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1 / 1)
于背后究竟谁动的手脚,两兄弟就并不清楚了。 他们也不敢打听,免得真知道背后是谁,两人的小命就危险了。 皇帝让暗探继续打探此事,另外他得知戴梓是被诬陷的,当然要把人叫回京城。 正好这个东洋人是假的,戴梓是被人诬陷的,皇帝在早朝的时候为戴梓澄清,当场就派人去把戴梓从流放之地请回来。 戴梓回宫的时候,皇帝看见他就忍不住红了眼圈。 毕竟戴梓瘦得脱相了,人也憔悴苍老了很多。 君臣二人抱头痛哭,皇帝一个劲自责他当时没有谨慎行事,误会了戴梓。 戴梓如今终于恢复原职,洗清了冤屈,又是激动又是欢喜。 皇帝让御医先给戴梓调理身体,可是戴梓原本的府邸已经抄家了,很久没修缮过,破破烂烂的也不能住人。 他索性另外赏赐了一座京城的宅子给戴梓,让这个大臣能在家里安心养身体,御医也一并带过去,还有一车车的滋补药材和金银。 皇帝有意补偿戴梓,还叫他暂时不必上早朝,有什么事他先养好身体后再说。 得皇帝照顾,又有御医妙手回春,戴梓的身子骨原本就还不错,那边寒冷又荒凉,去了流放之地才能坚持这么久。 加上戴梓被诬陷后郁郁寡欢,吃不好睡不好的,人就消瘦了下去。 御医私下跟皇帝透露,但凡皇帝召回戴梓再晚一点,只怕戴梓的身子骨就要彻底垮掉了,再补回来就难了。 如今还好,戴梓的底子还在,有人精心照顾后渐渐好了起来。 他是闲不住的,知道皇帝忽然想起自己又叫人回来,必然是有事要做,还只有戴梓他才能做。 皇帝听后不由笑笑道:“还是爱卿厉害,一下就猜出来了,因着朕想做一面一人高的玻璃镜子,不知道爱卿能做出来吗?” 戴梓一听,就明白皇帝是打算给后宫嫔妃做的大玻璃镜子。 能有此殊荣的,不用说必然是如今极为受宠的顺贵妃了。 他想到如果不是顺贵妃突然想要这么一面一人高的玻璃镜子,皇帝未必想起自己来,更不会因此翻案,洗去了他的冤屈。 为此,戴梓对这位顺贵妃十分感激。 知道是为她做的玻璃镜子,戴梓连忙答道:“皇上,微臣必定尽快做出来。” 皇帝拍了拍戴梓的肩膀笑道:“那朕就期待爱卿的好消息了。” 戴梓带领着内务府的工匠热火朝天开始做玻璃镜子,五阿哥听说戴梓回来了也特别激动。 他画了子母炮的图纸,找南怀仁想说明白里头一些不太清楚的结构,可惜南怀仁却说不出来。 毕竟南怀仁不是制造子母炮的人,对最里面核心的结构不清楚也是应该的。 只五阿哥见南怀仁这几天不大高兴的样子,就没叨扰他了,而是悄悄去找郭珍珠。 郭珍珠见五阿哥拿着图纸来找自己,还提起南怀仁不高兴的事,不由挑眉。 南怀仁这不高兴的时间,怎么正巧跟戴梓回来的时间重合了? 难不成戴梓的事,跟南怀仁还有关系? 不过想想也是,戴梓一回来,南怀仁的地位就没有那么稳固了。 两人都是在机械上颇有成就,南怀仁在先,但是戴梓后来居上,隐隐比南怀仁更有天赋。 戴梓除了会做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镜之外,还会仿制武器。 当初荷兰的使者来访,送了十把火枪给皇帝。说是送,其实暗含炫耀和示威。 戴梓看着不痛快,十天就仿制了火枪,还让皇帝送回去给荷兰的使者,狠 狠给了对方一个不痛快。 后来皇帝让戴梓仿制西班牙的佛郎机炮,他五天就仿制出来了。甚至还改造了一番,做出威力更强的子母炮。 可以说南怀仁是个优秀的人才,那么戴梓就是个天赋极高的鬼才了。 郭珍珠想着,换做南怀仁,心里都要觉得既然有了他,怎么还会再有一个戴梓呢! 南怀仁在这个时代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了,可惜在戴梓这个天才的对比之下就要黯然失色不少。 所以要么南怀仁把位子让给戴梓,要么就让这个天才再也无法冒头。 很明显,南怀仁做出了选择。 在郭珍珠看来,完全是下下策了。 第113章 正跟郭珍珠想的那样,皇帝之前从来没怀疑过南怀仁。但是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后,那么很多事就有迹可循了。 皇帝派人顺藤摸瓜找到那两兄弟,接着找到其它蛛丝马迹。 没多久,所有的痕迹都直指南怀仁,这让皇帝得知后有点受不了。 他来永寿宫的时候皱着眉头,显然对这件事十分不可置信。 郭珍珠给皇帝斟了一杯热茶,当个沉默的树洞,让他能慢慢说。 果不其然,皇帝喝了一口茶后,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来:“爱妃有所不知,南怀仁来大清其实已经足足三十年了。从皇阿玛还在的时候,南怀仁就已经来了这边。” “他醉心历法和科学,从不恋权,甚至对此毫无兴趣。一个人能假装一时,但是他快三十年了一直如此。” 这也是皇帝想不明白的地方,一个人再是擅长伪装,不可能一直装个三十年。南怀仁难道是年纪大了,所以才忽然害怕被取代了吗? 但是这也说不通,毕竟南怀仁虽说离皇帝很近,甚至曾经是皇帝在算数和科学上的入门老师,却依旧只有一个虚职,根本没什么实际的权力。 最大的权限,可能就是他无论做什么,给的材料和人手都管够而已。 要说地位稳固,戴梓才出现多少年,压根不可能是在南怀仁这个扎根了三十年的人的对手。 另外还有就是,戴梓根本取代不了南怀仁。 皇帝轻轻叹气道:“戴梓确实是个人才,甚至可以在科学上是个百年难得一件的天才。但是他也有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性子高傲又刚直,说话不够圆滑也不会变通。” 戴梓一张嘴就得罪人,别说跟其它人好好相处了,就没人能跟他相处得好! 他还想什么就说什么,加上人又高傲还有天赋,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戴梓就不耐烦了,压根不会好好解释。 这么一来,谁愿意跟戴梓好好来往呢! 南怀仁在这一点上就截然不同,虽然是个西洋人,却是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甚至在大清的时间太长,待人处事都谦虚有礼。 哪怕他一直在宫里做研究,没多少深入来往的人,却也没跟谁交恶过。 所以皇帝就不明白了,南怀仁怎么独独针对戴梓呢? 皇帝沉吟道:“朕不得不怀疑,戴梓当年是不是说了什么,惹怒了南怀仁,才会叫他对戴梓下手。” 虽说南怀仁因此记恨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