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1 / 1)
的感觉,还挺舒服的。 不过皇帝没有近视,所以戴上后只觉得反而看不清楚。 他却明白很多人看书久了,视力大不如前,看东西要很靠近。 于是皇帝就叫来一个翰林院的老翰林,他看书的时候几乎要贴着书页才能看得清楚。 让他戴上眼镜后,看书就不用那么靠前,还能清楚很多。 老翰林摸着眼镜简直爱不释手,他爱看书,已经很久没看得那么清楚了,激动得满脸泪水。 皇帝直接把眼镜赏赐给他了,让老翰林戴着走。 另外他还叫来一个年迈的臣子,眼睛也是大不如前,换上老花眼镜之后,看东西立刻清楚了很多。 老臣也是感激涕零,跪着都要起不来了。 还是皇帝看不过去,叫李德全去把人扶着出去。 皇帝看这两种眼镜特别有用,就让戴梓带人多做一些,再赏赐下去。 像老翰林和老臣这样的人很多,人很忠心,眼睛却看不清楚,办事效率就低很多了。 如今戴上眼镜,他们就再也没了阻碍,办事比以前是又快又好。 皇帝赏了东西下去,这事自然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盼着能得上一副眼镜,以后就不用担心看不清楚了。 尤其是皇帝赏的,外头是买不到的,这就叫更多人觉得荣幸。 于是一个个早朝的时候更加乖巧懂事:皇上,来看看我啊! 皇帝被大臣们火热的眼神看着,老神在在的,毕竟镜片太难打磨了,成品尤其少。 戴梓带着工匠磨了大半个月才做出两副眼镜来,也已经足够快了,再多是没有的。 所以这些大臣想要,也只能等等了。 皇帝得知双面镜片的眼镜是郭珍珠无意跟五阿哥提起,五阿哥回去跟戴梓一说,立刻有了灵感,于是铆足劲做出来的。 他去永寿宫后不由笑着道:“看来比起想象力,还是爱妃更厉害一点。” 郭珍珠听后也笑了:“臣妾想着先有想像,然后才能尝试着做出新的东西来。也是戴先生厉害,只听臣妾胡乱描述了一番,居然真的做出来了。” 说真的,让她亲自去打磨镜片,还未必能做出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来。 这时候没有机器,只能靠人手来慢慢打磨,精度太难把握了。 戴梓光靠一双手居然能做出来,叫郭珍珠真是佩服得紧。 皇帝摇头道:“爱妃谦虚了,没你跟戴梓提议,他不一定能想到这个。别说做出来,估计压根想不到。” 说完,他又感慨道:“朕看戴梓教导五阿哥还不错,五阿哥暂时没学会戴梓那一张嘴,叫朕稍微放心一点了。” 郭珍珠听得疑惑,等皇帝简单解释了戴梓和南怀仁之间的恩怨,她不由沉默下来。 她还说南怀仁怎么对戴梓恨成这样,原来戴梓一句话就叫南怀仁破防了吗? 这张嘴太有毒了,不过戴梓听着似乎也不是故意的。他可能就真的觉得制造佛朗机炮实在太简单了,并不是看不起的意思。 不过这话在南怀仁听来,就像是戴梓看不起佛朗机炮一样。 这误会够深了,只能说戴梓是祸从口出。 对南怀仁如此,估计戴梓这张嘴以前没少得罪人。 难怪戴梓获罪后,都没人为他求情,这简直是得罪了全世界。 五阿哥要学了他这个样子,不说皇帝,郭珍珠光是想想也有点受不了。 这树敌无数,以后这日子还怎么过? 郭珍珠忍不住说道:“臣妾瞧着戴先生的脾气其实挺好的,对待五阿哥也很有耐心。听说教导五阿哥的时候,都是让五阿哥先去摸索,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懂地再问,戴先生都相当有耐心的样子。” 可能是外头人云亦云,戴梓可能不会说话,但是脾气估计还是挺好的。 皇帝听后摇头道:“哪里是戴梓的脾气好,而是他去北边几年,这脾气总算改了一点。” 两人正在长廊里赏花喝茶,皇帝早就打发宫人出去,免得打扰他们说话。 没外人在,皇帝才忍不住开口道:“朕听闻戴梓刚去北边,在路上就得罪了差役,吃了不少苦头。等去到北边,他就被分去最差的地方,然后又把管着那片地方的人也得罪了。” “得亏驻守北边的将军曾经平定三藩,用过戴梓改造的佛朗机炮和子母炮,心里惜才,帮着看顾一二。” 不然的话,皇帝虽然几年后就召戴梓回来,但是戴梓很可能早就饿死在北边了。 郭珍珠听着又忍不住沉默了,戴梓这张嘴如此厉害,一路上得罪差役,去到又得罪管理的人。 要不是恰好碰到驻守的将军曾经用过戴梓做的武器,他确实早就凉了,都等不到皇帝把人召回来。 不过也可能戴梓在北边吃尽苦头,终于觉得自己这张嘴太会惹事了,所以重新回京后,他这是努力改了以前的脾气? 如果真是改掉了以前的坏脾气和惹事的嘴,对戴梓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皇帝点头赞同道:“朕也没想到,戴梓那牛脾气还真能改掉。虽说他暂时没能彻底改掉,起码有心改也是好的。” 而且戴梓对待五阿哥的时候,脾气确实好多了,估计也是想到跟着他一起吃苦的儿子年纪并不大,所以才会对五阿哥格外怜惜一些。 正好皇帝打算补偿戴梓,让戴梓的儿子来给五阿哥当伴读。 戴梓原本推脱了一番,想着他儿子的年纪比五阿哥要大上几岁,年龄上并不合适。 加上五阿哥如今年纪小,还没进尚书房,戴梓的儿子已经读书有两年了。 虽说因为跟着戴梓流放的缘故,儿子也没能有个好先生,是他亲自教的。 也正因为戴梓亲自教过儿子,对待五阿哥的教导也熟练了不少。 不过是再教一次而已,戴梓当然熟了! 果然他教五阿哥跟教儿子一样,五阿哥就挺喜欢这个方式的。 戴梓的儿子叫戴亨,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前边两个儿子前几年就夭折了,好歹没跟着戴梓去流放吃苦。 然而这个第三子却年纪小小就跟着去北边吃了不少苦头,戴梓对这个孩子也极为心疼。 他原本想着自己官复原职后,儿子也能过得舒服自在一点,就没必要掺和到皇家里头。 毕竟当了五阿哥的伴读,以后要是皇家几个兄弟闹起来,倒霉的不会是这些阿哥,而是伴读了。 所以戴梓有意推脱,不过皇帝却想补偿他,琢磨着戴亨跟着五阿哥当伴读几年,一起进尚书房读书。 等戴亨长大后,看他的才能如何,皇帝再给他一个官职,两父子都能在朝堂里发光发热了。 皇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戴梓不好继续拒绝。再说了,戴亨只见了五阿哥一次,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