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1)
,不就是有了旧例吗?”李显竟然真的认真思考起来。 裹儿听了半天言语,忙道:“那些大臣嘴上不说,心里嫌我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说罢,裹儿又想了想,说:“阿娘,还记得去年有三个女官要投奔我的事情吗?” 韦淇笑说:“怎么不记得?叫朵儿的那个是护送我们回京的小女娘,叫叶儿的是咱家的恩人,湘灵是比你还强了一筹的女史。” 韦淇说完,又向李显一一提了这三人千里奔赴幽州辅佐裹儿的详情,李显听罢,叮嘱裹儿说:“既是品性端正的女娘,裹儿你不可怠慢了。” 裹儿笑说:“我明白。我有个主意,不如让叶儿进户部做个没有品级的书吏可好?” 韦淇一口应了:“这有什么难的。” 就这样,万叶涛进了户部做个无品无级的书吏,主业是照顾公主,副业是做些文书工作。 杨再思原先有些迟疑,但又听人悄悄说,公主怀有身孕,帝后放心不下便送来一个侍奉的人,故而答应了。 他不由得暗道:这女人就是比男人麻烦些,这也不便,那也不便,安乐公主是自找罪受,瞧太平公主过得多么恣意潇洒。 只是杨再思也不想想,这南衙就是迎合男人的便利而建造的,男女有别,裹儿一个女子闯进来在此当值,自然是不便的。 天气渐暖,桃李樱梅竞相绽放,冲走了旧年残冬的肃穆和悲伤,天地又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这日,武三思府内设宴,邀请裹儿和崇训,只是裹儿难得休沐,不耐烦这等事情,托言身子不适,便让崇训与植儿一起去了。 吃罢宴席回府,奶娘何三娘从东府提了食盒进来。崇训有了醉意被仆从扶去睡觉了。 裹儿见了何三娘和植儿,便奇怪:“你们怎么连吃带拿的?” 何三娘笑着揭开食盒,端出一大碗冒着热气的羹汤,说:“小郎君尝了一口鹌鹑羹,觉得十分鲜美,留着不吃,要带回来给殿下吃。 郡王说,难得小郎君如此孝心,让他随便吃,命人重新做了与殿下送来。” 裹儿听了,低头一看,只见植儿仰望着自己,顿时笑了,刚要弯腰抱他,就见他往后一避,自己爬到榻上,催促裹儿说:“阿娘,快吃,这个趁热好吃。” 这话让裹儿心中熨帖,又十分好奇,他们一家虽然节俭,但是植儿并非没见过世面,宫宴上那么多佳肴不爱,偏生喜欢这个鹌鹑羹。 她便在植儿的注目下,命人用小碗盛了,端起抿了一口,忽然眼睛一亮,当真是鲜美至极,又醇厚非常,道:“果然很好,植儿有心了。” 植儿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说:“阿娘有了弟弟,多吃些。” 裹儿顿时笑了,道:“你知道什么弟弟妹妹。” “我也想要个妹妹。”植儿想了想道。 裹儿吃了两小碗,便吃不下了,她原是吃了午饭,遂将剩下的分给众人尝鲜,都赞不绝口。 何三娘笑道:“哪能不好吃?这鹌鹑羹别的不说,光鹌鹑就用几百只。” 裹儿道:“几百只鹌鹑?今日参加宴会的人有很多?”武三思下了帖子到公主府,说只是请了亲朋故旧赏桃花。鹌鹑个头小,吃了几百只倒也不多。 “光这一碗,我就听厨上说用了三百六十只鹌鹑!”何三娘忙道。她是从幽州为植儿请的奶娘,因齐整爽利,一家子都被裹儿带入神都。 何三娘出身小门小户,哪里见过这样奢侈的饭菜?往日在公主府,只觉得比一些中等人家略好些,到了郡王府才见识到泼天的富贵。 裹儿暗自吃了一惊,又问了何三娘宴请何人,酒馔如何。 何三娘眯眼想了郡王府的喧嚣,便道:“殿下你不知道,哎哟哟,郡王府好大的气派,又不是拜寿,又不是年节,那客人来得一茬接着一茬,不是这个大官,就是那个将军。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又轻又软的皮袍子,不是这个貂,就是那个狐狸,还有几个穿大老虎皮的,我若不是在公主府当差,就认不得这些了,那礼物一抬一抬往后院里抬,听说后院都没下脚的地方。 小郎君跟了驸马去,我在后头,不知道宴会上吃的是什么。但我们得脸的仆妇,坐了几桌,桌上都是肥鸡、大鸭子、羊肉、马肉……还有一大盘炸鹌鹑,油腻腻的,没人吃……” 裹儿眉头微皱,翻了年,武三思得了皇帝信重,权势炽涨,人也愈发招摇,整日里要排除异己。因着大部分与相王有旧,李显便多允了。 裹儿正想着,植儿推推裹儿的手,小脸上带着懊恼,说:“阿娘,我做错了吗?” 裹儿挥手命伺候的人下去,抚摸着植儿的头,笑说:“你当然没有做错。” 植儿低头说:“可是、可是,这碗鹌鹑羹不好。”植儿听完奶娘的话,便明白那碗鹌鹑羹就是阿娘说的奢靡。 裹儿笑了,笑容带着宽容和赞赏,道:“植儿有颍考叔遗羹之美行,阿娘高兴尚且来不及,怎么会怪罪你呢?” 她心里明白,这分明是大人行事以及教育方式的冲突,与植儿并不相干。 植儿点点头,双臂在胸前画了叉,说:“我以后再不吃鹌鹑羹了。” 裹儿摇摇头,指了指植儿心口的方向,耐心道:“鹌鹑羹无错,错的是拿三百多只鹌鹑做羹的人。你我身为皇亲国戚,务要惜福,不可奢靡,方能长久。 还有,每人秉性不同,有人奢侈,有人节俭,植儿若是改变不了别人,但要坚守自己的本心。” 植儿闻言若有所思,然后从榻上跳下来,朝裹儿叉手,说:“阿娘,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想要劝谏阿翁,以后不可奢靡。” 裹儿闻言乐了,笑道:“理当如此。”说罢,唤人去东府悄悄打听武三思做什么。 武三思在宴会上推杯换盏,自然早吃醉了躺下,直到晚上才醒。他心里念着客人送来的奇珍异宝,正摆在榻上赏玩,就听说他的好孙儿来了,赶忙叫进来。 植儿一进来就被武三思抱在怀中摩挲,他问植儿:“晚上天冷,你怎么过来了?过来了,就不要走了,跟阿翁一起住如何?” 植儿挣扎着下来,一张小脸绷着,看得武三思十分可乐。植儿见阿翁心情尚可,遂叉手道:“孙儿今日蒙阿翁相邀参加宴会,吃了鹌鹑羹……” 武三思听了,笑道:“这个啊,必定是你母亲爱吃,厨上还有几大篓,我叫人连厨子一起送到东府。” “阿翁……”植儿提高了声音。武三思一顿,好奇道:“你说,阿翁听着呢。” 植儿顿了顿,继续道:“阿翁,一碗羹三百只鹌鹑,未免太过靡费,以后……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好不好,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