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分卷阅读71(1 / 1)

生是北方人,黄培成对着他,说的也就是北京话,而不是吴语。 上海这边的方言,是不分“你”和“您”的,北方则会分。 王先生冷着脸开口:“黄主编哪里还顾得上我?” 黄培成看到对方的样子,就知道对方生气了:“王先生,我哪会不顾着您?不管啥时候,我都把您放首位!” “那你们报社用标点,为何不与我说一声?”王先生有些恼。 他从《新小说报》刚开办时,就开始给报社供稿,《新小说报》很多读者,都是冲着他来的。 现如今,他的稿费是千字三元,这在《新小说报》,是独一份儿。 王先生一直把自己当《新小说报》的台柱子,却不想《新小说报》启用标点,竟是连说都不跟他说一声。 黄培成连连道歉:“王先生,用标点一事,是我疏忽了,我也是怕起争端连累到您。” 黄培成是故意不跟王先生说他们要用标点这件事的。 这一年,王先生不仅稿件质量下降,还时常拖稿,甚至需要他去求着王先生,王先生才写。 他心里不痛快,在决定使用标点后,自然不会知会王先生。 但这肯定是不能说的,此刻,他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云景”头上:“王先生,那云景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他想推广标点,才写了这小说,又让我们按照他的要求印。王先生,我也是不得已,才另加了一张报纸。” 黄培成点头哈腰解释了一番,又说若是王先生有需要,王先生的稿件也能加上标点。 王先生听完,便没那么生气了,最后道:“若你们报社在刊登时都用标点,便给我也用上。” 他并不打算特立独行,最终决定随大流。 黄培成答应下来。 王先生又道:“到时,这标点你帮我添上。” 王先生现在不耐烦誊抄修稿,稿件写完后,都是让《新小说报》的编辑帮他修改誊抄的。 现在加标点,自然不可能他自己加。 黄培成又答应下来,恭恭敬敬送走王先生。 等王先生离开,他立刻换了一张脸,催编辑们快些将打广告用的“报道”写好:“记住,要多提我们报纸,多夸我们报纸。” 写夸奖自己的报纸的报道,找别的报纸刊登有些不要脸,但黄培成不在乎。 能赚钱就行,不要脸又何妨? 他这主意,也是跟《上海日报》和南城书局学的,《上海日报》的那篇报道,可是给南城书局那本云景写的连环画,带去不少销量! 黄培成的努力,并非白做功夫。 《双面魔君》是周三刊登的,周四周五两天,他都在报纸上打了广告,这让《新小说报》的销量持续走高。 因以往都是提前印刷,《新小说报》的印刷工一直是白天工作,不需要日夜颠倒。 但如今,他们晚上也要点灯工作,每日都从早上忙到晚上九点多。 这些印刷工都有些受不住了,等周日这天,黄培成告诉他们,明日要印刷一万两千份《新小说报》后,他们忍不住道:“黄主编,以往只印刷七千份,现在要印刷一万两千份,我们实在忙不过来。” 黄培成见他们一副疲惫模样,表示自己会多招一些工人,跟他们轮换着印刷报纸。 同时,黄培成也琢磨着,要给所有的小说,都加上标点。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报社挨了不少骂,但销量是实打实的,黄培成尝到了甜头,自然想要继续做下去。 《新小说报》编辑部众人忙碌的时候,桑景云和桑景英,又一次前往租界。 这几日桑景云灵感足,写得就比较多,这次,她带去了两万六千字的稿件。 除稿件外,她还购买了一些菊花茶,打算送给洪永祥和费中绪。 租界还是老样子,桑景云去了一趟《上海日报》编辑部,将稿件和菊花茶给了洪永祥后,便前往南城书局。 也是巧了,今日,南城书局恰好推出《西游记》连环画的第二册与第三册。 有许多人前来购买,这些人,还少不得聊起《双面魔君》。 “这连环画的编者之一,还写了一部小说,你们可有看过?” “你是说《双面魔君》?我看过,非常好看。” “我也看过,这个故事的写法与众不同,不仅没用章回体,遣词用句也更白话,依我看,这云景,像是学了外国人的写法。” “他写的《双面魔君》,着实新颖好看。” …… 来买连环画的,都是接受标点的,因而聊起《双面魔君》这书,全是赞誉。 桑景云听完心情不错。 她照旧每册连环画都要了五本,付钱时,正巧看到费中绪从里面出来。 “这位小姐,你又来买书?”费中绪笑着跟桑景云打招呼。 他对这个给自己当过“托儿”的小姑娘印象深刻。 桑景云道:“对,我来买书。” “这连环画,以后我们每周都会出三册,你可以周日来买。” “好。”桑景云笑着答应。 费中绪又问:“对了,你可有看过《双面魔君》?那小说是这部连环画的编者所写,非常新颖。” “我有看,那部小说写的世界,并非依托某个朝代,看着与众不同。”桑景云道。 费中绪很高兴:“英雄所见略同!这位小姐,你且等着,这故事后面更好看!” 桑景云笑起来:“我会等着。” 第39章 新书 桑景云买完连环画, 并未离开,又在南城书局逛了逛。 这书局有许多书,四大名著, 便都是有的。 当然,这时还没有“四大名著”这个说法。 桑景云想了想, 问桑景英:“阿英,你可有看过《水浒传》?” 桑景英摇头:“不曾看过。” “我们买一套回去, 你可以看一看。”桑景云拿了一套《水浒传》给桑景英。 不只是看,桑景云觉得, 桑景英还可以试着编写一部《水浒传》连环画。 桑景英要读书, 很忙, 但可以抽空写一写。 每天写个几百一千字,日积月累, 也能慢慢将之写完。 至于为什么只提《水浒传》, 不提四大名著里的另外两本,主要是桑景云觉得,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要简写成连环画较为困难。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之类的故事, 本就传播很广,其余故事要简写也很容易。 《红楼梦》却不同。 简写的《红楼梦》,会失去红楼的韵味。 南城书局出的《水浒传》有厚厚的好几本。 桑景英接过书,面露疑惑。 桑景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