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36(1 / 1)

话却没那么可爱了:“弘昼你快给我背来听听。” 弘昼低着头开始磕磕巴巴背了起来,起了个头没几句,弘历就嗤笑道:“你怎么只背了这么点,一开始就结结巴巴的,后边怎么办?” 被弘历打断,弘昼只好重新开始背。 这次比上次流利了一点,弘历还是不满意道:“太慢了,背快一点。再不赶紧的,就到我睡觉的时间了。” 弘昼忍不住道:“那你先回去,我自己背。” 弘历冷哼道:“你自己会背吗?每次不还是我提醒你才行,不然你根本背不完!要不是你额娘让我帮你背,我哪里会过来?” 知道弘历说的是实话,他们如今还不会看书,身边伺候的人也大多不识字,想有人提醒自己都难,弘昼就只能依靠弘历。 所以耿格格就特地去请求弘历,多照应弘昼一点。 耿格格之前也劝弘昼,要听弘历的话。 弘历帮他背书,弘昼就该心存感激。 还说他的天赋不如弘历,就得更刻苦一点,顺着弘历一些就好好背完书,要感激弘历等等。 这些话听多了,弘昼心里不大痛快,恨不得什么事都不做,躺着就算了。 但是耿格格对他有期望,每次弘昼不愿意做的时候,她就对着自己哭。 还说弘昼如果背不出来,先生会不喜欢他,四阿哥知道后也会责备,他才不得不努力跟着弘历背书。 弘昼再次磕磕碰碰背起来,中间夹杂着弘历几次打断和数落,让他不知道背到哪里,只能反复重新背书,倒是越发流利了起来。 盯梢的人原原本本把两个小阿哥的话都复述了出来,就连语气都一模一样。 这是四阿哥特地培养的人,记忆超群,只要听过的话就能原原本本重复一遍。 没想到这人第一次出任务,居然就用在两个小阿哥身上。 四阿哥只觉得弘历这混账,一点都不像是当哥哥的样子。 难怪那古怪东西会出任务,让他好好叫弘历知道,什么才叫兄弟! 兄弟如手足,就该互相关心和扶持才是。 哪怕弘历年纪小,不明白兄弟是什么,哪怕是面对陌生人,他这个态度也太欠揍了! 明明之前四阿哥见过弘历还是一副乖巧的样子,原来私底下是这样的? 好啊,他还夸赞过钮钴禄格格会养孩子,如今恨不得把当时夸的那句话咽下去! 把孩子教的表里不如一,表面知道装乖,暗地里竟然欺负弟弟,简直混账! 四阿哥庆幸自己因为弘时的关系,把另外两个儿子都提溜出来,单独住在新院子里面。 不然弘历继续在钮钴禄格格身边呆着,谁知道是不是继续这样表里不一,甚至还变本加厉了? 四阿哥气得要死,叶珂赶紧给他抚着后背顺气。 这事四阿哥也没打算瞒着她,就把叶珂留下来听了。 叶珂听后十分意外,弘历这才豆丁大小,居然就已经知道装乖了吗? 还别说,他这装的太成功了,谁都没看出来。 要不是四阿哥让人私下盯着弘历和弘昼单独相处的时候,估计弘历在四阿哥心里依旧是个乖巧聪慧的儿子呢! “爷,孩子得慢慢教才行。” 除了安慰的话,叶珂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四阿哥想到梦里看见的,都忍不住想叹气:“之前想着让孩子们先背诵,之后读书的时候就要容易得多,如今该让罗荣给孩子们识字了。” 先识字,再背诵,那么弘昼的压力就要少一些,不至于每次都要弘历来提醒才能背诵完。 也是弘历这样,让弘昼感觉自己学得很糟糕,能力也差劲,每天还要被弘历各种数落,心里只怕十分难受。 四阿哥又道:“原本想着给几个小阿哥请伴读还早了一点,如今也得准备起来了。” 伴读的年纪要大一些,稳重一点,就能照顾好小阿哥了。 另外在功课上面,他们读书要早,懂得多,指导小阿哥就要容易,还能温故而知新。 弘昼不需要只有弘历能依靠,也能有伴读来帮忙学习,想必后边也能慢慢恢复自信,第二个任务就能完成。 但是第一个任务,就让四阿哥更加苦恼了。 看弘历的样子,自我感觉特别好。 他确实聪明,还过目不忘,比起哥哥和弟弟都要厉害,周围人都在夸,于是就变成这样不可一世的模样。 偏偏弘历还会装样子,明白如果对四阿哥表现出张狂的另一面,就可能会让阿玛不喜欢,索性就在人前收敛得很好。 这才三四岁的孩子,弘历就已经能遮掩得如此厉害。 再大一点,岂不是能瞒天过海了? 思及此,四阿哥更头疼了。 看来先要纠正的,就是弘历这样自以为是的性子。 如果不能纠正,第一个任务也做不了,因为弘历只看见自己,却看不见别人,更别提是所谓的兄弟了! 四阿哥正发愁怎么让弘历看清自己,只能先给几个小阿哥找适合的伴读。 来的都是八岁到九岁的孩子,这样年纪要大一点,而且提前筛选过,性子都比较稳重。 四阿哥带着弘晖过来,也想他帮忙挑选。 毕竟弘晖的学问不错,由他来考核同龄人的功课如何是最为适合。 弘晖一个个问过去,其中一个瘦小点的孩子很快就引起四阿哥的注意。 因为他对答如流,几乎不用多想,立刻就能回答弘晖的问题。 比起其他还会思索片刻的孩子,他无疑是最鹤立鸡群的一个。 四阿哥问过后,得知这是邱翰林的长子。 邱翰林在翰林院也是个有意思的存在,当年中举后,康熙都会先把人留在翰林院,三年后就可能外放。 然后外放后表现得好,可能升职,换个地方,甚至可能几年后调回京城来当京官。 当初邱翰林也该被外放当地方官,但是他婉拒了,说考上进士就为了能留在翰林院看藏书,并不在乎仕途以后如何。 康熙居然觉得邱翰林专心做学文又爱读书,是个不错的人,真让他一直留在翰林。 翰林的俸禄不高,他又注定一辈子都在翰林里面没什么出息,京城稍微好点的人家都不太乐意把女儿嫁过去。 后来邱翰林娶的是一个秀才的女儿,两人都爱读书,反而感情很好。 四阿哥听说过此事,没想到邱翰林的儿子都已经这么大了。 长子都如此聪慧,他还谦虚道:“阿玛总说我只算平平,弟弟比我还要厉害,以后是读书的好苗子。” 这就让四阿哥好奇了,派人去问过邱翰林,带来了他的小儿子。 这小儿子的年纪跟弘历相仿,也是过目不忘的,而且十分勤奋,喜欢去私塾的窗边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