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 1)
奉为圭臬。 听桑景云这么说,她不再拦着,但拿了点别的衣物,晒在旁边做遮挡。 这样也行……桑景云拿了棉布擦头发,又找来一把剪刀,将自己的头发修短了一些。 现在别说吹风机了,家里都没通电,她的头发只能等自然干,还是短点好打理。 今天的午饭是用早上剩的锅巴煮的粥,里面还放了南瓜和番薯叶,黑的黄的绿的混在一起,跟一些人家煮的猪食很像,瞧着就让人没胃口。 桑钱氏没让桑景云吃这个,她早上留了两碗白米饭,一碗给桑景云,一碗给桑景丽,桑景云还多得了一个煮熟的鸡蛋。 “奶奶,你不用给我开小灶。”桑景云有点不好意思。 桑钱氏道:“你身体不好,要养养,至于我们,我就喜欢吃汤汤水水的。” 桑景云用咸菜拌米饭吃,又把鸡蛋剥了,把蛋白给桑景丽。 桑景丽不爱吃蛋黄,但喜欢吃蛋白,她眯起眼睛,开心地吃起来。 另一边,桑景雄却已经受不了了。 早上到了纸店后,桑景英就让他学写信,他看了一会儿,觉得写信很简单,便开始帮人写。 结果他写完一读,让他写信的人竟然不满意,说是听不懂。 他文采斐然,写得比他哥好多了,这泥腿子竟然还嫌弃! 桑景雄很生气,正想发火,就被自己哥哥捏住胳膊上的肉一扭…… 他哥还说他:“洪旭很快就学会了写信,你怎么就学不会?” 桑景雄先是惨叫,之后又不满:“我写得明明很好!” “你写的哪里好了?就只会牵强附会卖弄文采!你写的这东西,没人愿意花钱。”桑景英指着桑景雄写的“月之姣姣,照吾孤身,汝之倩影,辄现吾心”冷笑。 那个找桑景雄写信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觉得上海这边的日子过得不错,就想让自己的弟弟带着自己的妻子父母一起来上海讨生活,结果桑景雄又是写思乡又是写对妻子的思念,正事只写了后面几个字。 这都什么玩意儿! 桑景雄想跟桑景英吵架,但他打不过桑景英,而且周围人,都站在桑景英这边。 他只能按照桑景英的要求写起来。 他其实很聪明,会写白话,很快就上手了。 但写了三封信,他就累了。 一封信两三百字,三封信加起来近九百字,他以往很少一停不停写这么多字。 把蘸水钢笔放桌上,桑景雄想休息会儿。 隔壁洪旭,就已经开始休息了! 但他又被桑景英教训了,桑景英嫌他写得慢,说他比不上桑景云,还拧了他好几下。 桑景雄只能可怜巴巴继续写。 他一上午写了六封信,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桌上有一碗油豆腐嵌肉,桑景雄很快吃了一个,正想夹第二个,就被桑景英掐了大腿。 紧跟着,桑景英给他夹了一块咸鱼。 这一幕,洪掌柜自然是看在眼里的,但桑景英跟他打过招呼,他也就没有劝桑景雄多吃点。 桑家以前不缺钱,桑景雄是知道礼数的,也知道在外面吃饭不能要克制,不能一个人把好菜吃光。 他没有再夹肉,忍着腿上的疼,默默地吃咸鱼配白饭。 刚吃完,他就又被拉去写信了…… 这天半下午,洪掌柜就关了店铺,准备回家过节。 桑景雄总算解脱了,跟桑景英一道回家。 桑景英道:“你今日才挣了十个铜板,连大姐的一半都不到,这十个铜板交公后,你还欠家里十个铜板。” 桑景云只想让桑景雄每天上交十五个铜板,但桑景英给加了量,让他上交二十个。 桑景雄道:“凭什么?家里天天吃咸菜,哪用得了这么多钱?” “家里还欠着债,光利钱,一天就要很多。” “那又不是我欠的,凭什么让我还!”桑景雄很愤怒。 “就凭你是桑家人,”桑景英冷笑,“你也别想跑,你离了家,怕是连租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你还不会做饭洗衣,没钱买油盐酱醋和衣服,你甚至连口锅都买不起。更何况你还小,一个人在外面,说不定就被人抓走卖了!我们河对岸那些孩子,你见过的吧?没了家,你会比他们还惨。” 桑景雄想到河对岸那些脏兮兮的,瘦骨嶙峋的孩子,不自觉抖了抖,又哭起来:“我以后不乱说话了,我会好好读书……” “你以后不能去读书了,你要养家。” 桑景雄哭得更大声了。 桑景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她吃过饭,见头发干得差不多了,肚子也不再疼痛,就睡了一觉。 睡醒后,她翻出桑景雄用过的本子和铅笔,打算写一部小说。 这几天,她看了好几张报纸,为了稳妥起见,打算先写个武侠小说赚稿费,再想其他。 她有心像一些前辈一样,写文章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但那样做很危险。 有些东西,还是等以后她不缺钱,可以不在意稿费,再用假身份去写比较好。 到时候她不留真名不留地址,别人就找不到她头上了。 现在她没条件这么做,不如安心写武侠小说。 第17章 武侠小说 桑景云年少时,很喜欢看武侠小说。 小学期间,她看了一部由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特地找了原著小说看,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在小学五六年级和之后的初中三年里,看了上百部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书,更是反复阅读。 刚开始写作时,她也写过武侠小说。 那时,武侠已经渐渐没落,但此时,武侠小说刚兴起。 桑景云仔细看过《新小说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那些小说都是文言和白话夹杂着写,比较难读,故事情节也很寻常,设定更是普通。 甚至可以说,此时的武侠小说,跟后世的武侠小说,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1916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润安这四位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的作者,此时都还未出生,写了《四大名捕》温润安,更是要50年代才出生。 桑景云这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武侠小说,设定里连内力都没有。 约莫是为了凑字数混稿费,这些小说还存在详略不当的问题,主角突然遇上几个劫道的,光是过招,竟然就写了一整版。 总之,这些小说,对她来说并不好看。 这很正常,她以前看的,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优秀的武侠小说。 而现在连载在报纸上的小说,都不曾留存到后世,自然比不上她曾经看过的那些。 桑景云觉得,她写的武侠小说,在可读性上,应该能超越现在在报纸上连载的那些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