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1 / 1)
拿给他的银票是真的, 只凭着这一点,高石头就做不到将亲爹赶出去。 “爹, 你没事吧?” 赵吉发很满意儿子的态度,得意地瞅了一眼张氏:“你都几十岁的人了,还没学会怎么跟孩子相处, 咱们做长辈的,不能给孩子添麻烦,能帮就帮一把,至于孩子的为人处世,人家几个孩子的爹了,轮不到咱们来指手画脚。” 高石头觉得,这话真的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当然了,为了不让亲娘伤心,他面上没有附和。 夜里,赵吉发和孙子睡在了一床。 实话说,赵吉发家境不太富裕,尤其是后来没了衙门的差事之后,妻子和他就分房住了,他睡的那个屋子小,后来有孙子挤进来,地方就更小了。 但再怎么挤,也不如高木头这个床小。 赵吉发几乎一宿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进了城,下午回来时,手里提了不少熟食,还打了几斤酒。 接下来几天,他几乎每日都要进城一趟,从来都不空手回。 他如此讲理,别说高石头了,就是平日里格外挑剔的汪喜梅都很高兴,若吃晚饭时公公没回来,她还会刻意等一等。 转眼过去了五六天,赵吉发每天早出晚归,温云起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个人来得不正常,温云起盯得有点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赵吉发要对儿子做什么,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一日夜里,温云起睡到半夜,忽然听到村里人有尖叫声,还有孩子凄厉的哭喊声。 与此同时,整个村子各间房子都接连亮了起来。 “出什么事了?” 住在温云起对面的文四已经披衣起身,探头往村里瞧。 温云起往外奔:“我看看去,你歇着吧。” 文四并没有歇着,跟着他一起出了门:“我也要看看那几个不孝子出了什么事。” 两人整天没少往高家院子瞧,能估算到两家之间的距离。刚才听了动静传来的方向,应该就是高家兄弟三人的院子里。 两人从村口往里走,越走人越多。 确实是高家出了事。 高木头的院子门大敞着。 此时村里来的早的人已经将所有的房门打开,正把屋中的人往外抬。 温云起站了一会儿,才从看热闹的人口中拼凑出了前因后果。 原来是许夫人半夜里起来上茅房,她不太熟悉这个院子,一直觉得这个院子很脏,很怕院子里突然冒出蛇虫咬人,而她每天夜里都要方便,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想改都改不了。 有夜壶,但是许夫人不爱用,用了还要洗……这院子里又没个丫鬟伺候,于是她每天夜里都要叫许秀才陪她一起去一趟茅房。 今夜和往常一样,她一觉睡醒后就开始伸脚踹边上的人,这一踹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脚感不对。 许秀才身子像个火炉似的,尤其是秋冬时节,摸着都很不一样,挨着他会很暖和。但是许夫人那一脚踹出去,感觉脚底有点凉。 她睡得迷迷糊糊,觉察到不对后就伸手去推。这一推,摸到掌下的肌肤很硬,还冰凉冰凉的。 她瞬间一个机灵,困意消散,吓得整个人缩到了角落,她怕是自己感觉错了,又张口喊人,喊了半天不见许秀才有反应,这才扯着嗓子叫儿子。 儿子没反应,倒是传来了儿媳妇的尖叫声。 许夫人顾不得害怕,奔到儿子的房门前,才得知儿子已经断了气。 不光是父子俩没了,高木头也只剩下了一口气。 高木头面色青紫,出气多,进气少,一看就是中了毒。包括已经没了的父子两人,面上都还是青黑色。 有人下毒! 下毒的人是谁? 所有人都不太清楚,不过,光是几个男人出事,许夫人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晚饭都是一起吃的,男人们吃的饭菜家中的女人和孩子也吃了,唯有一样女人们没吃……那就是酒! 这酒是今天才打回来的。 高木头没空进城,请了人帮忙。 不过,这时候来不及找凶手,得先救人。 村里有人套了马车去城里接大夫,好多人嘱咐说要接擅长解毒的大夫。 等到马车慌慌张张离开,地上的高木头呼吸越来越重,有人上前掐人中,更有人跑去舀了粪水往他口中灌。 粪水的味儿……那真的是谁闻谁知道。 不说院子里的人被熏得够呛,就是已经昏迷了的高木头,一沾粪水,瞬间就像是脱水的鱼一般开始挣扎,然后吐了个昏天暗地。 吐了就好。 也有人大着胆子就给许家父子灌粪水,奈何两人已经断了气,肚子灌胀了,二人也没什么反应。 高木头吐完了,整个人奄奄一息。值得一提的是,何氏也喝了些酒,还没喝粪水就 开始吐……也多亏了她吐,不然,照样要没命。 这一宿,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没睡。 快天亮时,大夫才赶到。 许家父子身子都僵硬了,大夫只看一眼,都没上手去摸,转头就去看高木头。 “是中毒,看这样子,好像是耗子药!” 大夫上下摸索一番,道:“耗子药无解,真正有用的解毒丸也不是我们这种大夫能拿到的。即便我有,可能你们也买不起。那个……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催吐,我这边再配一点解毒的药材,接下来就看天意。” 高木头听到这里,心都凉了。 这会儿他胸口很痛,五脏六腑也痛,手脚都是麻的,根本起不来身,也就是快天亮了才能勉强发出点声音,此时他目光落到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身上。 一家人早就猜到了酒有问题。 而他们喝的酒是昨天才让人买回来的,买酒的就是那个中年汉子,村里人称刘五。 这刘五在城里有一门亲戚,他姨母家的表姐嫁到了城里,也因为此,他只有春耕秋收的时候会在家里帮着干活,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城里打短工。 而他又不爱住城里,几乎每天来回。村里人若是想买城里的东西又不想跑一趟,都是喊他代劳。 刘五脾气温和,是个老好人,三天两头帮村里人买东西,很少有一天空手……他从来都不会不耐烦,也不问众人要酬劳。 这么多年了,除非是东西买得不满意他才会与人争执几句,弄出人命,这还是 第1回。 别看刘五经常进城,在村里算是见过世面的那一拨人,眼瞅着出了人命,他心里也很慌,对上高木头的眼神,人还没问呢,他已经先解释了:“这个就是我在城里的陈家酒楼打的,我们村里的人都喝他们家的酒,你要的是最便宜的,他们家伙计爱少称,我怕被你误会,还特意找相熟的店家约了称,又多跑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