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23(1 / 1)

已经很旧很旧了,旧到他会以为这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角落。 “你还记得我么。”杨锦天说。 照片上的警察,静静地看着他。 “我恨你。“杨锦天淡淡地说。 “但我更恨我自己。”杨锦天的语气不急不缓,他的眼睛很涩,那是因为哭了太多。 “我有很多次,都在想。如果当初我多听她一句话,少出去玩一次,如果我没有招惹你,如果我姐永远都不认识你,那该多好。” “你知道么,在你死的那一天,我姐回来后,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她说:‘是我,是我把他拉出来的。’我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你懂么?” 天地都是安静的,杨锦天自言自语地说着。 “我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一声,从今往后,真的没有人再来看你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 可他走了几步之后,脚步猛地停了,然后快速地走了回来。 “我恨你!”杨锦天的情绪有些激动,“我恨你,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你夺走了她,你算什么东西——” 杨锦天捂住自己的脸,因为用力,浑身都在发抖。 最后,他很快地从衣服里掏出一张东西,顺着玻璃门的缝隙丢了进去,那是张照片,照片落下,刚刚翻了一圈,立在角落里。 月色下,那张图片很模糊。隐约能看出,那是一幅画,照片像素不是很高,看起来是拿手机随意拍的,甚至还有些晃动。 “我姐之前,经常看着这幅画。我给它照下来了。”杨锦天说,“别的,我什么都不会给你。” 那是一副完整的油画,可惜手机没有照出它丰富的细节和色彩,只有青黑的一片。杨锦天也曾很多次地,看着这幅画,他看它,是因为他不知道杨昭为什么这么衷情于它。 他对艺术的造诣不高,在之前,一直看不出什么奇特的地方。 可是今天,他隔着那扇小小的玻璃门,忽然注意到了一个他之前都没有注意的地方。 在画面的角落里,有一处隐约的白色。 它太模糊了,好像是个非常遥远的存在。 杨锦天摇摇头,不再看了。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他淡淡地说,“或许你知道吧。” 他一步一步地往外走,最后,他回了一次头。 陈铭生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他留着干净利索的短发,眼睛黝黑,轮廓端正,他看着他,杨锦天觉得,他好像在说话。 在对他说谢谢。 杨锦天离开了。 他在墓园外的山坡上,蹲着抽烟。 他平时很少抽烟,但是这一次,他忍不住了,他需要那股浓郁的烟草,压住他胸口的沉闷。 山坡的位置很高,他往前眼前的万家灯火,心里空荡荡的。 风吹过,他侧过头躲了一下风沙。 在侧头的一瞬,他看见山坡的夹缝里,有一朵小小的花。 花朵在风里摇摇欲坠,但是它晃啊晃啊,始终没有折断。 杨锦天忽然大哭出声。 他被一股巨大的悲伤淹没了。 但他找不到理由。 就是因为找不到理由,所以他更加痛苦。 他隐约觉得,他不知道很多事情,他也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 杨锦天抬起手,鼻涕眼泪流得满脸都是。 随着他抬起手,一张小小的纸条随着风飘走了。 纸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好像是主人迫不及待。 或许风看到了纸条上的内容,它更加用力,把它送得更远了。 纸上只有短短的八个字—— 【陈铭生,我来找你了。】 --------------------全文完---------------------- 后记 本文起始于我的一个梦。 至于梦的来源,我认为是我生活中各种莫名其妙的经历。而小说的名字——《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是我当时随便一起,但当真正写到最后,我发现这个随便一起的名字,刚刚好说明了故事的主题。 最初的最初,这个故事刚刚有雏形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主角,就是杨昭。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女主角,她不怎么善良,也谈不上温柔,而是冷漠、尖锐、自我。 我给了她一个优渥的环境,她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现实生活中,跟这样的女人来往一定会惹人讨厌。因为她对别人的迁就完全是出于一种理性的教养,而不是发自真心。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杨昭也很强大。 不光是她,任何一个能坚定在自己的认知里、不被外界所迷茫的人,都很强大。 本文的的确确需要这样的一个女主角,因为这个故事有点残忍,就像山崖上摘花,我需要一个能在狂风之中站得住脚的女人。 有了这样一个女主角,我就开始创造这个故事。 其实这个小说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个有着独特性癖的女人找寻自我的过程。 当中也许有些爱情。 这个世上有数不清的人,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跟其他人不同,有着一丝独特的癖好——对于年龄、性别、物品,或者人身体的某一部分。 外表平淡无奇,内心行走边缘。 我写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这些不被大众接受的癖好与感情,或许并不全是悲剧。人世无常,生活远比小说丰富,人也远比角色多情。 在这样的花花世界里,一定有一些边缘的感情,在某个角落,开花结果。 所有的欲望与爱,最后都会随着时间洗尽铅华,归于安稳与平淡。待到那时,同样相伴,大家又有什么区别。 说完女主角,再谈一谈男主角。 因为故事的设定问题,我在思考男主角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比较灰暗的角色。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警察,再向深想,缉毒警察。 可以说,陈铭生的出现,就已经让故事不由自主地压抑了。 杨昭是我自己臆想的,她的心理,她的故事都是我编出来的,可陈铭生不是,陈铭生的沉重,有很多很多的原型。 我曾在文章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动摇过,相把故事改成美好的大团圆。原因就是我对陈铭生心软了。 说来也是奇怪,我能让我心爱的女主角毫不犹豫地结束生命坚定自我,却对一个虽然戴着“男主角”帽子但其实只是为了衬托女主角的陈铭生心软了。 追究原因,可能就是现实。 现实生活里很难有杨昭,但是却有很多陈铭生。 他们平日里很普通,只有当他们来到工作岗位上时,那一份不寻常的工作性质,让他们变得有些不平凡。 陈铭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普通到我这个作者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