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1 / 1)
庆遥于不可。 当爹的当天晚上从店里回来,便备了一个火盆。 因着爹爹还是担心客人会拿康小姐那事开阿笙玩笑,便还是让当时已经到了店里的阿笙提前回家。 这会儿阿笙都已经脱衣睡下,被爹爹给从床上“挖”起来,非要阿笙从外头进屋,跨一回火盆。 “来,阿笙,跨个火盆。霉运统统都走开!” 阿笙哭笑不得,知晓爹爹是一番好意,唯有配合着,从火盆上跨过去。 方庆遥嘴里念念有词,“好了,不好的都跨过去啦。从今往后,顺顺利利,顺顺利利。” 阿笙顺利跨过火盆。 方庆遥领着阿笙进屋,带着阿笙给列祖列宗上香。 方庆遥将香插在祖宗桌案前,给祖宗磕头,“祖宗保佑,保佑阿笙明日的相亲顺顺利利,为我们方家开枝散叶……” 阿笙眼睛陡然瞪圆。 爹爹方才同祖宗,说,说什么? 谁,谁明日要相亲? 第46章 双喜临门 方庆遥双手伏在蒲团上,规规矩矩地给祖宗磕了三个头。 转过头,瞧见儿子直愣愣地杵在蒲团,腰身都没弯一下,气不打一处来。 “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紧给祖宗磕头?”怕冲撞了祖宗,当着祖宗牌位,方庆遥没直接发火。 手在阿笙的后背拍了拍,另外点燃了三根香,给阿笙递过去,压低声音提醒道:“等会儿给祖宗磕头的时候,记得求祖宗保佑,让你早日能娶上媳妇。千万别忘了,听见了没?” 阿笙不想娶媳妇。 他这辈子也没有娶媳妇的打算,不过祖宗还是要好好祭拜的。 从爹爹手里接过点燃的三根香,阿笙双手举着香,三鞠躬,将眼睛闭上,诚心诚意地祷告着:“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孙阿笙希望爹爹、二爷、乔伯伯、余(虞)爷爷还有、小石头还有店里的大家,都能够平平安安。” 方庆遥一直在边上候着,见阿笙睁开眼,忙关切地问道:“心里话都跟祖宗说了没?” 阿笙眼都不带眨地点了点脑袋。 爹爹只是问他心里话跟祖宗说了没,他都说啦! 方庆遥喜笑颜开,忙对儿子道:“好,好。来,来,把香插在香炉上。” 阿笙瞧着爹爹高兴的模样,心里头多少有些愧疚。 听话地将三根香插在香炉上,阿笙只能在心里头跟爹爹说一声对不起。 他不是有意要忤逆爹爹的意思,只是他不喜欢姑娘,又何必霍霍人家姑娘,害了人家的一生呢。 方庆遥半点不知儿子心中所想,听阿笙说已经将心里头的话都告诉祖宗,一脸的高兴:“行了,这下祖宗一定会保佑咱们爷俩心想事成的。” 说罢又另外朝祖宗拜了拜。 要是今年阿笙能够顺利娶上媳妇,明年给他抱上孙子,哎哟喂,那他这一生可真就别无所求了! 阿笙跪在祖宗牌位前,仰着脑袋,心里头好奇,他同爹爹所求的定然南辕北辙,列祖列宗究竟会达成他跟爹爹两个人当中,谁的心愿呐? 阿笙不放心,又另外朝祖宗磕了三个头。 他磕的头比爹爹多。 唔,祖宗应当会听他的多一些吧? 至于爹爹的心愿,从今往后他更加努力干活,好让爹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养儿防老嘛,没听说养孙子能防老的,他日后孝顺爹爹,亦是一样的。 方庆遥见阿笙又另外朝祖宗磕了头,这般虔诚,高兴得合不拢嘴。 康小姐同那沈老板的事,如今可是闹得府城上下皆知,阿笙这下定然是对那康小姐彻底死了心,才会终于对相亲这事这般上心。 他原先还同柯先生、乔师傅抱怨过,怎的偏生阿笙这般倒霉,女孩子的手都没拉过,摊上康小姐这么一桩事,现在想来,这件事也去不全然都只有坏处。 至少阿笙这会儿对相亲这事终于积极了不是? 阿给祖宗磕过脑袋,抬起头,比划着,“爹爹,明天的相亲……”可不可以取消? 当爹的完全误会了阿笙的意思,笑眯眯地道:“阿笙,放心,明儿你要见的女孩子啊,爹爹见过,比你大五岁。这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这大五岁,不刚好等于一个半还要再多一点的金砖了么?这是咱们家的福气,更是你的福气。 今天晚上早点睡,养足精神,啊。” 方庆遥从蒲团上起身。 因着跪的时间有些长,起来时有些吃力。 阿笙忙扶了爹爹起身。 扶爹爹回房间休息,阿笙转过头,再次瞧了眼祖宗牌位。 爹爹倘若是喜欢年纪长的,二爷也比他年长呢。 二爷还比他大六岁,足足是两个金砖呢! 可这话,他没法跟爹爹说。 他要是说了,爹爹只怕真要被他气昏厥过去。 祖宗在上……希望女方忽然反悔,明日的相亲取消才好。 … 端午这天,府城大小商铺中午大都歇业。 要过了三四点,各大商铺的掌柜们同家里人一起过过端午,家家户户的民众们也都吃过饭,出来活动,商铺才会陆陆续续地开始营业。 酒楼情况特殊,考虑到端午这天,大家一般都会在家里过节,在端午这一天,长庆楼是歇业一整天的,不像其他大多数商铺,只歇业半天。 因着一天都不必去店里,阿笙需一早去市场,将今日同爹爹两人要吃的菜提前买回家。 阿笙天不亮便起来了。 去了趟菜市场,将今日要烧的食材买齐。 回到家中,天才蒙蒙亮,又拐去师父家,去给给师父、师娘请安。 因着今日过节,阿笙特意给师父、师娘带了雄黄酒、艾草,另外买了一只烧鸡过去。 没有带粽子过去,是因为清楚爹爹昨日定然是都给过了。 便是家里的粽子,也是爹爹昨日从店里带回来的。方骏因端午过节,向药铺告了假,回乡下过节去了,今日,只他同爹爹只有两个人,也便没有在家里另外包粽子。 乔德福的幼子早夭而亡,唯一的女儿已早早嫁人,是以,家中,只他同妻子两个。 阿笙每年端午都来,乔德福心里头自是高兴,嘴里头道:“难得你爹爹休息,你不在家陪你爹爹,过来我这里做什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实在是让你破费了。” 阿笙摇着头,笑着比划着,表示这些花不了几个钱。 将东西给师娘,给师父点上旱烟,扶师父在厅里的太师椅坐下。 见乔伯伯心情不错,阿笙将他新近拜了个学画的老师的事情,同师父说了。 阿笙也没把握,乔伯伯是否会介意他多一个师父的事情,因此按照二爷事先告诉他的,没有直接余(虞)爷爷有意收他为徒的事,只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