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56(1 / 1)

等到温云起换下了湿衣出门,小雨已停,但院子里的地上还是一片泥泞,父子俩坐在方才何老爷来了后搬出来的桌椅上低声说话。看见温云起出门,眼皮都没抬,兀自说得热闹。 温云起打算烧水洗漱,临近厨房时,问:“爹,家中有大喜事,要不请了舅舅舅母一起来吃饭?” 姜父颔首:“也好,你跑一趟吧。” 温云起:“……” “大哥去吧,以后大哥认祖归宗了,见舅母的机会会很少。” 姜父一想也对:“富海,你跑一趟。” 对此,姜富海倒没有不满。 等到温云起洗漱完,住在另一个村的刘家舅舅已经带着一家子来了。 姜母刘氏两个儿子都是抱养来的,算起来只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哥哥刘胜膝下子嗣昌盛多了。 两子两女,大女儿刘水草已经出嫁,二子刘水满已经成亲,三子刘水丰最近正在议亲,他年纪比姜大川就小一岁多,此外底下还有个妹妹。 妹妹的年纪与姜富珠相仿,前后就相差一个月。 两家的关系一直挺亲密,常有来往,遇上农忙,都会举家去对方家中帮着干活。 今日兄妹四人除了已经出嫁的刘水月,其余都到了,就连刚进门的水满媳妇小周氏,也在其中。 一家六口人,人虽然多,因为没孩子在,一点不吵闹。 他们到时又下起了雨,雨还越下越大,院子里站不住人,屋檐水齐流。 这么大雨,即便有蓑衣斗篷,走在外头也会被淋湿。 要么避一下雨,要么就淋湿了回家。 一群人到了,倒也都勤快,刘周氏已经去厨房蒸了馒头。 两家再熟,刘家人到了这儿也是客人,好多东西不好去取。于是,温云起就成了那个打杂的,但凡母女俩缺什么,都让他去取。 小周氏坐在灶前烧火,温云起不好过去,只站在门口看周氏忙活。 而刘家父子都不在,他们把桌椅搬到了堂屋,由姜家父子陪着闲聊。 “这天跟漏了似的。”周氏看了一眼外面的大雨,语带担忧,“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你娘和妹妹肯定要湿透了。” 母女俩走的时候没雨,码头过来不到一里路,她们甚至都没有带蓑衣。 小周氏出声:“表弟,要不你拿着蓑衣去迎一迎?” “我才刚刚换下湿衣,刚把脏的搓了晾上,没有多余的衣裳了。”温云起也不是胡编乱造,姜大川总共两身见人的衣衫,身上是最后一套。 若是今儿不请客人,做饭的时候可以把湿衣拿到灶前烘烤着,一顿饭做完,衣裳至少能干上六成,等到明早,水汽去了大半,即便没干透,也勉强可以穿。 用姜父的话说,穿穿就烘干了。 小周氏又道:“那就让大表哥……” 周氏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儿媳的话。 温云起垂下眼眸。 最近即将入冬,一下雨就特别寒凉,那股凉气几乎要透入骨子里,这种天气湿透了很容易着凉生病,风寒这病可大可小,严重了也会要人命。 若不是有急事,没有人会选择淋雨。 小周氏想要帮婆婆分忧,让人去接姜家母女。眼看温云起去不了,就想提议让姜富海跑一趟。 周氏打断她,是不希望她把话说出口,也就是不想让姜富海淋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用姜家夫妻的话说,他们养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外头抱来的,一个是从刘家抱养来的。周氏想让姜大川跑一趟,却拦着姜富海出门,谁亲谁疏,简直一目了然。 厨房里安静下来。 周氏也发现了自己打断儿媳的那声咳嗽过于刻意,笑着道:“是我太着急。这么大的雨,去不去她们都会湿透,既如此,咱也没必要再添一个人淋雨,一会儿烧一锅热水,让她们泡泡手脚,再熬一锅姜汤……大川,家里有姜吧?你去找来,我先洗了煮上,多找点,天太冷了,眼瞅着就要入冬,不光淋雨的人要喝,我们没淋雨也喝上一碗。” 温云起没有拆穿她,转身去找姜了。 江南府这个地方,真的是得天独厚,不光每年粮食丰收,种姜蒜这些,随便找点种子往地里一撒,都能得到不少收成。 家里的姜有半箩筐,只是最近天气湿冷,有些发了霉,温云起挑了两块好的拿到厨房。 “舅母,今日请你们来,是送大哥一程。他那边找到了亲生父母,即将认祖归宗,以后大家再想坐在一起吃饭就难了。” 周氏勤快,一来后听到姜父说要有人蒸馒头,立刻就到了厨房。而外面下着雨,堂屋那边众人的说话声透过大雨传来,只能听见特别热闹,听不清说了些什么。 她接过姜时还笑意盈盈,听到这话,一脸的惊讶:“认祖归宗?那边是什么样的人家?” “是位大老爷,方才来时,那坐着的马车就和我们家屋子似的那么大,全都是绸缎,一点布都没有,干干 净净,车厢里比我们的床还干净。我还看见车厢里好多下人等着伺候。大哥以后就是富家公子了。“温云起说到这里,适时露出了几分羡慕之色,“也不知道我的亲爹娘在哪儿……” 关于姜家兄弟二人的身世,姜家夫妻一直就没有隐瞒过,整个荷花村的人都知道。老大是外面抱来的,二儿子大川是刘家的孩子。 用夫妻俩的话说,他们害怕抱来的孩子养不熟,又抱了一个带有血缘的孩子放在膝下。又说夫妻俩没有生养过,不会养孩子,但想来和养猪差不多,养猪就得养一双,平时会抢着吃,长得要更好好。 话糙理不糙啊! 好多人都觉得这话有理,家中只有一个独子的,那孩子会格外娇气,平时容易生病不说,懂事也比同龄人要晚。而那种孩子一窝一窝养的,孩子不需要大人操心,赤脚赤身地在冰天雪地里跑,凉水随便喝,外头能吃不能吃的随便吃,从来不生病。 也就是说,姜大川其实有从邻居那里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在十来岁半懂不懂时,对待刘家人要更亲近,特别想讨好他们。被刘家夫妻俩吩咐着做事,不光不会生气,还会特别殷勤。 温云起说这话时,眼神深深看着周氏。 周氏避开了他的眼神,不自在地道:“不管你的亲爹娘是谁,既然把你送出来了,那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你是吃姜家的饭长大,就该拿自己当姜家人,以后好好伺候你爹娘……唉,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你以后成亲生子了,才会知道养大一个孩子有多难。” 她看向儿媳:“火烧小一点,不要塞太多的柴火,浪费了嘛。” 小周氏是周氏娘家的堂侄女,算是亲上加亲。婆媳之间还算亲近,周氏不会刻意为难她,成亲快一个月了,被这么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