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1 / 1)
,如今二十年已过,这二十年间三旗包衣见的姻亲关系更加繁杂。 姻亲关系加上利益诱人,这种时候最容易滋生不为人知的黑暗。 尤其是内务府设立之初便是为了皇帝服务,康熙帝从一开始便极为信任内务府众人。 因此最初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皇帝也不会在意,反而会轻拿轻放。 时间一长,内务府众人的胃口也会被养的越来越大。 这才康熙二十年,胤礽有些无法想象,若是等到康熙三十年,四十年再去清查内务府的话,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胤礽从宁寿宫出发时,身后不过跟着几个人,一路走来,抵达乾清宫时,身后已经有了五十余人。 胤礽扫了一眼自己身后那些低眉顺眼的管事,心中有些不屑。 人不可貌相此时用在这些人身上极为合适。 “广储司,营造司,掌仪司和会计司的人先随着孤入乾清宫。”胤礽一个个点名,身后有几人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陛下正在里面等着您呢。”适时,梁九功迎了过来,满脸笑意引着胤礽走了进去。 胤礽碰了碰自己袖子中的东西,这是方才自己人从毓庆宫专门取来的,上面写满了内务府的各条罪证。 “太嫔娘娘随孤一起进去吧。”胤礽看向一直谨慎落后自己半步的太嫔,再次发出邀请。 太嫔看着乾清宫正殿的大门,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后宫的女人来乾清宫的机会少之又少。 先帝爷在时,乾清宫是她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没想到陛下继位之后自己竟然还能有机会来到这里。 这是她第一次来乾清宫,也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来乾清宫,不过不管怎样,她都不后悔。 前些时日在听到太子殿下准备彻查内务府的时候,太嫔心中便有站出来的想法,只是太子到底距离她太远,一个孤寡的老太嫔如何才能接触到毓庆宫中的人。 好在上天还是垂怜她的,最终让她等到了机会。 太嫔深吸一口气,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身后内务府的人,随着胤礽的脚步,一步步走进了乾清宫中。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太嫔认认真真行了大礼,行为动作都一丝不苟。 “来人赐座。”康熙的目光在太嫔身上凝视片刻,看向胤礽,“太子何事要奏?” “儿子要状告内务府诸人,欺压后宫妃嫔,侵吞皇室财产,玩忽职守,同宫外之人勾结……”胤礽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准备好的证据,一一呈现在康熙面前。 康熙将目光从胤礽身上转移到桌案上的证据,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阴沉。 “后宫妃嫔夏日吃到的瓜果是已经腐烂的,夏日的衣服永远不合身,冬日的衣裳比早些年单薄许多……” 胤礽的这些证据每一段的开头都是总结性的话语,康熙每看见一句,便读一句出来,一时间整个乾清宫只有康熙自己的声音在回荡。 “广储司管事去年在京郊花一万银两购买宅院,会计司管事在庄子上偷偷圈养百名歌姬为自己表演,银作的小管事家中姬妾数十人,且家中穿戴从无旧物,所有衣物只上身一次,便要弃置一旁,当做废料……” 胤礽身后的几个管事瑟瑟发抖,跪在地上连头颅都不敢抬起来。 反倒是随着康熙的话,原本平静的太嫔变得不再平静。 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处在何处,表情变得有些狰狞。 随着康熙的一句又一句话,太嫔终于忍受不了将手中的茶杯砸了下去。 “陛下恕罪。”太嫔听到自己闹出的动静,也清醒了一瞬,下跪请罪,但还不等康熙说些什么,便扭过头瞪着身后那些人。 “猪狗不如的畜生!你们是要下地狱遭天谴的!”太嫔是个文化人,即便怒火在心中激荡,却也说不出什么骂人的词汇,但眼睛已经逐渐变得通红。 “你们不配当人,你们在自己穿金戴银,阖家欢乐的时候,可曾想过后宫之中我们这些人的性命?” “从御膳房到宁寿宫这短短的路程,每次拿到膳食都是凉的,且不是大素就是大荤,根本没有想过我等这把年纪,身体应该如何承受这些。” “茶叶,衣物,炭火,冰块这些东西更是能拖便拖,若是不能拖,送过来的货色也是最下等的,冬日里燃气炭火,整个屋子都是烟熏火燎地,迫不得已便要打开窗户。” “打开窗户露了寒风,夜里受寒身子变差,去太医院请太医也永远不被重视。” “怎么我这等先帝妃嫔便是这后宫之中最低等的人吗?不论做些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最后,看着你们这群奴才在我面前蹬鼻子上脸。” 太嫔的语调一句高过一句,说道最后甚至显得有些凄厉,方才整齐的发髻也因为一番话而变得有些凌乱松散。 原本跪在地上各自思考自己应该用什么办法逃脱惩罚,或者是保下自己性命的大小管事,听着这位太嫔娘娘一句接一句的控诉,也显得有些呆愣。 显然有些人已经被太嫔带偏了思路,忘记自己到底身处何地,稍稍抬起头来观察太嫔此时疯癫的模样,却不小心同皇上和太子的目光相撞,整个人又龟缩回去,恨不得挖个坑让自己原地消失。 胤礽的目光一直放在太嫔的身上,听着太嫔一声一声的控诉,胤礽心中并不好受。 先帝的妃嫔人数不多,如今又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悉数养在宁寿宫中的后殿。 宁寿宫是太后娘娘的地盘,但太后是个佛系的性子,对于宫中所有事物都漠不关心,每日大部分的时间也都带着五阿哥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中度过。 因此即便同住宁寿宫,后殿这些太嫔太妃们能够见到太后娘娘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今日自己能够机缘巧合从宁寿宫见到这位太嫔,是太嫔的故意筹谋,也是太后娘娘的有意为之。 太后娘娘虽身居高位,但为了避嫌从不插手后宫诸事,且太后自从蒙古嫁到宫中,便一直同宫中的女人关系平平,先帝逝去多年,太后更是一心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非等闲时,根本想不起那些妃嫔。 妃嫔们在后宫中无人撑腰,若是家族也无势力帮助,在宫中许多地方都容易受到欺凌。 今日的太嫔勇敢站出来说起这一字一句,不仅是为她自己所说,更是为了后宫之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先帝妃嫔所说。 太嫔之所以这么激动,除了泄愤,想来也是做好了自己今日便身亡的准备。 “在下所言一字一句皆是实情,请陛下裁决。”太嫔说完自己最后一个人,用自己最谦卑的姿态长跪不起。 胤礽不由自主由走向太嫔,亲自将太嫔搀扶到椅子上。 “让内务府的管事给朕都滚进来,至于将这些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