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0(1 / 1)
住了。 杨氏站在原地跳脚,喊了好几声,却不见高定财回头,她的眼泪霎时就下来了。 昨儿吴老爷中午之前就歇下了,于是温云起他们走在了后面。 等到温云起看见杨氏母子时,她们已经跟在了另一个男人身边。 杨氏新跟的这个男人姓朱,人都喊他朱大。 朱大今年四十岁,灾荒年间就已经和几个儿子分了家,他跟着最小的儿子上了路。 出门时一家五口,老两口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 孙子没能熬过去,出门不到半月就生病了,病了没药,三天不到就断了气。走到现在,只剩下了父子两个光棍。接纳了杨氏和白玉宝后,变成了一家四口。 杨氏想的是,她比朱大年轻十来岁,年纪大的男人都比较疼人,父子俩人拖着板车,到时母子俩说不定都能坐上板车。 温云起看见他们时,母子俩确实有坐在板车上。 杨氏天天都能看见吴老爷一行人,今儿同样看见了高家兄弟,之前还会撺掇高定财去找儿子要水要好处,如今……她跟了另一个男人,和高家兄弟再没了关系。 朱大看到了吴老爷一行人,急忙拖着板车让开大路,见到马车离去,淬了一口飞到口中的灰尘,愤愤不平道:“娘的,同人不同命啊。这年头畜生比人过得还要好,三匹马儿杀了吃肉多好?这世道人都喝不上水,马儿却养得膘肥体壮,上哪儿说理去?” 朱大的儿子朱冬子接话:“人不如马,说的就是这情形。那些老爷真的是……怎么就没个胆大的把他抢了呢?” “早晚挨抢。”朱大再次呸了一口。 父子两人很不服气,杨氏低着头,手指轻轻摸着边上的几个麻袋。 麻袋有点厚,完全看不见里面装了什么。她伸手捏着,感觉豆子不像豆子,也不像粮食。 带的粮食不够多,手头再没有买水的银子,多半是到不了江南的。 想到此,杨氏心里有点慌。 朱家父子换着拖车,板车上的行李不多,但带了两个人,车子特别的重,一个人的力气很难拖得动,两人是一人拉一边。 因为太累了,时不时就得停下来歇会儿,父子两人找了个大树躲阴凉。 大树枝叶全部干枯,也不知道死没死,日头很烈,父子两人躲在这儿,其实并不比站在路上凉快。 看着母女俩去了边上的干草丛中方便,朱东子伸手揉了揉被绳子勒痛了的肩膀,低声问:“爹,咱们何时换?肩膀好痛,我有点拖不动了。晚换不如早换,大不了,回头再找个女人回来就是。” 父子俩一开始出门时,想的是全家一起到江南。但是他们手头的银子实在太少了,大部分的水都要花银子买,价钱还不便宜。 这人活着,总不可能被憋死。 无奈之下,父子俩人将朱母卖掉了。 用朱母换了两桶水,原本要渴死的三口人又撑了三日,运气好,水刚刚喝完,他们找到了一口只需要排队,不需要花银子的井。 连排了好几次队,打到了两桶水,又撑了几日。但水总有喝完的时候,渴得厉害了,朱冬子把自己的媳妇送了出去。 父子俩再次得了甜头,两个光棍上路,时不时就借口要娶妻,“娶”那些在婆家过不下去的女人。 这年头,正经娶妻也没有喜宴,续娶就更简单了,对着天地磕个头就算是完事。 看在他们能从这进门的女人身上得到好处的份上,他们对凑过来的女人都特别耐心。 比如杨氏带着个十来岁的儿子还不愿意走路,估计只有那些大户人家的老爷,身边有人伺候的,才愿意接纳。 可是那样的老爷,又怎么可能看得上已经年老色衰的杨氏? 另一边,杨氏和儿子往山下走时,也在说朱家父子。 “玉宝,你还是要懂事一点,能走就自己走。人家累得满头大汗,不是我要心疼谁,而是每个人的耐心都有限,回头人家厌恶了我们,我们怎么办?” 白玉宝沉默,也确实将母亲的话听入了耳中,迟疑了下:“可是我的脚确实很痛啊。” “唉,怪我以前没舍得使唤你,你多干点活,身上有点力气,走起来路来没那么累,脚底也不会那么痛。”杨氏拍了拍儿子的肩,“苦了你了。但……” 白玉宝有些烦躁:“我会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实在不高兴,我就自己走。” 杨氏得了儿子的准话,心里挺欣慰:“我看了,那些麻袋里装的多半都是粮食。他们父子身上还有银票。” 白玉宝一脸惊讶:“真的?娘什么时候看的?” 杨氏失笑:“不看怎么行呢?不确定他们能让咱们母子过上好日子,我跟他一场图什么?” 一开始杨氏想找一个吴老爷那种家境不错的男人,但她发现很难,只能退一步,先把眼前的困境度过再说 。 母子俩有说有笑,另一边的朱家父子心情也很好。 大抵白玉宝真的挺重,朱家父子后来越来越沉默,但没有说半分怨言。杨氏看在眼中,心里暗暗欢喜,看来这一次真的选对了人。 父子俩太累,太阳还没落山就停下来做晚饭。 二人也不指望杨氏做饭,一个垒灶,一个找柴,杨氏看不下去,跑去点燃了火烧水,扭头使唤儿子拿水瓢,白玉宝就跟听不见似的。 见状,杨氏叹口气,觉得儿子还是不够懂事,好歹做点事,只要在忙,想来朱家父子就挑不出理。 罓?????????????ǐ????????€?n????????⑤???c?ò?? 吃过了晚饭,杨氏又带着儿子出去方便,其实是有话要说。 “刚才我让你递东西,你为何不干?” 白玉宝一脸莫名其妙:“以前我也不做事啊,凭什么要干?” 杨氏:“……” “跟高家人在一起时,那是你亲爹,他不得不迁就你。” 白玉宝张口就来:“那我在胡家的时候也没干活。” “不一样的。”杨氏开始后悔自己以前太宠着儿子,决定以后好好教一教,“在胡家时女人多啊,轮不到你。如今……” 白玉宝特别烦躁:“我不做事又会怎样?人家又没有不满意,你是不是想留在朱家过日子,拿我来讨好父子俩?” 杨氏噎住。 “臭小子,我是为了你好!” 白玉宝翻了个白眼:“知道了,我会改的。” 杨氏发觉儿子变了些,以前是又犟又不听话,现在愿意听话,答应得也爽快,但就是不照办。 “梅娘!” 不远处传来了朱大的声音,杨氏赶忙答应了一声,心下有点烦躁,两人今日结为夫妻,她都吃了朱家父子两顿饭,今夜多半要圆房。 她受够了这种臭哄哄的男人,却又不得不应付。 “来了,朱大哥,我们在这儿。” 朱大听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