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392(1 / 1)

子这么快就定下了婚事,应该是两人以前就相熟。 温云起摇头:“你不认识。” 柳大伯担忧,忍不住问:“你俩到哪一步了?是刚认识,还是已经说好了请媒人上门提亲?” “快提亲了。”温云起想了想,“我还没见过她家的长辈,总要让她先回去跟双亲商量一下嘛。” 柳大伯皱眉:“万一不答应,岂不是一场空?到底哪家的姑娘,你告诉我,回头我找个人帮你敲敲边鼓。” 温云起压低声音:“沈家的姑娘。” 柳大伯好奇:“哪个沈家?” 温云起坦然:“就是咱们城里那个招赘婿的沈家。” 闻言,柳大伯一脸惊奇,上下打量温云起:“你如何会认识沈家姑娘?” 温云起随口道:“就是在街上偶遇,互相有了好感,我约她喝茶。” 柳大伯:“……” “就这么简单?” 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柳大伯一脸不相信,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有些为难:“沈家那是咱们够不着的人家,我大概也……找不到人帮你说项。正阳啊,年轻人还是要务实一些。如果事情不成,不成也正常,你不要太伤心了。更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你是个男儿,不光要为你自己活,你身后还有你娘和你妹妹,她们可只能指望你。” 温云起点点头:“我心里有数,若是不成,我不会强求。” 柳大伯终于满意了。 等到温云起回到家中,母女俩早已睡了。 翌日早上 ,温云起说了买铺子的事。 柳姜氏很欢喜,不过,她没有要跟着一起去的想法:“歇了两日,我得去做饭。” 这几日她都是请人代工,每天都要付工钱……她不放心让人买菜,再忙也抽空去送菜。 力工加上守门的人和账房,再加上她自己,十来口人吃饭,别人初初接手可能会觉得累,但姜氏干习惯了,两顿饭加起来,最多一个时辰。 她都是一顿做好,把饭菜放在锅里温着,下午让他们去取。 就一个时辰的活计,每天都要付别人工钱,柳姜氏是真的舍不得。 温云起也没劝,看她急匆匆离去,又扭头问柳小婉:“你有没有想买的?” 柳小婉摇头。 家里要办喜事,各种东西都买了不少。柳小婉也跟着一起添置了些,衣裳鞋袜头花都不缺。 柳大伯的马车到了,温云起上马车时心中有些感慨。要说柳大伯对侄子真的算得上掏心掏肺,跑这一趟,不光要起早,还要耽误不少时间。而且,掺和旁人的事,很容易弄得里外不是人。 就比如帮柳正阳说亲,大喜之日新嫁娘另嫁他人,遇上那不识好歹的,说不得就会怪柳大伯这个媒人没选好人。 “大伯,这么多年,麻烦您了。” 柳大伯往日没少听侄子和弟妹说这话,摆摆手道:“麻烦什么?你爹是我的亲弟弟,他不在人世,我合该照顾你们。你是个懂事孩子,有些事,我不说你也明白,你大伯母那边……她没有出面照顾你们,但也是个有心人。” 言下之意,陈氏也照顾了柳家,让柳正阳心里有数。 “我明白。”在温云起来之前,柳正阳都打算成亲以后就尽量少麻烦柳大伯。 实则,柳大伯拼尽全力促成柳正阳与姚家的婚事,也是知道柳正阳有了姚家这个靠山后,他肩上的担子就能轻巧不少。 ? 如?您?访?问?的???阯????布????不?是??????μ?????n??????2????.???o???则?为????寨????点 接上中人,去了一趟衙门,房主早已等着了。 前后花费了半个时辰,温云起就拿到了一张写着他名字的契书。 送走了房主和中人,柳大伯好奇问:“你哪天去沈家拜访?需不需我出面?” 实话说,柳大伯心里很虚……之前和姚家谈婚事,他哪怕知道侄子是高攀,心里有点发虚,却不至于慌乱。 毕竟,陈家和姚家说不上谁富谁穷,他是陈家的东家,身份上并不比姚东家差太多。 而沈家和陈家相差太大,陈家的屋子在沈家那边,只是宅子里的其中一个院落。 但怎么办呢? 既然要谈婚论嫁,总要有长辈出面,不敢也得硬着头皮上啊。无论心里多慌,都不能表露出来,装也要装出一副淡定模样。 温云起想了想:“等我这边商量好了再说。” 柳大伯强调:“你别到了日子再告诉我,定下时间后就尽快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早做准备。” 沈家那么富裕,兴许不愿意将女儿嫁给穷小子……若是不答应这门婚事,也不会见柳家人,还省事了。 不是柳大伯不盼着侄子好,而是身份悬殊太大了。 沈家在这城内也算有头有脸,不是最富裕的那一波富商,算是二流,不过,沈家背后依靠的蒋家,是城内首富。 谈及沈家的复杂,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上一任的蒋家主与妻子青梅竹马,两人感情深厚,成亲以后鹣鲽情深,稍微富裕一点的男人都会在娶妻以后纳妾,再不济也会有通房丫鬟,蒋家主就没有,他一心一意待妻子沈氏。 夫妻俩成亲一年,生下了长子,不到一年就生下了次女。 据说这个孩子来得意外,原本蒋夫人生下长子以后还在调理身子,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原本想落胎,可她身子很差,强行落胎,有可能会一尸两命。 蒋家主不愿意失去妻子,那时还年轻的他拜托大夫帮他保住妻儿,保了七八个月,孩子提前临盆。 孩子先天不足,生下来有些瘦弱,就这,还险些要了蒋夫人一条。虽然后来母女平安,但母女俩的身子都已破败。 蒋家主虽然决定放弃女儿保全妻子,但真正看到小猫一般的女儿,还是请了不少名医救她性命。 蒋夫人那边需要调理身子,并且,大夫还说,她此生再不能有身孕。若是再生孩子,可能连命都留不住。 蒋家主不愿冒这个风险,蒋夫人也一样,反正夫妻俩有儿有女,虽然女儿不一定养得住,但是儿子是康健的,有儿子在,也算对祖宗有了个交代。不生就不生了吧。 夫妻俩再没生孩子,蒋夫人身子一直挺弱,兄妹俩都长大了。她还是那副孱弱模样。 蒋家主感念于妻子的付出,便让女儿随母姓沈。 后来兄妹俩长大,蒋家主不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吃苦,便做主给女儿招赘,他给女儿置办了一个大宅子,招了赘婿入门。 不过,他没打算让女儿生孩子。 沈氏自小体弱,大夫说了,最好别生孩子,否则,容易一尸两命。 值得一提的是,沈氏的夫君是她自己选的,两人成亲之前感情不错,成亲之后……也没听说过感情不好。 但夫妻二人没孩子,沈氏从娘家过继了一个女儿,她夫君林盛昌也从自家兄弟那里抱养了一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