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4(1 / 1)

。 “那孩子是不是满月了?” “还真是!今天是那孩子的满月日子!” 周盼来是中午出生的,出生时天降甘霖。这场雨从那天下到了现在!现在也是中午停的! 众人心里暗道玄乎! 开完会,陈丹回家一趟。拿了点东西,骑着自行车前往林化生产队。 老话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梅花公社都是石头山,也没有河水环绕。山上种不了粮食,当地的人民只能前往二十里外的地方开荒种地。 一大早队员们就拿着农具出门,到天黑才回村里休息。 白天村里除了老弱儿童,人很少。 也是巧了,陈丹在村口碰到周家小子。周大军他们屁颠屁颠的领着陈丹回家。 “王小妹!”到了门外陈丹就开始喊人。 前两个儿媳妇生产完都得劳动,周盼来得了周家二老的疼爱,连带着王秀也能在家坐月子带孩子,不用跟着出门劳动。 听到声音,王秀从屋里走出去。 “小婶有人来找您!”周大军打开院子大门,让陈丹进去。 陈丹提着一个篮子走进周家,笑着打量王秀:“王小妹的气色好多了!” 王秀很瘦小,当时生产完奄奄一息。陈丹怕人出事,强灌了两碗红糖水给对方。现在的王秀依然瘦小,脸色黑黄,但是精神看着很好。那双眼睛多了几分神采。 见到陈丹,王秀惊讶,没想到对方会来找她!笨拙地招呼对方坐下,询问道:“领导,您来找我有啥事?” 陈丹还有很多事要干,心里惦记着周盼来才跑这一趟,直接问王秀:“盼来呢?我是来看看孩子的。” 王秀带着陈丹进屋,心里有些紧张。还记着刚生完孩子后这位女同志说过想要她儿子的话。 进屋后,陈丹抱起周盼来走到门口采光的地方仔细观察。 “好!咱盼来长得俊!以后一定是个俊小伙儿!”陈丹忍不住亲了亲孩子。 王秀欲言又止,心里不安。 孩子还在睡觉,陈丹也不好吵醒,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放回炕上。 她将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交给王秀,说道:“王小妹,您生了个好孩子!这孩子我太喜欢了。您看能不能认个干亲?您要是同意,以后我就是这孩子的干妈,他就是我干儿子!我会常照顾他的!” 王秀僵着脸,眼神防备地盯着陈丹。这位女同志果然是来拿跟她抢孩子的! 见王秀的眼神如此,陈丹心里失落。便改口说道:“您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这些东西留给孩子,就当是结一份善缘!” “我不能要!您拿回去吧!”王秀哪里肯白占便宜,生怕对方会再来抢她的孩子,立马拒绝陈丹。 陈丹见王秀对她这么防备,无奈地收回东西,最后看了眼炕上的小人,离开了周家。 周大军他们就在外面待着,见陈丹离开,他们跑去小婶屋里问:“小婶,刚才那人是谁啊?是小弟的三姨吗?” 王秀摇头,没有跟孩子多说。 晚上周家人回来后,王秀没有提起这件事。她怕公公婆婆会把儿子送给那位女领导! 周奋斗的媳妇胡好从儿子嘴里听说今天家里来人找王秀的事。她没有直接去问王秀,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房三妮,让婆婆去问王秀。 房三妮果然来找王秀询问这件事。 王秀支支吾吾地回答婆婆:“是县里的领导,是她帮我接生的。过来看看孩子就走了……” 房三妮眼神犀利地扫视这间小屋,没看到任何地方多了东西,问道:“县里来的女领导看完孩子就走了?没说别的?也没有留点东西?” 王秀摇头,低声说话:“她还说了几句话。说咱家盼来生得俊,以后一定是俊小伙儿!” 房三妮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不过还是觉得这是好事!好歹县里的领导还记着周盼来! 胡好就坐在院子里,看到婆婆出来,马上凑过去问:“妈,三弟妹咋说?” “今天来家里的人是先前县里给她接生的女领导,人家来看看盼来。”说完房三妮就要回屋。 胡好跟过去追问:“没别的了?” 房三妮一眼看穿胡好的心思,冷淡地回应:“还夸了咱家盼来长得俊!” 胡好讪讪地停下脚步,撇撇嘴。 回到屋里,房三妮将这件事告诉周福生。 屋里一片黑,周福生躺在炕上眯了一会儿。被媳妇叫醒,听她说完,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话。 “咱盼来是个有福气的。县里领导惦记着,这是好事!” “我还以为县里派人过来是给点东西的。”房三妮自然是失望的。 “人家凭啥给咱送东西?盼来出生的时候是县领导给接生的,还送了一块布。咱应该去感谢人家!”周福生脑子拎得清。 王秀是认识几个字的。周盼来出生后,周福生就让她写信寄去部队将这件事告诉周建国。 周建国特地发了个电报告诉周家人,一定要去感谢县里帮忙接生的领导! 周建国模样生得好,但是吃得多,从小心眼子也多。因为周建国总是不听话,周福生跟房三妮都不喜欢这孩子。周建国长大后,凭着好体质被选去当兵。 有周建国寄来的津贴,周家的每个孩子都有条裤子穿,不至于光着屁|股出门!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苦,大队里陆续饿死了十几个人,周家没有一个人饿死。相比于其他人家,周家的日子算是过得不错的。 周建国是家里混得最好的人,他说的话周福生得放在心上。只是这段时间忙着防洪抗灾,抢救地里的庄稼,周家人太忙了。根本没空去县里感谢。 现在县里来人了,看来县里的领导还记着周盼来。周福生觉得这件事还能再拖一拖,等到周盼来再大点,届时周福生再带着孙子去县政府感谢。争取每年带周盼来去县政府里刷一两次脸! 如此,也能让大队的其他人知道他们周家跟县领导关系不错! 被雨水滋润过的土地,抢救过来的庄稼生得特别好。这一年的秋收产粮让众人喜不胜收。 1970年西云县粮食产量的数据递到刘长生面前,他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放下资料,刘长生问秘书:“上次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家在哪个生产队?” 小吴记忆好,立马说道:“是林化生产队!” 刘长生再看了一眼资料,看到林化生产队今年的粮食产量,轻轻点头,低声言道:“今年老百姓能多吃几口粮食了。” 恶劣的气候,导致粮食产量极低,各家各户的存粮都没多少,这两年的冬季饿死了不少人。 这是压在刘长生心里的一块巨石,没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们这些干部的失责! 刘长生起身去找林书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