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1 / 1)
都没有,还以为是脸上做了保养,看来是内外调理,尤其经常用这道保元汤了。 保元汤的用料也简单,有鲫鱼、牛肉、猪蹄、山楂和红枣,另外还有人参和黄芪等等的药材。 炖的时间长,肉质软烂,药味不浓郁,郭珍珠吃着不错。 想着平日很难吃上,对身体还好,于是她连喝两碗,险些这顿御膳还没吃就先喝饱了。 皇帝见郭珍珠还没用饭就先喝了两碗保元汤,不由好笑道:“你要这么喜欢,回头让人隔几天给你送一蛊。” 这么好的东西,郭珍珠自然不会拒绝,笑眯眯开口道:“那臣妾就先多谢皇上了,以后臣妾就有口福了。” 她喝了两碗汤,已经不怎么饿了,只挑了几道素菜吃吃,也就饱了。 御膳房哪怕做的素食,依旧工序复杂,味道极好,郭珍珠是吃得心满意足。 她想着这买卖彻底定下来了,以后来乾清宫蹭御膳吃的机会就要变少了,不由有点可惜。 吃过饭,郭珍珠以为就要结束见面告退,皇帝也该继续去御书房干活了。 皇帝却没急着离开,而是让李德全展开一幅卷轴,上面却是两座连在一起的房子内部结构。 郭珍珠一看就知道,这是皇帝定下的两座连在一起的房子做工坊,左边是做玫瑰花露,右边则是化妆刷的。 她有些不解道:“皇上,这图纸是两座工坊的吗?” 皇帝点头道:“是,你不能出外,想必很想知道工坊是什么样子。朕就派人去过工坊,特地画了这副图纸下来。你看过后,也就当是亲自去过了。” “既是你想出来的买卖,工坊是什么样子,你也得心里有数才是。” 郭珍珠笑着收下图纸,只觉得皇帝还是挺贴心的。 她确实好奇工坊弄成什么样子,如今皇帝可好,非常直观让人画了图纸出来。 虽说匆忙画下,不算特别详细,却能从图纸上看到各处规划和分工,郭珍珠打算回去再仔细看。 御书房那边又有小太监来禀报,几位大臣已经到了。 郭珍珠识趣退下,带着图纸高高兴兴去翊坤宫跟宜嫔分享这个好东西。 去翊坤宫后的路上,她就吩咐林嬷嬷安排几个小宫女去各宫走一趟,告诉几位嫔妃那个玫瑰花露的定价。 另外化妆刷的价钱也告诉了她们,几人想买就买,不买也可以。 给宣嫔那边,除了价格之外,更是派人告诉她,皇帝愿意帮忙派人送去草原,然后草原上其他人想要玫瑰花露和化妆刷也可以预订起来。 宜嫔好奇郭珍珠带回来的图纸,展开后发现是工坊的内部结构,跟郭珍珠一起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郭珍珠先看左边的玫瑰花露工坊,最前面则是收花和洗花的地方,新鲜的玫瑰派人采买,每天新鲜采下后送过来,洗好切好后送到后边。 后边则是蒸花的地方,连着好几个灶,再接着好几个蒸馏提纯的工具。 如此一来,就能同时提纯好几大瓶玫瑰花露了。 宜嫔看得有趣,忽然问道:“姐姐,这前后边只有底下的矮门,这么矮,人得趴着才能进去了,有什么用?” 郭珍珠仔细一看,发现这门就开在下半边,人确实站着进不了,只能跪着爬进去。 这矮门还是只能前后推,不能左右推。 她想了想说道:“应该是给前边洗好切好的花瓣送进后边,要是一群人来来去去带着东西进后院,人多又杂乱,影响到后边提纯就麻烦了。” 这提纯就是玫瑰花露做出来最大的秘密,自然不能被人看见。 低矮的门正好挡住了视线,后边的提纯在台阶上的房间里面,前边的人趴着也是看不见的。 人也不能进去后边的院子,那些收拾好的花瓣用盆从矮门推进去,也十分方便。 接着后边院子的人接过去,送到房间里面蒸馏就行了。 如此一来,就控制住后边院子里的人数,不会有陌生人进来也没被察觉得到。 这个设计倒是巧妙,完全避免了外人随意进后边院子。提纯的环境也很重要,要是人来去多了,带来的细菌和灰尘也多,就容易影响到纯度了。 宜嫔感慨道:“这真是巧思,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这左边还有厨房,采买的、做饭的都在外边,做好后也从矮门送进后边的院子,外头的人也不能进去,里头的人吃喝都有着落了。” 郭珍珠点点头,又看起右边的化妆刷工坊。 比起玫瑰花露的工坊,这边既不用采买花瓣和洗花切花,只需要送木料进去,工匠们开始做就行了。 于是工坊的设计就要简单得多,木料堆在最前面的院子,里面则是分成四个区域。 左边是做化妆刷木柄,中间是给木柄雕刻,右边则是做刷子的,最右边则是把前边的通通安装上,再放在订好的锦盒里头,再垫上绸缎。 锦盒这种就没必要内务府顶级工匠亲手来做了,直接外包就行。 不过宫里库房里也有不少锦盒,郭珍珠估摸着如今还能凑合用,皇帝必然想省钱,把库房这些闲置的锦盒都送过去工坊用了。 皇帝既会抢钱又会省钱,看来这军费是妥妥能挣上了! 这会儿去宣嫔那边的小宫女立春先回来了,跟郭珍珠禀报了一番。 她先从怀里拿出一个熟悉的锦盒,郭珍珠打开,果然里面又是银票。 宣嫔到底带了多少银票进宫,怎么还给自己送了? 立春说道:“宣嫔娘娘说多谢主子在皇上面前帮忙说话,先叫她的妹妹能用上这玫瑰花露。难得去一趟,化妆刷也得给妹妹们带上。” 于是宣嫔大手一挥,六个妹妹每人一瓶玫瑰花露加一 套化妆刷,还要的带花露的化妆刷,给妹妹就要用顶配的。 如此算下来,宣嫔这六个妹妹花费足足三千六百两,这般豪气,看得郭珍珠咂舌,宜嫔也震惊得倒抽一口气。 不过郭珍珠想到宣嫔是科尔沁亲王的女儿,确实比起其他人要更不缺钱。 而且她如此果断,想必看着憨憨的,其实也很聪明。 这两个买卖看着是郭珍珠的,实际上看她说要给皇帝九成利,就足见这买卖真正主导的人是皇帝。 郭珍珠只是明面上做买卖的人,宣嫔作为草原来的,自然要支持皇帝,还得尽力支持。 她看着锦盒里的银票,想着宣嫔之前豪爽买买买的样子,显然这么多银票已经是宣嫔能拿出最多的了。 如此实心实意,皇帝看后必然会感动,又叫那位亲王在皇帝心里的印象更好。 估计皇帝得知宣嫔这么掏心掏肺支持,要是头顶能看见词条,皇帝头上的好感度肯定不断+1+1的! 郭珍珠点头道:“你再去跑一趟,就跟宣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