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1 / 1)
《上海日报》的定位跟如今最为有名的《申报》相似,只是更侧重上海本土新闻。 很多人买了《申报》,便不会买《上海日报》,因而《上海日报》的销量不算好,至少是比不上《新小说报》的,找他们打广告的人也就很少。 这也就罢了,《上海日报》的主编还挑剔,不愿刊登诸如补肾广告这样,他看不上眼的广告。 因此,《上海日报》的广告收入,就连《新小说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黄培成对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胜过了《上海日报》的主编。 不曾想《上海日报》的主编,竟几次三番说他办的报纸低俗。 这人还当众说他哗众取宠,只知道登些或是打打杀杀,或是情情爱爱的东西。 虽面上看不起对方,但黄培成内心却也是清楚的,他的报社,确实比不上《上海日报》。 这让他很不好受。 板着脸回到报社,见报社里的编辑都喜气洋洋,黄培成有些不舒服。 他并未表现出来,而是问:“你们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黄培成的表弟也在报社工作,他一脸兴奋:“表哥,云景又有新稿子送来,非常好看。” 上周看过云景写的《双面魔君》后,黄培成对这书,就一直很上心,还让人去打听作者身份。 若非他们手上稿件太少,他怕是早已开始刊登。 现在得知又有新稿件送来,他立刻便让人将之取来,又问自己的表弟,有没有打听出云景的身份。 黄培成的表弟将稿件送到黄培成手上,道:“表哥,我跟南城书局的人打听了一番,听说这书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写的。” 黄培成道:“可有打听出那人身份?” “没打听出来,但今日,这稿件是《上海日报》的记者送到南城书局的。” 黄培成听到此话,喜出望外。????????布?页??????μ?????n???????Ⅱ?⑤???????? 他了解自己的死对头,那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要救国救民,他办的《上海日报》招的人,也都是跟他差不多的。 既然《上海日报》的记者愿意帮着送稿件,那这书的作者,应该与他们是一路人,也值得信任。 最重要的,是《上海日报》的主编嫌弃他,嫌弃他的报纸,但对方推崇的新式文人,往他这里投稿! 黄培成知道《上海日报》主编私底下,有资助某些文人,还偷偷帮人印传单。 想到对方这般照顾的文人,不仅给他们《新小说报》写小说,还让《上海日报》的记者送过来,黄培成畅快不已。 他开始读面前的小说,越读越喜欢。 黄培成的表弟,也在旁边念叨:“表哥,南城书局的人,说这书处处都是隐喻,还说这书能呼吁百姓,不要抽大烟。” 黄培成的表弟将听来的话一一说了。 黄培成原本没觉得,听他这么一说,再回头去看,便也忍不住多想。 不论如何,这是一部好书。 这书还非常好读。 黄培成将手上稿件翻来覆去看了许久,突然问:“我们是否可以在印刷时,加入作者用的句读?那些复杂的句读可以不要,只要几个简单的就行……这样吧,你安排人去做些刻了句读的铅字出来,我们试着排版。” 《新小说报》有自己的印刷房,采用凸版印刷。 他们在定好要刊登的小说后,就让排字工寻找所需铅字,按照小说内容进行排列。 等排好版面,就在上面刷上油墨进行拓印并校对。 校对无误后,他们会将排好的印版装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 如今的印刷机是改进过的,比早先的要省事许多,但也需要手摇,因而他们印刷房,还专门请了两个负责摇印刷机的工人。 总之,因为自家就有印刷房,他若是想要在刊登时加入句读,完全可以。 黄培成一心赚钱,也极有眼光,他知道将来,这世界必然是白话文的天下。 至于标点,那也迟早会推行。 南城书局要做一本有标点的连环画,他为何不能率先在报纸上用标点? 诸如《申报》这样的大报纸,要做改动不容易,但《新小说报》这样的小报纸,做点改动也无妨。 他还可以,只给《双面魔君》这本书加标点。 黄培成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被《上海日报》的主编刺激了,想做点什么出来,让对方刮目相看。 黄培成考虑过后,打算用的标点有四个,分别是逗号、句号、冒号和问号。 ※ 如?您?访?问?的?网?址???????葉?不?是?ⅰ???ü???ε?n?Ⅱ?????????????????则?为???????佔?点 这四个标点,那些外文书里也是有的,他在自己的报纸上用一用,算不得多么出奇。 做好决定,让人去找人做相关铅字后,黄培成又拿着《双面魔君》的稿件看起来。 许久,他长叹一声:“将来的书,就该是这样的。” 叹完,黄培成又让人准备了一张一百元的庄票,给费中绪送去。 按照他们报社的规定,要小说刊登后才给稿费。 但他怕那位新式文人见他迟迟没动静,将稿件给其他报社刊登,便提前支取一百个银元,当做定金。 费中绪收到黄培成让人送来的一百银元时,南城书局的主编,也给了他一张一百银元的庄票并两个银元,作为《西游记》后续内容的稿费。 两份稿费加起来足足两百银元,哪怕费中绪不缺钱,手上也鲜少有这么多钱。 一时间,他甚至有些心虚。 若是那些人知道写书的并非新式文人,而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不知道会不会找他麻烦。 但这真不怪他,是他们自己误会了! 桑景云并不知道黄培成的做法。 她打算接下来的日子,日日去县城。 一方面是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则是看看自己的小说,什么时候刊登。 写《西游记》,对她来说就是赚个外快,《双面魔君》这书,却是她事业的开端。 桑景云希望自己的这本书,能受到读者喜爱。 第二日是九月初六,公历10月2日。 放现代是国庆假期,但这时,这尚且还是个普通日子。 这日,桑景云和桑景英桑景雄一起前往县城。 今天是桑景英开学的日子,因而他穿上了新衣服,但脚上,却还穿着旧布鞋。 桑景云瞧见,不解地问他:“阿英,你怎么不穿皮鞋?” 桑景英道:“姐,我等到了县城再换皮鞋,免得把皮鞋弄脏。” “也好。”桑景云忍不住笑了笑。 桑景云上辈子生活的世界产能过剩,物资充足,哪怕她并不热衷购物,也买了很多衣服鞋子。 当时,她每年都会扔几双鞋,那些鞋看着跟新的似的。 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物品无比爱惜,每一样东西,都会被利用到极致。 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