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1 / 1)
人那里问避子的办法。” 汪喜梅哑然:“可是,我还想成双成对。 ” 夫妻俩已经得了三子三女,腹中这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又单了出来,必须得再生一胎。 高石头眼睛一瞪:“老子绝对不生了,你非要生,去外头找其他男人帮你吧。” 汪喜梅不太爱干活,但又特别爱干净,动不动就挑剔,她脾气这样差,夫妻感情还能和睦,皆因为她处处和高石头站在同一立场。 无论高石头说什么,她都是附和,即便心里不赞同,也不会当场反驳。而是潜移默化地让高石头改变想法。 但高石头此时说的这话她真的忍不了,气得将桌子都掀了。 “你放什么狗屁!在你眼中,我是那种人?” 两人大吵一架。 原本想要找机会跟妻子说自己真正身世的高石头彻底打消了念头。 一转眼,温云起村头的房子修完了。 院子里用青石板铺了几条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所有的屋子里都铺上了石板,院墙很高,大门高阔,真的是村里头一份的气派。 关于搬家,这个村子太大,温云起摆了八十桌。 饭菜办得不错,算不上是村里最好的席面,但比起最好的也不差什么。 乔迁那一日,院子里很是热闹,连路上都摆了许多桌子。兄弟三人都在帮忙招呼客人,高三月人没到,也没见贺礼,看样子是真的打算断个彻底。 值得一提的是,高三月因为是家里唯一的闺女,在纪元没来之前年纪最小,所有人都喊她妹妹。后来纪元到了,兄弟二人又喊他弟弟,久而久之,纪元成了三弟,在高三月嫁人之后,旁人直接喊他老三了。 也就是说,高三月没有序齿,就是妹妹。 高火生夫妻二人没有刻意引导,纪元就变成了老三。 这也不能怪他们,村里人就是不重视闺女,两人天天忙啊忙的,都不知道旁人这般称呼三个孩子。 此时桌上就有人在讲,高三月不认养父母在此时就已经有了端倪,就是老两口知道这个女儿留不住,所以下意识地忽略了她。直白点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是老天爷让高火生夫妻俩别当她是第三个孩子。 话说得玄之又玄,有人信,有人嗤之以鼻。 无论众人说什么,温云起和文四二人搬到了新宅子里住。 两人各有各的屋子,一个在东厢,一个在西厢。 年纪大了分房住也算是常态,不过,村里许多的老人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屋子,想分也分不开。 同住一屋檐下,文四自愿照顾温云起的起居,但是,她也辛苦了大半辈子,这应该不是她所愿。温云起也要在村里找人照顾二人,这一回,来了个年轻后生。 年轻后生姓杨,家里的兄弟太多,住也住不下,一家子靠着地里的那点粮食吃都吃不饱,所以平时除了种地,大家都要出门找活干。 杨河很勤快,比起村里那些爱干活的姑娘家也不差什么了,他力气还大,需要搬搬抬抬的事,从来都不要二老动手。 不过,两个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许多事情自己顺手就干了。杨河一天只干需要小半天……在家都没怎么轻松啊。他心里不安,觉得自己太闲了,于是又跑到院子里开垦菜地。 温云起无所事事,见状及时阻止。 就仨人吃菜,还要经常到城里去买肉,真吃不了多少。与其种些吃不完的菜,还不如种花花草草。 他找来了不少花草种子,和杨河一起天天泡在地里。那边文四又让杨河给她扎秋千,两人还一起上山去捡蘑菇,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比起二老闲情逸致,高木头和高石头简直要被家里的一摊子事情给磨疯了。 转头看 见潇潇洒洒的爹娘,两人心里真的很不平。 高木头还好,毕竟是花了银子断绝了关系的。他也想继续和爹娘来往,但……花了那么多银子才得了这个结果,若是继续来往,那他岂不是冤大头? 高石头原本也以为王大娘离开后对他没什么影响,大不了换一个人,但是,有些人是得罪不得的。 比如这王大娘,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厚道人,也因为此,她接了高石头家里的活,旁人心里即便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更没有人坏她的事。 王大娘才干几天就熬不下去了,旁人肯定要问缘由啊。 ※ 如?您?访?问?的?网???????佈????不?是??????u?????n???0????5??????????则?为??????????点 厚道人是不会说谎话的,于是,众人就都知道了汪喜梅的难缠,还有高石头的喜怒无常。 王大娘都熬不过来,旁人去了肯定也受不了汪喜梅的脾气……再有,大家同村住着,谁也不比谁低人一等。有些人宁愿去外头干活,也不愿意伺候相熟的人。 高石头想要再找人帮自己照顾孩子时,竟然找不到了! 家里的孩子太多,找不到人帮忙,高石头还想要干活,那汪喜梅就只能自己顶上。 秋风一吹,时不时就落一场暴雨,汪喜梅这天看到下雨抢收衣裳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当场身下就涌出了一股热流,好在隔壁有周氏在,又有孩子们跑出去喊人,她才不至于一个人躺在院子里生孩子。 是的,本就临近产期,这一摔,孩子要提前出来。 汪喜梅前面生了那么多,这个孩子还算顺利,天黑之前就落了地。 高石头赶回来,在院子门口刚好听到了孩子的啼哭之声。 母子平安! 高石头心里的大石落地,但问题是,他那边要赶工期,一天都歇不得,家里又没人照顾。最大的孩子还不太懂事,让孩子做饭他也不放心啊,万一走水了怎么办? 家中有喜,高石头要进城买鸡蛋发给亲戚,再说,汪喜梅有些伤着了身子,得买点鸡鸭鱼肉好生补一补。 进城后,高石头又去了白家的小院子。 他站在门口许久,想像上次一样和白家人偶遇,但是他运气不好,等了半个时辰,院子门始终没有动静。 等不到人,高石头想到家里的一摊事,一咬牙,直接上前敲门。 张氏从女儿那里得知当年被她送到村里的孩子找来了,当时吓一跳,好在女儿把人打发走了。 不过,既然儿子知道她住在这里,说不定随时会上门来找。 张氏不想让人知道自己那不堪的过去,这些日子时不时就从门口往外瞅一眼。今儿如往常一般往外看时,简直吓得魂飞魄散。 她很想出去把人撵走,但也知道,母子多年未见,这乍然重逢,儿子肯定不会因为她一句话就立刻转身离开。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那干脆就别说了。张氏假装外头没有人,一直没去开门,想着这乡下来的儿子应该没有那么大胆子来敲门。 结果,简直是怕什么来什么。 儿子真的来敲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