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01(1 / 1)

保跟在巡盐御史身边,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金银,确实是长见识了。 皇帝好笑道:“道保去干活,你这个当妹妹的居然要夺了他的俸禄。不知情的还以为朕吝啬,连俸禄都舍不得给了。” 郭珍珠笑眯眯道:“皇上自然是大方的,只是臣妾原本就担心大哥太实心眼,以后还得被人忽悠过去。如今大哥有机会去长长见识,长点心眼,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机会,是皇上的好意,大哥不要俸禄也是应该的。” 她估摸着道保跟着巡盐御史就是暂时的,短了一两个月,长了最多就一年。 毕竟巡盐御史是一年一换,总不可能换了人还叫他这么跟着。 郭珍珠确实觉得道保该长点心眼了,巡盐御史遇到的妖魔鬼怪不少,跟着去开开眼确实挺好的。 在京城里头,道保这辈子可能都见识不到这些,的确是用钱都换不了的机会,不要俸禄算什么,哪怕道保得倒贴钱去也不吃亏呢! 皇帝赞同地点头道:“道保是该长长心眼了,以前就算了,如今不同往日。三官保的年纪渐渐大了,家里的门面就该道保这个长子撑起来。” 道保这毫无警惕心,被人轻易忽悠,以后只怕要给郭珍珠拖后腿。 郭珍珠这两个买卖不会是一时的,起初的银钱多,后边渐渐东西的产量上来了,预订的做完,也是个细水长流的买卖。 加上皇帝还打算平定三藩后,就收复台岛,扫清海盗,然后把玫瑰花露和化妆刷一并卖去西边。 凭什么叫西边的海商挣他们的钱,他们就不能挣呢! 所以郭珍珠这买卖要长久做下去,三官保年纪渐渐大了不合适,那就只能让长兄道保上了。 要道保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无论如何都扶不起来,郭珍珠不还有四个兄长吗? 那就换人来扶,总不能五个兄长没一个能用吧? 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微微蹙眉道:“三官保究竟怎么教孩子的,你和宜嫔都聪慧出色得很,怎么几个儿子一个个都是榆木疙瘩?” 郭珍珠看皇帝突然生气,生怕另外四个兄长要被迁怒,刚到手的差事要丢了,急忙开口道:“皇上息怒,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阿玛就经常说做人要踏实本分一点,几个兄长铭记于心,只知道实实在在做人。出了大哥的事,他们以后想必也会注意起来。” 皇帝听了,这才稍微消了气,想想也是,三官保就那样,儿子能聪明到哪里去? 两个女儿如此聪慧,指不定是郭络罗氏教得好。 想想这次要不是郭络罗氏警醒,特意进宫来告诉郭珍珠,道保的事还未必能传到郭珍珠的耳中,还想出解决的法子来。 总归要郭珍珠知道了,才可能解决不是吗? 皇帝琢磨着,三官保倒是娶了个贤妻。 等后来郭络罗氏再次进宫的时候,郭珍珠才得知皇帝派人给郭络罗氏送了赏赐,是一箱宫里的绸缎,以及一对如意。 她之前得了太皇太后的赏赐,如今又突然得了皇帝的赏,简直是诚惶诚恐收下。 下回进宫的时候,郭络罗氏就小心翼翼告诉郭珍珠这事,还觉得她一辈子还没能沾丈夫的光,倒是沾了女儿两回的光了。 郭珍珠顿时哭笑不得,只觉得皇帝的思路似乎歪了一下,觉得几个兄长不够出色是三官保教得不好。 她和宜嫔都聪慧,那就是郭络罗氏的功劳,于是皇帝就给郭络罗氏送赏赐了。 不过这也是后边的事了,如今郭珍珠总算禀报完毕,正准备告退的时候,就听皇帝心情不错地说道:“京城那铺面的账单和银票都整理好了,刚派人送进宫来,足足有一百万两。” 郭珍珠忍不住伸手揉了下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多少? 第40章 郭珍珠恍恍惚惚,这才几天功夫,皇帝是去哪里抢钱了吗? 实在太离谱了,转眼就百万银两,这才刚开始! 江南那边,道保还没出发,等去了之后,江南那边的订购比京城是只多不少,那很可能又来个百万银两! 钱怎么忽然那么好赚了,果然还是皇帝去抢钱了吧? 见郭珍珠不可置信的样子,皇帝笑了起来:“朕也没料到铺面的买卖会如此红火,只是除了京城的达官贵人之外,商人买得也不少。” 郭珍珠立刻明白了,她就说按照官员的购买力,文官东凑西凑勉强能买一瓶玫瑰花露,武官给力点能买两三瓶,再多也是不行了。 皇亲国戚,有钱的勋贵能多买点,十瓶八瓶也到头了。 但是换做商人,他们虽然地位不高,却架不住手里头是真有钱啊! 郭珍珠回过神来问道:“皇上,这些商人买得很多?” 别是低价买回去,然后高价卖出,赚中间差价,那他们就卖亏了! 皇帝点头道:“一个商人买一百瓶玫瑰花露也是有的,不过朕已经叮嘱过掌柜,他们买的时候告知一声。买得多,这价钱不会低了去,但是卖出去,那价钱就不能高了。” 郭珍珠眨眨眼,所以说皇帝告诉这些商人,买那么多是不可能有批发价的,想都别想。 但是商人买回去想高价卖,那也得掂量掂量,依旧没门。 所以商人还买的话,那哪里有赚头? 三百两买回去,还三百两卖出去,这跟白干有什么区别? 如果商人跑远点,连路费都给不上了,还得倒贴! 果然皇帝才是最大的奸商,抢钱之余也不让别人赚这个钱! 郭珍珠顿时疑惑道:“皇上,那商人买那么多回去,不能提高价钱卖掉,那他们还买来做什么?” 不赚钱的买卖,商人居然还做? 皇帝笑笑道:“朕没叫他们不能卖高价,只是不能卖给自己人。” 这话叫郭珍珠瞬间懂了,自己人不能卖,就坑别人是吧? 这个别人会是谁,不用说,当然是外国人了。 如今这边最多的外国人,其实就是传教士。 能过来的传教士就没有穷的,身上带了不少金子,还有背后的国家当靠山支持。 他们见着玫瑰花露这样的好东西,当然也想买了。 但是皇帝显然不让传教士在铺面来买,却隐晦提醒商人,他们可以卖给传教士。 卖多少价钱,那就看商人的本事,皇帝就不干涉了! 如此一来,商人确实有赚头,毕竟传教士真是人傻钱多啊! 郭珍珠都忍不住想给皇帝竖起拇指了,她就说皇帝小心眼吧,还记挂着西方卖的香露一滴一两黄金的事,在这里找回场子呢! 她笑着道:“皇上这主意好,叫商人支持咱们的买卖,补贴了军费。又叫商人有了个不一样的买卖,还能从传教士那边赚点银两,确实是一举两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