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1 / 1)
眉头,“任何东西都是要从无到有的,不可能因为一个规矩便一直不改变。” “况且这内务府是汗阿玛一手建立的,内务府的所有规矩自然也是随着汗阿玛的心意所改变的。” 胤礽合上奏折,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未有所改变。 德柱重新安静下来,只为胤礽挑亮烛火,不再说些什么。 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情,是国事也是家事,他一个奴才实在不应该说得太多。 胤礽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听康熙的话老老实实将有关建立学堂,让年轻一带入学读书的事情重新写了一封奏折。 不过这份奏折中,胤礽写得更加详细。 内务府众人学成之后大部分定然还是要回归内务府,服务于整个紫禁城的运转,而宗室子弟学业荒废多年,若是只学习四书五经定然不可行,不如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将物理科学医学甚至经商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教材体系。 想要从学堂毕业,必须经过五年的学习,这五年之间,宗人府的学生们完全实行寄宿制度,每十天可回家休息一日,在学校学习时,身旁不得有人伺候。 且五年之中前三年学习基础知识,后两年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择其一深入学习,待最终学业过关之后才可获得毕业证书,只有拿到毕业证书的人,才能够顺利入职宗人府在朝中的空缺。 若是无法顺利通过学业,只能一年又一年读下去,若是故意不想通过,则会对家中进行着责罚。 胤礽将自己能够想到的方方面面全都写了进去。 且宗人府的后人们,不仅男子要入学堂,女子也要入学堂,一同学习。 宗人府的宫女们则是另外开了课业,不同男子在一起,但五年的学制依旧不变。 这封奏折花费了胤礽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建议悉数写了进去。 随后胤礽带着两封奏折,再次前往乾清宫中。 “两封?”康熙正在批阅奏折,将胤礽手中的奏折拿过来后,稍稍抬眉。 胤礽点头,“儿子还是想要汗阿玛再看看。” “好。”康熙说得很干脆,但明显没有打算重新打开之前那封奏折,胤礽也不再强求,拿出自己的功课,坐在康熙身侧开始学习。 看着胤礽此番模样,康熙认真地点了点头。 胤礽在奏折上写得建议,康熙全都认真看过,但他认为若是将奏折上的那些事情全都公布出来,难免显得有些做事急躁。 因此只挑选了办官学一事,并未提起旁的。 而胤礽此番做事情的态度,也让康熙十分满意。 没有因为自己拒绝而改掉自己原有的想法,也没有因为不被答应而不依不饶,反而看起来很平静,不会给坏心思的人可乘之机。 第69章 胤礽重新将奏折呈递上去,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完整同康熙阐述之后,心思便从这些事情上转开了。 年关临近,一整年的学习让胤礽成长了许多,也应该趁此机会给自己放个假。 而康熙在拿到胤礽的奏折后,早朝时便迫不及待将胤礽奏折上的内容在朝堂中公布。 听到太子提议建立学堂送内务府和宗人府的人前去学习,朝中众人虽然议论纷纷,但是都未曾提出阻拦的意见。 宗人府是皇室宗亲,即便他们没有建立专门的学堂,待成年之后也会不入朝堂,这是大清的惯例,且大清朝堂上一直都有空缺的职位专门分给宗室之人。 即便宗室没有合格的人选出来,也不会落到他们这些大臣身上。 因此宗人府的后人全都打包被迫寄宿到学校里学习知识,对于这些大臣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少将人圈起来之后,这些人没有时间再去作恶去外城打发时间,也算是给朝中大臣们省事了。 毕竟宗室之人即便做了什么错事,百姓们告到府衙,他们也没什么决策能力,只能送外宗人府,看着案件不了了之。 至于内务府办学堂的事情,同大臣们更是无关。 内务府是皇帝自家的奴仆,只为皇帝自己服务,内务府的人读出来日后也只会在内务府之内任职,同他们这些朝堂之人并无关系。 况且太子建议学堂所教导的知识在朝中读书人看来都是无关紧要之事。 这年头读书科举才是正道,内务府的人学科技学外文,日后就算是想进入朝堂也毫无能力。 朝中众人有着各自的思考,甚至有人联手起来推动此事的落实,因此不过几日的时间,已经选定了上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地点。 今日是腊月十五,是后宫妃嫔同太皇太后请安的大日子,胤礽今日来得时间有些碰巧,后宫妃嫔尚未从慈宁宫散去。 虽然只有短暂地碰面,但胤礽仍旧察觉到今日后宫妃嫔皆是喜气洋洋的模样,仿佛所有人的容光散发一般,眼角眉梢都是克制不住的笑意。 尤其是坐在首位的佟佳贵妃和钮钴禄妃,两人的笑意最为明显。 不过胤礽也只是稍稍打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慈宁宫的正殿,去偏殿中找了正在喝牛乳的五阿哥打发时间。 因着胤礽一有时间便来慈宁宫中,胤祺同胤礽可谓是无比熟悉。 “太子哥哥。”看到胤礽进来,胤祺的小脸上荡开笑意,将自己的牛乳送到胤礽面前,“太子哥哥喝。” 胤祺虽然说得斩钉截铁,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充满了不舍。 他如今年纪尚小,即便是牛乳这种东西,每日都是定量的,不敢让他多喝。 而胤祺又是一个极爱吃喝的人,因此对每日的牛乳十分宝贝。 若不是记得自己的太子哥哥,他绝对舍不得将自己的牛乳让出来。 “哥哥不喝,小五慢慢喝吧。”胤礽揉了揉胤祺头上的小绒毛,发现手感极好,又忍不住来了两下。 对此胤祺只是微微抬头,随后很快便被牛乳吸引了注意力。 “今年的好事也算一件传一件了。”待胤礽带着胤祺从偏殿回到正殿之中,正巧听到太皇太后的感叹。 “乌库妈妈,我们肯定一年好过一年。” “我们保成说得对。” 胤礽在慈宁宫停留片刻,最终又带着一个小尾巴回到了毓庆宫。 回宫的路上便看到内务府众人忙忙碌碌拿着各种东西穿梭在宫中各处。 “陛下今日一早下旨,大封后宫。”看出胤礽的疑惑,德柱很快解惑。 三藩平定是皇帝心中的一等大事,如今年关将近,宫中的喜悦也多了起来。 佟佳贵妃晋位佟佳皇贵妃,进宫以来一直享受妃位待遇,但是没有明确册封的钮钴禄妃直接被封为贵妃移居永寿宫正殿,宜嫔荣嫔惠嫔也由嫔位晋封妃位。 因此今日十五去慈宁宫请安时,后宫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