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198(1 / 1)

编辑部,黄培成正在加班,盯着印刷工印刷明日的报纸。 他对《一个士兵》这本书,寄予厚望。 也因此,明日的报纸,他直接印刷了两万份。 若是这两万份报纸能卖完,那《新小说报》的销量,将再创新高! 在上海,销量过万的报纸都不多,销量过两万的报纸,那更是少之又少。 若是他的报纸能稳定日销两万张…… 广告费能增加,这对黄培成来说已经是小事,销量增加带来的荣誉,才是让黄培成期待的。 他现在,正努力维持这一切,培养优秀的新作者。 而这,已经有所成效。 晚上七八点,就有人来拿明日的《新小说报》,又有一些报纸,需要他们自己送出去。 黄培成送报纸时,全都多送了一些。 等所有的报纸都印刷好,已经半夜。 大晚上的外面不安全,黄培成就没有回家。 他在自己狭窄的办公室里摆开几把椅子,躺在上面睡了四个小时,就醒过来。 天快亮了,今日的《新小说报》,也该出售了。 黄培成穿好衣服出门,就见附近几个卖早餐的摊子,都已经把门打开,而一些早起的中老年人,已经在吃早餐。 他去了一家面店,就见有个四五十岁的人,正一边吃面,一边喝酒。 黄培成叫了一碗面,坐在这人身边吃,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其他人来了这里。 也是巧了,这些人竟然聊起《真假千金》。 “那书写完了,我常去的茶馆里,有人说要从头读一遍!” “我之前听过一些,但有些听漏了,等我吃完面条,就跟着去听。” “金月季最后咋样了?” “挺好的,跟个大少爷在一起了,还当了老师。” “我闺女要是能这么出息,我开心死了,那金老板真傻!” “听说这书,连洋人都喜欢!” “真了不得!” “今日就有云景先生的新书了,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新书叫《一个士兵》,写的应该是打仗的事情。” “我爱看打仗的故事,最好主角一直赢!” …… 这会儿是早上五点多,就在这时,有报童来到面馆门口,吸着鼻涕问:“要《新小说报》吗?今日云景先生的新书头一天刊登,这写的是欧洲的事情,主角是个洋人!” 正在吃面的人,大多不识字,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好奇起来:“他的新书主角竟然是个洋人?真的假的?” “云景先生还会写洋人?” “这新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 …… 其中有个识字的人,更是忍不住掏钱买了一份报纸:“我看看!” 他虽然识字,但认识的不多,读的也就特别慢。 黄培成见状开口:“你把报纸给我,我来读!” 这人闻言,将手上的报纸给了黄培成。 今天刊登的这三千字内容,黄培成已经看过不止一次,读的时候,也就非常顺畅。 毕竟他不是参加朗诵比赛,只要意思对,读的过程中稍微出点问题是没有关系的。 而当黄培成开始读,周围人都安静下来。 还有几个一大早出来拉黄包车的车夫,停下来听他读。 桑景云这个故事还是很好懂的,开篇就是主角身处战场,然后故事就开始跟着尤斯塔斯的视角往前。 等他读完,周围人都议论起来:“后面怎么样了?” “这个名字古怪的洋人,他活下来了吗?” “原来洋人打仗也这样。” ? 如?您?访?问?的????坁????布?页?不?是?????ü???ε?n??????????5?????????则?为??????????点 “原来洋人也有吃不饱的。” …… 这时的中国人,对国外那是真的好奇。 也因此,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黄培成问:“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众人纷纷表示故事很好,还有人可怜那个死在战场上,没能把家书寄出的年轻人。 连普通人都喜欢这本书,其他人更不用说。 黄培成非常高兴,然后去了茶楼。 茶楼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听说书先生说这本书。 说书先生是专门干这一行的,读故事时,也就很有感情。 他的声音还好听……茶楼里很多人被他感染,落下泪来。 黄培成站在门口,认真听着,等说书先生说完,立刻去看茶楼里的人的反应。 茶楼里的人在安静了一会儿之后,立刻就爆发出各种声音,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说这本新书。 “怎么停在这里了?那个什么斯的哥哥,活下来了吗?” “尤斯塔斯后来怎么样了?” “云景先生是不是打过仗?他写得像是真的。” …… 黄培成见这些人讨论得这么激烈,就知道《新小说报》的销量稳了。 他放下心来,要了一壶茶,一边笑一边喝。 而这个时候,谭峥泓和谭大盛已经起床。 谭峥泓今天恢复了惯例——他下楼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餐桌前,打开《新小说报》。 “爹,云景先生的新书今日刊登!这本书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一看!”谭峥泓大力推荐桑景云的新书。 谭大盛近来,也已经习惯每天早上看云景的小说,接过报纸就看起来,看了几页后,他惊讶万分:“这书跟别的书,不太一样!” 谭峥泓道:“就是不太一样!云景先生写的是欧洲战场!” 他们家还有佣人,因此谭峥泓还是像以前一样说“云景”,免得桑景云的身份被泄露出去。 外面有很多人骂云景先生,他怕桑小姐的身份被泄露出去后,会有人对她不利。 “写得真不错。”谭大盛道。 这书只刊登了三千字,暂时看不出什么。 但他已经开始好奇后面的内容。 谭大盛觉得这书不错,上海的其他读者也一样。 云景又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题材,这让他们很惊讶。 非常喜欢云景的小说的顾教授,就在看到这本书后,面露惊奇:“没想到云景先生,竟然会写欧洲战场,这可不好写!” 他的夫人坐在他身边,跟着看了小说,道:“他写得当真不错,像是去过欧洲。” “之前就有很多人猜测云景先生留过洋,现在看来是真的。” 顾教授这么觉得,其他人自然也一样。 “怪不得云景先生的小说能被翻译成英文,他应该留过洋,在英国有人脉。” “这本书将来,说不定也能在英国出版。” “我在报纸上看过一些欧洲战场的消息,没想到真实的战场,竟然这般残酷。” “肯定残酷!想来就是他们伤亡的人太多,才会想要从我们国家带走劳工。” “现在他们就连自己的士兵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