够良性竞争了。 看看谁把买卖做得更大更好,两个阿哥彼此就会更努力。 不然就九阿哥一人做,做的好不好都是他,那就没意思了。 果然九阿哥知道后很是兴奋,跟十二阿哥道:“早就觉得十二弟是做买卖的好苗子,皇阿玛也发现了。我等着十二弟把这买卖做起来,咱们两兄弟一起赚西洋人的金银!” 十二阿哥原本还忐忑,觉得自己抢了九阿哥的买卖,如今听他这么一说就放下心来,笑着道:“弟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回来还得跟九哥多请教才是。” 九阿哥笑笑道:“这么好的买卖,洋商恨不能把十二弟供起来,你压根不用担心买卖会办得不好,而只会太好,把你给吓着了。” 果不其然,要不是十二阿哥还住在宫里,洋商都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他送过去,好叫自己能在这买卖上分一杯羹。 十二阿哥对洋商们不了解,也不想接触太深,索性想了一个主意。 他跟九阿哥一样租了个大院子,然后把玻璃画的屏风送了过去,让洋商们看一看,之后开始叫价,价高者得。 当然院子里不可能乱哄哄叫价,所有人的价钱也不公开,只写在纸条里面折起来,放进箱子里头。 里面会写上洋商的名字,就能知道对方的报价了。 但是洋商之间很多不清楚彼此的价格,所以价钱就会尽量虚高一点,担心被别人抢了这么个好东西了。 毕竟洋商们都不傻,这么大块玻璃就已经很难了,更别提是在上面画画。 这画还满是东方之美,正是西洋人最喜欢的。 如此玻璃画屏风小心运送过去,尤其第一次卖,必然能卖出天价来,洋商们怎么能不疯了一样加价? 叶珂不得不佩服四阿哥的眼光,这十二阿哥果真是做买卖的好苗子,连竞拍这种的事都能想出来。 如此一来,这屏风的价钱就不可能低了去。 要是给洋商们彼此商量价格,很可能会联手压价,但是不给他们这个时间,直接就让他们把价格写下,谁最高就谁能得到,既公正又公平。 十二阿哥也不必跟洋商们深入接触,反正谁给的银钱多,谁就把屏风带走,还省下了不少事。 要是他跟洋商走得太近,这些洋商要送东西,要说交情,十二阿哥是接还是不接? 不接就尴尬了,接也后患无穷,还不如一开始就用这种彼此都不用深交的模式。 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讫。 屏风检查过后送出宅子,在洋商手里要是被偷了或者坏了,那就跟十二阿哥没关系了。 如果洋商没能立刻给上足够的金银,那么十二阿哥就能直接找价钱给的最高的第二个人来合作,压根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再次找人出手。 四阿哥对十二阿哥这个做法也十分肯定,简直又快又好。 而且十二阿哥还深谙同样的东西两个放在一起,就会被比较,可能价钱就低下去了。 所以每次只上一件,还不是每天上,吊着这些洋商,每天心痒痒等着新的玻璃画屏风出来。 每次一出,在前一天才通知,他们就没有能私下商谈价格的时间,只能迫不及待地抢了起来。 玻璃画一出,不少京城富贵人家也想要。 可惜十二阿哥如今只卖给洋商,就叫他们有些不满,上折子跟康熙哭诉,意思大概是好东西怎么不留给自己人,都卖给洋商去了? 提议玻璃画的是四阿哥和九阿哥,算是牵头人,然后是十二阿哥接手了。 他们几个只向着洋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叶珂得知后气得要死,四阿哥和九阿哥正努力挣钱填充国库呢,这些人不帮忙就好了,还要拖后腿!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宗室当初还跟康熙哭穷,然后跟国库借钱了。 他们都没还吧,怎么就有钱想买这些玻璃画制品了? 这些玻璃画制品的价钱可不便宜,哪怕是小件的砚屏都得上万两,毕竟物以稀为贵,在外头是没有的东西,算是独一份的了。 有钱买奢侈品没钱还国库的银钱,他们还好意思怀疑几个如此勤勉为国库挣钱的阿哥吗? 叶珂一提,四阿哥也点头道:“确实,当初不说宗室,就是朝臣不少也跟国库借过银两。” 有些人确实清廉,家里要揭不开锅了,借的钱也不多,可能只有几十两银子。 有的人就是为了跟风,不然别人都借,他却不借,就有点不合群了。 更多的是想占便宜,别人都借了,他们不借就太吃亏了。 于是有的多有的少,借着借着,这积少成多,欠账的数目就越来越大,让户部尚书愁得不行。 但是主动去催债的话,户部尚书却绝不会做的,毕竟这简直是得罪死人的事,谁能乐意? 再就是那些借钱的人,有些品级在他之上,户部尚书亲自去催,低着头求来求去,最后谁都不愿意还,自己也无可奈何。 反正这种低头求人还可能不成的事,户部尚书怎么都不乐意了。 于是这就成了多年的坏账,始终没能解决。 四阿哥年后就跟康熙提起,想要领了这个差事。 康熙大为诧异道:“老四你刚回来就领这样的差事,只怕要得罪不少人,这名声就要更差了。” 如今外头说的好听点是四阿哥铁面无私,难听点就是冷漠无情还爱多管闲事。 这管着国库账务的明明是户部,如今四阿哥还掺和进来。 最后户部得了钱,去掉了坏账,被骂的成了四阿哥,他却什么好处都没有,就是康熙也不乐意让自家儿子吃亏。 这事户部尚书都不乐意做,康熙更不想让四阿哥亲自接过去了。 四阿哥微微笑道:“之前不少大臣上折子哭诉不能买玻璃画屏风,儿臣就想着确实有理。但是他们不先还了国库的欠债,就没有买玻璃画屏风的资格,皇阿玛觉得如何?” 康熙一听就笑了:“确实是个好主意,就跟小十二说一声,以后这些人想加入到买玻璃画屏风里头来,就是得先把欠账还了。另外叫户部尚书写个册子,把欠债都写明白了,要对不上,小十二就不必把人放进去。” 两父子相视一笑,康熙就吩咐户部尚书做出名单来,四阿哥就去跟十二阿哥提了此事。 十二阿哥笑眯眯道:“四哥这主意好,这些人不还钱还想买好东西,想得倒挺美的。” 他派人跟洋商知会了一声,以后竞价除了他们之外,还会添上京城的宗室、官吏和商人,让洋商们顿时哀嚎一片。 他们彼此竞价已经够难了,毕竟每次只上一件,简直抢疯了。 如今居然还要加上京城这些财大气粗的主儿,他们还能抢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