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8(1 / 1)
…… 桑景云知道前段时间,有人高价收购集齐的《梦游莫斯科》全套报纸。 据说到后来,一整套报纸的价格,都涨到十元了! 没想到现在,因为这个原因,竟然让很多人在对《上海日报》刊登的新小说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购买《上海日报》。 桑景云找到一个报摊,才买到两份《上海日报》。 至于谭峥泓,他家订购了很多报纸,报商会安排人往他家送。 而这个时候,上海码头上,四个浑身发臭的留学生从船上下来。 他们有些受不了自己身上的气味,就花钱找了个旅店洗漱,同时打算买几份报纸看。 《申报》这样的报纸,肯定是要买的。买报纸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抢购《上海日报》,他们便也买了一份。 这《上海日报》,对他们了解上海,肯定有很大的作用! 第179章 康安医院 这年头能去留学的, 都是有钱人。 这四个留学生,就不缺钱。 他们找的,是码头这边最好的旅店, 每间房都带洗澡间。 几人轮流洗澡,又叫了一些东西吃。 吃饭的时候, 他们拿出报纸看起来。 他们买了《申报》和《上海日报》,就分别看起来。 这两份报纸, 跟他们出国前的报纸比,已经大变样了——报纸上全都有标点! 看来, 如今标点在国内, 已经普及。 《申报》和他们在国外看的许多报纸一样, 上面有新闻,还有很多广告, 中规中矩。 而《上海日报》…… 看到“日报”两个字, 他们还以为这跟西方的那些日报是一样的,上面会有很多跟上海有关的信息, 有很多新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上海日报》的头版头条, 叫《牡丹演电影知名度大增, 蝉联花国状元》。 上面说的,是一个叫牡丹的风尘女子因为演了一部电影的缘故,受到上海许多有钱人的追捧,又一次当选花国状元。 这样的新闻, 竟然是头版头条? 看报纸的人有些失望, 但他继续往下看, 又愣住。 报纸后面提到,牡丹拍的电影叫《大头菜流浪记》,而牡丹决定将自己拍电影获得的收益捐出, 用来建造一所女子职业学校。 后面还大篇幅介绍了正在建造的那所女子学校,又提到牡丹曾经给孤儿院捐款。 “这新闻挺有意思,看标题以为只是一篇博人眼球的文章,但继续往下看,却发现又是宣传孤儿院,又是宣传女子技术学校。” “确实。”另一人开口,继续往下翻,然后发现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文章有好几篇,其中一篇文章叫《小开为追牡丹参演电影》,也跟《大头菜流浪记》有关。 说的是租界几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对牡丹一心一意,其中一人还曾为牡丹闹自杀。 在牡丹对云景表白之后,他们更是结伴前往《新小说报》,想跟云景先生一较高下。 而现在,他们跟牡丹一起,参演了云景先生和她弟弟一起写的电影。 后面还有一小段话:“据闻,这数名小开当年为了解‘敌情’,看了云景先生的小说,自此一发不可收,将云景先生视为偶像。不仅给孤儿院捐钱,还差人抬了四头猪赠予孤儿院。因天气炎热,猪肉不能久放,孤儿院工作人员连夜分拆肥猪用盐腌制,忙了两日。孤儿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季时,最好不要一次捐赠孤儿院大批肉类。” 一同看报纸的两个留学生看到这段话,都忍不住想笑。 这几个纨绔还挺有意思! 这两篇报道都很长,别的有意思的新闻也有一些。总之,这是一份可读性很强,读着还挺有意思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除了刊登这类新闻外,竟然还有一张专门的报纸,用来刊登小说。 “这《上海日报》,真的不伦不类。”其中一人有些好笑。 这不是一份新闻报吗?为什么还刊登小说? ? 如?您?访?问?的?罔?????????????不?是???????????n??????2?⑤?????ō???则?为????寨????点 换作以往,他们不一定会看报纸上的小说,毕竟他们很忙。 但今天他们有空闲,也就看了下去。 这部小说叫《全球瘟疫》,而他们研究的东西,恰好跟瘟疫有点关系。 这样的小说,看看挺好的。 这人看了下去,然后就被震惊了。 《上海日报》今天赠送的报纸上,刊登了大概四千字的内容。 字数不多,但因为情节很紧凑的缘故,已经有很多信息。 上来就是石四陷害同事,害同事废了一只手。 这段不过一千多字,写完这段,就有人来找石四,说石四之前提出的,在唐国建立实验室研究细菌并将之用于战争的申请被通过了。 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国和霓国的情况,说明细菌战的情况。 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四千字,不会有太大感触。 内容太少了,真的看不出什么。 但他们这几个留学生不同。 他们在国外,专门研究微生物,研究由细菌引起各种的病症。这次回国,也是因为冯胡林想要找几个帮忙研究细菌。 他们对细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敏感。 也因此,在看完这个开头之后,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德国。 如今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德国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而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德国是想过要使用细菌来作战的,只是细菌太不好控制,所以没有实施。 这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拿来写小说了? “虽然只有短短数千字,但这个作者对细菌,似乎很了解。” “没想到国内的小说,竟然已经开始写细菌!” “国内的情况,确实跟我们以前想的,已经大不一样!” …… 四人轮流看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对在国内研究细菌一事,充满信心。 他们昨晚上睡得不错,一点都不累。本打算洗漱完之后,先去其中一人家中,但现在……他们找了四辆黄包车,前往康安医院。 康安医院,冯胡林正在发愁。 虽然因为他和魏奉文的话,研究所的那些研究员不再想着要离开。 但实验一直失败,到底还是让他们卸了心气。现在实验室的气氛不太好。 若是这样下去,他们很难出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内容,说不定还会被泄露出去。 正这么想着,冯胡林就注意到魏奉文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 现在实验室里,也就魏奉文跟其他人不同。 “小魏,你过来,我们聊几句。”冯胡林朝着魏奉文招手。 魏奉文来到冯胡林面前:“冯院长,你要聊什么?” 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