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1)
下去,道保跟曹家人的关系就要闹得不尴不尬的。 以后他还要跟着曹家人办差,关系这么僵着,对道保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第43章 郭珍珠愁坏了,回信写了三天,却毫无进展。 这回信还得交给皇帝,再派人送去给道保,这信皇帝会不会看就不好说了。 于是很多话就不能说得太直接,甚至不能说。 郭珍珠总不能说:大哥你赶紧跟曹家交好,他们跟皇帝关系好得很。皇帝还在的时候,曹家都很风光。完全是金大腿,赶紧抱上啊! 谁骗你都不可能是曹家,毕竟他们有权有钱还跟皇帝关系铁,就道保这么个小人物有什么可图的呢! 要不是看在皇帝亲自让道保去江南,曹家人还未必搭理他呢! 偏偏这些都不能说,所以郭珍珠就更愁了,恨不得给道保托梦,然后在梦里拽着他疯狂摇晃:大哥你醒醒啊,如今哪里是玻璃心的时候,快雄起干事业! 她写了两行字,叹了一口气,把信裁掉了,扔在手边。 宜嫔进来的时候,就见郭珍珠满脸愁容,盯着信纸都快盯出窟窿来了,不由纳闷道:“姐姐好几天没出门,都在琢磨怎么给大哥回信吗?” 郭珍珠见是她,点头后招呼宜嫔过来坐下:“可不是一直愁这个,可把我愁坏了,写什么都好像不太对。” 宜嫔听后,不由好笑道:“姐姐就是想得太多了,大哥的情况可能没那么糟糕。不如这样,给大哥的回信,姐姐让我来写?” 郭珍珠听得一愣:“妹妹想写吗?那也行。” 她起身让出位子来,好叫宜嫔落座。 桌上的文房四宝是现成的,宜嫔也没多想,拾起毛笔就低头写了起来,落笔简直不要太快。 郭珍珠都就惊住了,不由反省了一下:难道真是她想太多了,才会一直写不出回信来吗? 宜嫔的字只能勉强算工整,毕竟她没怎么练过字,她自己也觉得会写能看就足够了。 她嗖嗖写了好一会,这才放下毛笔道:“姐姐,我写好了,你来看看。” 郭珍珠刚才站在一边,怕打扰到宜嫔,就没靠近看。 听见宜嫔的话,她才上前两步,低头看起写好的回信来。 ‘大哥见信好。’ ‘听闻大哥已平安到达江南,我们姐妹都很高兴。望大哥跟上峰和同僚好好相处,尽心尽力办差。’ ‘我们姐妹两个在宫中一切都好,望大哥也一切顺利,以后咱们就能仰仗大哥了。’ 寥寥几句话,郭珍珠看了好一会,然后看了好几遍。 宜嫔被看得都有点忐忑起来,问道:“姐姐,这回信我写得不好吗?” 郭珍珠听后摇头道:“不,妹妹写得很好,果然是我想多了,还是妹妹这样写最好。” 既提醒道保要跟曹家人好好相处,毕竟是他以后的上峰和同僚。 又告知道保,以后两个妹妹都等着大哥有一番作为,有了这个依仗,她们在宫里的日子就能过得更好。 道保虽然是个榆木脑袋,却心善又爱护两个妹妹。 他可能因为那个骗子而意气消沉,但是一听妹妹说以后都要仰仗自己,估计立刻就要打鸡血开始奋斗了。 两个妹妹以后的日子过得如何,全看他这个亲大哥的仕途怎样了,怎么能辜负亲妹妹呢! 什么骗子,什么玻璃心,通通都不存在的。 别问,问就是干! 郭珍珠想了三天不知道该怎么写,宜嫔倒是什么都写了,还没写什么敏感的地方。 宜嫔被夸了,脸红红道:“我还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好,姐姐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等墨干了,郭珍珠就让朝雨去跑腿,把回信放进锦盒,送去乾清宫给李德全,回头皇帝再派人送去给道保。 信笺依旧没有封口,敞开着放进锦盒。 朝雨应下后,带着锦盒就退下了。 郭珍珠也松口气,这回信总算弄完了,她终于不用继续发愁。 早知道她就让宜嫔来写了,也就不用苦恼整整三天。 听郭珍珠懊恼嘟囔着,宜嫔就笑笑道:“姐姐也是想鼓励大哥,也担心大哥,所以才会绞尽脑汁想了三天写回信。大哥知道姐姐这么担心他,必然会更努力的。” 她说完,也懊恼道:“刚才应该把这话也写进回信里,叫大哥知道,咱们在宫里有多担心他。” 郭珍珠听了,却摆摆手道:“算了,大哥估计不想让人知道他被一个骗子骗了两年的事。” 要是道保得知两个妹妹已经知道这件事,估计这个亲大哥感觉相当社死,玻璃心又要碎一地了。 算了,郭珍珠实在太担心道保这玻璃心什么时候又要碎。 不如装作她们并不知道这件事为好,只鼓励道保努力工作,争取尽快转正,然后升职加薪一条龙! 郭珍珠:反正她尽力了,要这样道保还没能振作起来,那他只要不犯大错,也就回家啃老而已! 三官保看着还能再干二十年,郭珍珠又能挣钱,道保哪怕回家摆烂躺平 也没什么。 思及此,郭珍珠又纳闷了,她不应该才是躺平的那一个吗? 好歹回信的事是彻底解决了,郭珍珠知道这次道保写信来到平安,自己回信一次还好,再多估计就不行了。 回头她只能从郭络罗氏那边打听一下,看道保在江南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郭珍珠才清闲了两天,内务府那边来搭凉棚的人就来了。 她还疑惑道:“不是让先去翊坤宫那边搭,怎么你们直接到我这边来了?” 内务府的管事笑眯眯答道:“回娘娘的话,内务府派出不少人手来,可以两边一起搭凉棚。毕竟这天儿是越发热了,各宫娘娘的凉棚都要尽快搭起来,没得叫娘娘热着了。” 听见这话,郭珍珠点点头,确实今年热得早,还热得突然,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凉棚确实得尽快搭好才是。 她没多问,只让小明子看着外边搭凉棚,有没什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 内务府的管事自然不敢让小明子动手,只请他到角落阴凉的地方,拱手恭敬道:“明伴伴,咱们这些人每年都搭凉棚,早就是熟练工了,很快就能搭好。” 小明子恍惚了一下,他如今因着顺嫔的关系,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以前那些见着他,别说打招呼,没用鼻子来看自己就不错了。如今一个个都恭敬叫一声“明伴伴”,甚至还有小太监叫“明爷爷”的。 难怪宫人都想跟着受宠的主子,确实这地位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不过小明子也很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顺嫔的缘故。顺嫔起来了,他就能在外边受人尊敬。 顺嫔下去了,他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