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247(1 / 1)

糟的。 袁母不认识门口的二人,疑惑问:“你们找谁?” 胡母见院子里情形,娶了三个儿媳妇进门的她看到那些红漆托盘时并不陌生,笑问:“家里有喜事?恭喜恭喜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袁母没让二人进去,只道:“同喜。你们有事?” 因为男人和儿子里在衙门里当差的缘故,袁母改掉了热情的毛病,以前她见别人有事上门就会把人请进院子里,如今是万万不敢。 别看父子俩当差时都只是衙门里一个小小看守,那点俸禄只够全家糊口,可在别人眼里,父子二人完全是了不得的人物。各家吵架时来找他们评理,还没少让父子俩帮着寻差事……这些都算了,离谱的是有人进了大牢,托了好几道人情到袁家来,让他们想法子把人救出来。甚至是死刑犯跑来让父子二人帮着说说情,又或者和谁家有恩怨,让父子俩出面将仇人给抓到大牢里关起来。 总之,好像穿了那身皮,就成了皇上似的,想抓谁抓谁,想放谁放谁,想安排谁进衙门就是一句话的事。 从那以后,袁母学乖了,除非认识的人,其他人一律不进门,亲戚也好,友人也罢。若是说的事过于离谱,直接就把人关在门外。 虽然得罪人了些,显得自家不近人情,但确实能减少许多麻烦。 胡母看出来了妇人脸上的戒备:“就是……昨天衙门审的那个案子你听说了吗?” 住在附近的人,对于衙门内的案子都知道一二。 袁母点点头。 胡母左看右看,低声道:“我们认识袁班头,他昨天就找上了那个赵老爷认错的亲戚,今儿两人还在福满楼的雅间里说笑……那个女人至少伺候了她男人和赵老爷,如此不检点,哪里配得上您儿子!别说是我说的啊,我就是看不惯……” 她一副好心报信的模样,袁母却看得到她好心下的恶意,问:“你们家住哪儿啊?” 夫妻俩登门之前就已决定了不自报家门,听到袁母询问,两人摆摆手,胡父补充:“就是不想看年轻有为的袁班头被那样一个女人糟蹋,你可千万要管一管啊。做爹娘的,不能由着儿女的性子,我听说那个李氏在婆家的时候就不是个东西,从不孝顺长辈,也不爱搭理人。胆子还大,若不是胆子大,怎么可能敢去衙门告状?谁家摊上这种女子,简直是倒了大霉。” 袁母面色有些古怪,忍了忍,到底没忍住:“你一个大男人,怎么长了副婆婆嘴?” 胡父噎了下。 他从来就不是个背后说人的性子,是实在担心儿子,又实在不想让李氏找一个有靠山的男人……赵老爷或许看不上袁顺利那个小官,对于胡家而言,袁顺利算是招惹不起的大敌。 所以才多说了几句。 两人该说的都说完了,生怕暴露自己身份,转身就跑。 袁母看着二人背影,关门时嘀咕:“要真有这事,倒还好了呢。” 媒人也听到了夫妻俩的话,笑道:“昨天的案子里,那个被胡家卖掉的小媳妇挺可怜,先是被叔叔卖掉,后来又被夫君卖掉,一听就知道吃了不少苦。顺利找她,多半是因为案子。” 袁母不动声色,她不知内情,此时不愿与外人多说:“东西少吗?要是果子不够,趁着天色还早,我让小曲再跑一趟。” * 温云起回到袁家时,天都黑了。 他陪着李文思一起租了院子,还请了个厨娘照顾她,院子里东西不多,,又陪着去街上采买,看她安顿下来,两人还一起吃了晚饭,这才往回走。 往常这个时辰,袁母早已睡了。 温云起进门,看见母子俩在院子里坐着闲聊,他有些意外:“娘,你还没睡?” 袁母上下打量他:“你这么晚回,是衙门里有事,还是你有私事?” 温云起就没掩饰过自己对李文思的心意,今儿陪着她转了几条街,被熟人瞧见了告到袁母这里也正常。 “私事,娘,您要有儿媳妇了。” 袁母面色纠结:“是昨天那个苦主?” “对。”温云起好奇问,“谁告诉你的?” 袁母对于儿媳妇的人选没有太多的想法,当年她连乡下来的周月桂都接受了,且后来几年相处时,她在儿媳妇面前从来就没有表露过身为城里人的优越感。 “是两个年纪挺大的夫妻。” 温云起恍然:“他们是文思先头的公公婆婆,想要让她撤案。” 小曲好奇:“那撤了吗?” “肯定不能撤啊,那种混账,险些没把人害死,只让他仗二十,关四年,实在太便宜他了。”温云起笑吟吟坐在了若有所思的袁母身边,“娘,文思是个好姑娘,命比较苦,我想娶她。” 袁母面露纠结:“她和月桂长得很像?” “没那么像,那姓赵的搜罗的女人都穿一身白,跟戴孝似的,再加上妆娘打扮,这才有几分相似。”温云起笑道,“文思不喜欢白衣,她昨儿一离开府衙就换了粉色。” 袁母压低声音:“千万别长得一模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放不下姓周的那个势利眼呢。” 周月桂贪图赵老爷的富贵,连儿子都不要,几乎是拼着一尸两命落了胎去做赵夫人,确实是个势利眼。 “那不会,一点不相似。”温云起提议,“要不明儿你从万家回来,我们一起去酒楼吃顿饭?” 袁母打量了一眼儿子,道:“别去酒楼了,忒不实惠。明儿我一大早先去买菜,然后和媒人去一趟万家,你明天下职把人带回来吃晚饭……也别太晚了,吃完饭赶紧给人送回去。还没有婚约呢,省得旁人说闲话。” 在酒楼吃和在家吃还是有区别的。 巷子里都是相识多年的邻居,把人请到家里来,几乎就是在众人面前过了明路。除非李文思有袁母接受不了的缺点,不然,这婚事多半能成。 若是袁母对李文思心有顾虑,选择在酒楼里见面,回头知道的人会少许多。 也就是说,袁母还没有见到李文思,就已经先接受了她。 可怜天下父母心,温云起心里替袁顺利高兴,夸赞道:“娘,你真好!” 袁母叹息:“人一辈子很苦,能找个自己看的顺眼的陪伴一生,那是福气。你看那刘家的儿子,原本他喜欢的是张家的独女,结果刘家死活不愿意成全儿子,非逼着他娶表妹。成亲都七八年了,连个孩子也没有,刘家那孩子比你才大六岁,看着比他爹还老相,平时也没个笑模样,挺爱说话的人这几年完全变成了闷葫芦,人确实是还活着,但死气沉沉的,这样活一辈子,有个什么劲?” 温云起听说过她口中的那个年轻人,名叫刘长平,时常被人和袁顺利放一起对比。因为俩人都是成亲好几年没有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