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1 / 1)
成,你做,朕有话问你。”康熙让胤礽坐在自己旁边,脸上的表情依旧是温和的。 “你知道大清的未来,但怎么从来没有对朕说过,你登基后做了什么?” “我们保成自小优秀,登基后只会比汗阿玛做的更好。” 康熙猝不及防说起这个话题,让胤礽脸上的表情一愣,他觉得他可以有万千种回答汗阿玛问题的答案,但一时间似乎并没有合适的。 毕竟按照小娜说,“他”根本没有登基,又遑论做出什么功绩呢? 但胤礽不愿对汗阿玛说出这件事情,他整理了一下措辞刚想要张口。 却看到汗阿玛摆了摆手,“罢了,朕不问了,朕亲手养出来的太子,朕自己了解,不论何时,我们保成都会是最优秀的。” 胤礽低下头,眼皮微微颤动,随后又狠狠点头。 “你去看看你大哥怎么还不来。”康熙拍了拍胤礽的肩头,指使胤礽离开了寝殿。 一直到看不见胤礽的身影,康熙才无声地叹了口气。 方才胤礽的表情已经给了他答案,胤礽根本没能登基。 康熙闭上眼睛,只觉得万分疲惫。 “汗阿玛,宵夜来了。”胤禔和胤礽同时走了进来,兄弟两人结伴进来,一言一行中还能看出兄弟二人的亲密。 康熙又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还算强壮的手,心想或许按照原定的轨迹,他应该是后悔的,好在他现在还有机会。 翌日一早,下朝之后,康熙便将十位阿哥都集中到了乾清宫中。 “汗阿玛想要做什么?”胤禔拍了拍胤礽的肩膀,无声询问。 但胤礽只是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答案。 片刻后,康熙出现了,他的眼神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对着胤禔率先问道,“你身为皇长子,日后想要做什么?” “儿子想要建设军校,为大清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军人。”胤禔回答的不假思索。 康熙微微点头,面色不变,目光落在胤祉身上,“胤祉,你呢?” “儿臣想要研究数学,数学几何的问题足够儿臣钻研一辈子。” “胤禛,你呢。” “儿子如今对戏文方面颇有心得,戏文也是教化百姓的一种方式。” “儿子想与四哥合作,用戏文的方式,教导更多的百姓。”胤祺上前一步。 之后康熙无需再开口,皇子们会自行说出自己的爱好兴趣,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你们可都想好了?”康熙看着自己面前的几个孩子,“可会后悔?” “儿臣不悔。” “既然不悔,朕允许你们放开手脚去做。” 康熙说完又将视线落在胤礽身上,“保成,你留下。” “汗阿玛。”兄弟们相继离开,胤礽心中的想法也跃跃欲试。 方才哥哥弟弟们都说了自己之后的理想,胤礽也想说一说自己的打算。 “朕今日身体不适,这些奏折便由你全权做主批阅了吧。”还不等胤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康熙便揉了揉自己的额角,将今日份的奏折全都交给了胤礽,自己则选择前去休息。 之后的每一日,大部分奏折都是胤礽批奏的,即便胤礽询问康熙,康熙也只会让胤礽自己拿主意。 而不批阅奏折的借口很现成,康熙觉得自己身体虚弱,除了上早朝之外,已经没有额外的精力批阅奏折。 而半个月后,连早朝康熙都会时不时缺席,缺席的时候,全都由胤礽全权做主。 小娜检查过康熙的身体,明明没有任何病症,胤礽也知道汗阿玛不过是在找借口,将公务推给自己,但是又没有办法拆穿汗阿玛的借口。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康熙想要传位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但胤礽却突然上了封奏折。 如今临近婚期,为了让太子娶妻时能有个完美的状态,胤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休息,因此之后的奏折不能继续帮汗阿玛批阅。 而大婚之后,新婚夫妻需要拥有婚假,胤礽希望自己的婚假能够长一些,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 看完胤礽的奏折后,康熙的“病情”确实逐渐好了起来,自己开始负责一半奏折的批阅,但是对于胤礽想要延长婚假的想法,并未给出正式的答案。 虽然没能得到婚后假期的保证,但胤礽已经知足了。 他知晓汗阿玛想要传位,但他远远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汗阿玛身强力壮,还能为大清健康奋斗几十年。 而他如今还年轻,更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书,去更多地方看一看,开阔自己的眼界。 他想亲自去西方国家,看看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如果可以能够说动西方国家的科学家移民来到大清,也是美事一桩。 胤礽一直没能找到机会同康熙说起自己的想法,只好暂时将其藏在心中,等婚假时再次行动。 但康熙显然没有给胤礽这样的机会。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初八,皇太子大婚,整个城中都张灯结彩,为之庆贺。 太子与太子妃乃是天造地设的良缘,谁都不能拆散。 皇太子是一国储君,大婚并不容易。 迎接太子妃,告天地太庙以敬万民,大赦天下。 大婚的习俗繁多,但康熙只准了胤礽三天假期。 其中一天,胤礽亲自陪着太子妃回门。 剩余时间根本不够胤礽准备出远门的事宜。 因此假期刚过胤礽便带着自己新鲜出炉的想要延长自己婚假的奏折,出现在了乾清宫中。 但此时乾清宫只有梁九功守着,康熙并不在宫中。 “汗阿玛去哪里了?”胤礽稍作片刻,看向梁九功,希望梁九功能够给出一个准确些的答案。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陛下此时不在乾清宫内,但却有谕旨留给您。” “什么谕旨?”胤礽追问道,他摸了摸自己尚未拿出来的奏折,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但又觉得荒唐。 “皇太子胤礽听令。”梁九功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自己的身后拿出明黄色的圣旨,“皇太子胤礽,自幼聪慧……” 梁九功的声音是熟悉而清晰的,但胤礽却一个字都没能听进去。 他握着自己奏折的手劲逐渐变大。 “太子殿下请接旨。” 看胤礽没有动作,梁九功又说了一句,“这份圣旨不仅奴才手中,六部尚书和九城兵马司的人手中也有。” 言下之意,便是胤礽这圣旨不得不接。 “汗阿玛人呢?”胤礽拿着圣旨,眼神中有些茫然。 即便在大婚前,康熙传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传位会来得这么快,来的这么突然,这根本不像是汗阿玛会做的事情。 “登基大典已经准备好了,还请陛下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