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1 / 1)
第44章 读者 桑景云面对谭峥泓单纯的目光, 无奈开口:“我是通过《新小说报》知道他的。《大头菜的一生》是一部短篇小说,大头菜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人。” “他是杜撰出来的?实际上没有这个人?”谭峥泓觉得不可思议。 桑景云突然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以前她也以为闰土是真实存在的, 然而并不是。 当然闰土有原型,就像她想写大头菜的时候, 参考了上海诸多小乞丐的经历。 桑景云看向江来等人:“就算大头菜不存在,这些小乞丐是真实存在的。” 确实如此。谭峥泓看向那些乞丐, 然后发现搬柴火的乞丐,比之前围着他的, 多了两个。 谭峥泓对桑景云道:“这两个孩子, 我曾见过的。” 这话像极了贾宝玉初见黛玉时说的话, 桑景云问:“当时你给钱了?” 谭峥泓道:“一个给了钱和肉包子,一个只给了个馒头。” 这两个孩子, 一个是他最初遇上的小乞丐之一, 他给了肉包子外,还给了几个铜元。 另一个, 是后来和其他人一起围着他讨饭的, 当时他买空了一家包子铺, 分给他一个馒头。 桑景云道:“怪不得他们围着你不放。” 谭峥泓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桑景云在听谭峥泓提到大头菜后,便知道谭峥泓是自己的读者。 她很好奇谭峥泓对自己写的小说的看法,就问了几句。 然后, 她就听到了来自谭峥泓的, 滔滔不绝地夸奖:“云景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我非常喜欢他写的《双面魔君》, 这是我此生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我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他写的小说……” 谭峥泓的北京话说得并不好。 但因为他时常在张先生面前夸奖《双面魔君》这部小说, 这些话说得特别顺。 桑景云还能通过他的言语、表情和神态,感受到他对云景深深的崇拜。 桑景云对他好感大增。 对自己夸夸夸的读者,谁不喜欢呢? 谭峥泓夸完,问桑景云:“你呢?你喜欢云景先生的小说吗?” “当然喜欢,他的小说,我看过不止一遍。”桑景云道。 谭峥泓当即问:“你最喜欢哪一段?” 桑景云便把自己觉得写得最满意的地方说出来。 那都是她带着强烈的情绪写的。 谭峥泓更加激动:“我也觉得这些地方,非常好看!很打动人!不过最打动人的,还是《大头菜的一生》,看完,我哭了许久。” 桑景云听完有些惊讶地看了谭峥泓一眼。 这个小少爷说话是真的直白并且朴实无华,此时别的男人,就算真的看哭了,也不会跟人说。 “我来这里,是想给大头菜修坟。知道他是虚构的人,我挺高兴的,但看到这些孩子,又觉得难受,”谭峥泓看着江来等人叹气,“我还遇到了两个患有血吸虫病的孩子,他们真的很可怜。” 桑景云听到“血吸虫病”四个字,心里一惊。 长江流域水网密布,为血吸虫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一直都有血吸虫病传播。 桑景云上辈子,就听自己奶奶,讲过五六十年代,他们到处灭钉螺的事情,还让他们这些孩子,见到钉螺就弄死。 她这人好奇心旺盛,后来就专门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才知道,建国时,我们国家血吸虫感染者的总数多达千万。 民国时期,因为血吸虫病,还出现了灭村乃至灭镇的情况,一些乡镇,感染人数高达百分之九十。 这也就算了,此时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感染上血吸虫病的。 如今西医尚未发展起来,没有抗生素,没有各种医疗器材,药物也非常少,对很多病症,都无能为力,也不知道病因。 她之前了解了一下,发现如今西医使用的退烧药,就只有阿司匹林,这种药只能进口,价格非常昂贵,还不一定能买到。 这个年代,医疗条件太差了。 桑景云道:“江浙一带乃至上海郊区,一直都有血吸虫病存在,偶尔还会爆发,江西、安徽、湖南等地也很严重,这种病,暂时没有治疗方法。” 中医有一些缓解症状的方法,但已经感染的人,是没办法彻底治好的。 只是一些人身体好,家境又不错,服用一些驱虫的药物进行压制后,可以存活数十年,跟没患病的人看着没区别。 但最容易患病,身体最不好,最缺营养的底层百姓,他们在患病后往往是得不到治疗的,也没办法补充营养,一般过上数年,就会丧命。 谭峥泓见桑景云表情有些沉重,就安慰道:“你不要难过,那两个孩子,我会安排人,好好照顾他们。我有建一个孤儿院的打算,我想帮助那些像大头菜一样的孩子。” 桑景云闻言有些惊讶,仔细询问起来,很快就知道了谭峥泓的名字,和他来上海县城的目的。 谭峥泓还问起桑景云的姓名。 桑景云道:“我姓桑。” 她没说自己的全名,一来她的笔名就是名字掉个个儿,二来这时的女子,本就不会随便跟人说全名。 “原来是桑小姐,桑小姐,跟你聊天很愉快!”谭峥泓朝着桑景云笑了一下。 桑景云会说普通话,跟他一样喜欢云景先生的书,还知道他以前不知道的血吸虫病……他很喜欢跟桑景云聊天。 “跟你聊天也很愉快。”桑景云道。 桑景云刚说完,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桑景云,你真是水性杨花,勾搭一个洪永祥不够,现在又勾搭了一个。” 桑景云转过头,就看到了张夫人。 桑景云之前被张夫人指责过,但那次张夫人指责她的话,严厉程度是比不上那个跑到洪兴纸号来说她的老秀才的。 之后张夫人还很快被气走,她也就没把这当回事。 她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村里人相互之间起口角很正常,打架也常见。 他爸跟他大伯就打过架,完了他大伯有事,他爸还是会帮忙。 一些邻居天天吵架,也还一直是邻居,两家的孩子照样一起玩。 她只当张夫人是脑子不清楚,上门找骂。 后来的张庄茂,在她看来也是一样的。 但就算她不把那两次自己占了上风的口角当回事,张夫人几次三番找麻烦,到底过了。 “张夫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干坏事的人,就总以为别人也爱干坏事……你见我跟人说几句话,就觉得我勾搭人,莫非你平日里,喜欢这么干?” “你,你胡说八道!”张夫人非常生气。 桑景云注意到,今日的张夫人非常憔悴,但她没留情:“我怎么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