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320(1 / 1)

“饿不饿,我给你煮馄饨?” 温云起摇头。 周大南忙问:“我听说家里在卖豆腐,生意还不错,这是怎么回事?” “不想做力工了,学个手艺养家而已。”温云起看了一眼不远处悄悄往这边打量的刘家三人,“大哥,你什么时候回家?” 周大南苦笑:“天天都这么忙,我哪有空回去?你怎么在这里?” “我出来转转,散散心。”温云起张口就来。 周大南哑然。 “我听说你娶了媳妇,但是后来好像又没成家,这是怎么回事?” 温云起不太想解释,三言两语说了一遍,总之就是姐妹三人互相陷害,他刚好从边上路过,被牵扯了进去。 论起来,周大椿确实挺冤枉。 周大南感觉自己在听天书:“这也太……” 话没说完,被那边的刘白氏打断:“大南,快点过来,上客了。” 周大南一脸无奈:“你坐,我去把那锅煮完了再说。” 温云起不打算留了。 这码头上的生意,除了熟客,也有不少新客。真的没到必须要每天按时出摊,一日都不能歇着的地步。就比如这会儿,才来两三个客人而已,锅里还有煮好没舀的馄饨,怎么就非周大南不可? 说到底,刘家人面上笑脸迎人,看着特别热情,一副不来都对不起他们的模样,实则压根没把周大椿当做正经客人招待,也没有将周家当做正经亲戚。不然,周大南今晚上一个馄饨不煮,日子过不去吗? 周大南一个月回家一日,绝对抽得出时间。 这一回,温云起离开时,刘家人甚至没有出言挽留。 温云起走到自己正在装货的地方时,已经想明白前因后果,心知周家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 总共四车货物,温云起将其寄放在码头上,翌日天蒙蒙亮启程。 辰时中就到了镇上,恰巧赶集,温云起的卖价比铺子里便宜些,还买十尺送一尺。不过,全靠他一个人撕,卖了三成时,镇上的一个铺子找了来,想要吃下所有的料子。 温云起答应了,把料子给布庄送了过去。这一批料子赚了十两银子。 他回到家里,已是午后,院子里还在热火朝天。大家都忙,没法谈事,温云起没打算留在家里帮着做豆腐,当天下午又进了城。 手头有了些钱财,他打算做点别的生意,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在城里混迹,还买了一间带着小院的铺子。 铺子里就卖他从码头上淘来的货物,请了四个伙计……都是原先周大椿在码头上一起搬货的力工,这些人都老实,大家知根知底。 温云起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铺子后面的小院中,他对外宣称自己拿到了不少药丸,有养身的,补气血的,治风寒的,还有……壮阳和助兴的。 装药丸的白瓷瓶上还贴上了保康堂的字样。 乍一看,好像是出自医馆。 却也仅此而已,再无其他佐证,饶是如此,最后的两种丸子特别好卖,还有越来越好卖的趋势,都是回头客和客人介绍来的新客。 自然也有人好奇这些药丸的来源,温云起只说是从江南一个脾气古怪的大夫那里买来,请了人专门取药。而且他话里话外还表示,自己只是帮别人卖货,一枚丸子赚个十文钱。 如此,还杜绝了别人讲价的可能。 因为后两者药丸子的好用,其他的丸子也卖了不少。这……才是温云起赚的大头。短短一个月之内,敛财几百两银子。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乎家里卖豆腐的小生意了,回家一趟,收拢了这段时间卖豆腐赚的银子,紧接着表明家里的生意交给周大喜,每个月分他十两银子就行。 豆腐生意已经做上了路,每天大概是三两左右的收入,除了本钱和人工,能留下二两。一个月五六十两,他只抽十两,一点都不多。 周大喜早就看出来弟弟的心思不在家里的生意上,想过弟弟兴许会给他涨工钱,毕竟他管得多嘛。却没想过弟弟会把这一摊子全部送给自己,他又惊又喜,就连斤斤计较的杨招娣都惊呆了,如果说原先她还有点防备小叔子,在夫妻俩帮着豆腐坊做事后,她对小叔子就只有感激,如今更甚,小叔子简直就是他们一家的贵人,她恨不能拿来供上。 周家夫妻看到兄妹三人有商有量,心里特别欣慰。 周大玉主动提出每个月交五两银子给温云起。 温云起拒绝了,又说起造房子的事。 ? 如?您?访?问?的??????????彂???????不?是?????ü?ω?€?n????????????????????则?为??????????点 都说远香近臭,家里如今个个都赚到了银子,少了许多矛盾,但是全都凑在一起,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开始动工,赶在秋收之前,咱们全家搬到新房子里去住。还有,相熟的人家,可以让他们明年种豆,不管什么豆子都行。” 不能做豆腐,也可以生豆芽。 每种豆子生出来的豆芽,味道还不一样。 ???址?發????页????????????n????????????.???ō??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周家人对温云起是言听计从。 周家夫妻唯一能管儿子的,大概就是儿子的婚事。 这事放在周母心里好久了,生养了四个孩子,就剩老三的婚事没办。 可问题是,老三明显和村里的这些姑娘不相配,夫妻俩不知道儿子如今赚了多少银子,却也听说他在城里有铺子。 但凡有了宅子铺子,那就有了立足之本。再聘村里的这些姑娘,夫妻之间没有话说,过得也不自在。 “你也别老想着做生意,想想自己的婚事。” 温云起随口答应了下来:“我会放在心上。” 周家夫妻还是不放心,却也拿儿子无法,只能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多提醒几次。 * 熟人之间的尴尬,大概就是买助兴之物刚好碰上。 温云起那些丸子是自己搓出来的,当然了,对外宣称是买的,他打算过个三五年以后,就说自己和那大夫相熟,将方子学了过来。 如今嘛,他只是个代卖丸子的东家。 这日铺子里来了个熟人,是汪盼儿的三哥。 汪家的子嗣,男女分开续齿。 汪盼儿在家是老三,这位三公子却是嫡出。他只见过周大椿两次,但因为印象太过深刻,还是一见面就把人认了出来。 “周……那个谁……你怎么在这里?” 能认识人,却已经不记得周大椿的名字了。 温云起面色淡淡:“这是我开的铺子。” “啊?”汪清康一脸的惊讶,他以为自己幻听了,脱口问道:“这铺子是你开的?你哪里来的本钱?” 他神情半信半疑,脑子里思绪万千。 温云起随口道:“运气使然,全赖高人帮忙。” 他没有直说过自己开铺子是幕后那位大夫给的本钱,但话里话外,就是那个意思。 汪清康半信半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