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备用网站 最新地址 获取最新地址。

第174章(1 / 1)

(' 所谓“坏话”,包括不仅限于他家老板肚子里孩子的亲爹是个举世难得一见的坏胚,又会家暴打人,又喜欢把人像牲畜一样圈起来……总之是无恶不作。 讲完恐怖故事后,小刘又在姥姥的长吁短叹中警告她以后不要再给不认识的人开门,也不要让外面的人知道郁琰的存在。 姥姥自然连连应承。 过了会儿郁琰才道:“您先去做饭吧,这事我自己处理。” “不然我还是给霁几打个电话吧,”姥姥担忧地说,“不然一会儿那‘坏胚’追到咱这来了怎么办?” 姥姥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标准,喊刘霁小名的时候听起来总有些“古怪”,刘霁小时候因为这个昵称和闹过好几回,可惜老太太顽固不化,到现在也没改口。 “别麻烦小刘了,他暂时不会来。” 姥姥“唉”了一声,然后道:“那行,我先烧饭去了,一会儿要赶不上饭点了。” 随即她转身又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嘀咕:“那老东西,成天地跑去钓鱼,也不知道回来帮忙烧个火……” 等她走后,郁琰才又低头看向地上的那张纸条。 郁琰弯不下身去,因此只好拿了把烧火钳将纸条夹了起来,犹豫地打开后,却见那纸条上只写着两个字—— 琰琰。 他愣住了。 那些被刻意忽视、被狠心撂在一旁的记忆和想念再一次卷土重现。 才只是过了半个月而已。 身份证和护照都不在他手里,而且他现在已经是孕晚期了,一来搭乘飞机需要医院开出的证明,二来他当下的身体情况也去不了太远的地方。 再加上此地人烟稀少,多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只要不走出院子,也不会有什么异样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所以思量再三后,郁琰还是决定先留在这里暂住一段时间,等顺利生下这个孩子后,再补□□件飞去国外。 按照前世的经验,那起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至少需要一个月,开庭审理通常也得两个月,加起来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余巧没想到郁琰会忽然打开院门,门开的时候她正轻手轻脚地往院墙外搬着石块,打算爬上去隔着院墙强行给两人开个视频通话。 余巧本来觉得这事跌份,想想就觉得很没素质,但奈何朝弋说要给她加工资,还给发奖金,一听有钱拿,余助理就能屈能伸地搬石头去了。 没想到才千辛万苦地把第二块搬到墙边,就和门内的郁琰对上了眼。 余助险些砸了脚,连忙丢下石块,又拍了拍手里的灰,而后冲着郁琰尬笑着打了个招呼:“好、好巧啊,郁先生。” “我们朝董有话想和您说,您现在要是有空的话……” 郁琰冷漠地打断她:“别再来了。” 说完他就要把院门关上,余巧想了想自己的奖金,赶忙靠在了门上,言辞恳切:“您听我说,郁先生!” “他说他不会过来打扰您,只是想和您说几句话,”余巧趁机添油加醋道,“朝董现在状态真的很不好,上一周还住了院……” 郁琰的眼神终于有些松动:“他怎么了?” “听说是一周多都没怎么吃饭,也没怎么睡,”余巧低声道,“就算是个铁人也扛不住啊……” “您就当可怜可怜我们老板,晚点打个电话和他说几句话,行吗?” 87 零点刚过,山野间除了时停时续的虫鸣蛙叫,偶尔还会遥遥传来几声狗吠。 郁琰晚饭后眯了会儿,入了夜反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于是便只好从屋里头出来,睡在院里的躺椅上看星星。 没有绚烂霓虹的侵蚀,这里的夜晚显得格外干净,月光莹洁,穿过院角那株枝叶繁密的桂花树的叶隙,在郁琰脚边落下跳动的光斑。 好像只有年幼时才有会有这样的体验。 他想起小时候总喜欢抱着他躺在摇椅上看月亮的老爸,老爸会和他说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候还会教他背古诗,教他“疑是地上霜”,也教他“月是故乡明”。 可那时候的郁琰还不知道“明月”二字要怎么写,“故乡”二字又意味着什么。 他又想起老妈,想起她身上无法被复刻的香气,像夜风中桂,又像浸水茉莉、绿叶织果香,小时候被她从客厅沙发上抱回卧室里,郁琰从来都不会醒。 再然后…… 郁琰终于还是避无可避地想到了朝弋,那台新手机被他拿在手里,锁屏亮了又亮、熄了又熄。 二十多分钟之后,郁琰总算下定决心,打通了那串号码。 听筒里放着系统默认的彩铃声,郁琰的心跳快了,直到这一刻他才觉察到自己其实是期待听见他的声音的,但同时理智上却又希望他已经睡下了。 可才不过几秒,铃声便戛然而止。 电话被接通了。 两人都沉默着,安静到朝弋几乎能听见这 ', ' ')(' 边的蛙鸣蝉噪、遥远的杂音。 “琰琰,”朝弋恂恂地问,“是你吗?” 回应他的依然只有山野间的白噪音。 “你还好吗……” 郁琰终于很轻地“嗯”了一声。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 “我一个人在这里,”朝弋苦笑了一声,“总是睡不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