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1 / 1)
“是啊,我给你写一个试试。”叶长生说着在宣纸上下了几个字。 千尧凑过去看,果然不错,“写得真好,你殿试肯定没问题。” 叶长生闻言笑了笑,突然想起什么道:“对了,你有没有见过陛下?” 刚一问完叶长生便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有多不合适,毕竟之前千尧入宫可是为宦官。 想到这儿叶长生连忙想要道歉,然而没想到千尧却直接回道:“见过。” “那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叶长生虽然觉得有些尴尬,但终究还是没忍住。 然后就听千尧问道:“你对陛下似乎很……好奇?” “是。”叶长生一提起岐岸,脸上的敬佩根本藏不住,“我一直都很钦佩陛下,所以一想到殿试会见到陛下便觉得紧张,就想先向你打探一下。” 千尧自然知道岐岸是他的偶像,但一想到这儿千尧便又想起了岐岸误会他和叶长生的事。 看着叶长生满脸钦慕的表情,千尧很怕将来殿试的时候他偶像会给他泼一盆冷水,因此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说。 然而叶长生并没有看出他的为难,还在继续问道:“怎么不说话?陛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第62章 品质 “他……” 千尧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被问这样的问题, 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从前在岐岸身边时千尧觉得那人就像是一道无法抛开的阴影,死死笼罩在他的头顶,无论他怎么逃也绕不开, 抛不下, 每日只能生活在他的笼罩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那时的千尧觉得自己会和他一辈子纠缠在一起,可是没想到岐岸后来会主动放他离开。 分开之后大概是因为有了距离, 加上换了一种身份, 因此千尧再看他时总觉得岐岸身上的那层阴影似乎褪去了一些,千尧好像第一次看到了他。 他并不完美,但确实是一个很符合现在这个时代标准的君主。 至于其他,千尧还是没有想好该如何评价。 因此思索半天后只是回道:“他是一个好皇帝。” 叶长生闻言一下子笑了出来,“这还需要你说吗?我是问陛下这个人随和吗?” “不随和。”千尧即答。 叶长生闻言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摆了摆手表示理解,“也是,陛下可是十几岁就上战场厮杀,二十几岁就一统北朔的人, 怎么可能随和, 那……陛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千尧闻言想了一下,“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心狠手辣,斤斤计较, 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还有记仇。” 叶长生:“……” “你说得我有点害怕。”叶长生闻言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继续说道, “就没有一点美好的品质吗?” “美好的品质。”千尧闻言想了一会儿,话题又绕了回去,“他是一个好皇帝。” 叶长生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你把陛下说得像个只知处理政事的机器。” 千尧闻言瞬间回忆起曾经他和自己欢好后还能爬起来继续处理政事的往事,不由点头道:“他确实是。” 叶长生:“……” “可是陛下也是人,总会有七情六欲,比如陛下从前不是盛宠那个宦官,那时的陛下就没有什么不同吗?” 虽然民间不知那个宦官姓甚名谁,他逃跑之后岐岸便放出口风,说他已经不在了,但千尧每次听到和自己有关的事,还是忍不住有些不自在。 “大概是有的吧。”千尧说着脑海中不由闪过曾经在岐岸身边时的那些过往。 “是吗?那时的陛下是什么样的?”叶长生问道。 “那时……” 千尧刚要开口,然而话到了嘴边终究还是咽了下去,“不知道,我那时只是御茶房的小太监,并不常常见到陛下。” “这样啊,那你见过那个被陛下盛宠的宦官吗?”叶长生眼中满是八卦,“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是不是很美貌?” 千尧闻言似乎有些不知该怎么说,因此一直没有回答,许久之后才摇了摇头。 “见过一次,他其实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或许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能得陛下如此心仪吧。” “是吗?那他心悦陛下吗?”叶长生继续问道。 “他……” 千尧像是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又像是被问住,就这么卡在了一个“他”上,久久也没说出一句话。 叶长生见状连忙道:“我真是糊涂,你才见过他一面怎么会知道。” “是啊。”千尧闻言也顺势回道,“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心悦陛下。” - 千家的产业经过前些日子的努力基本已经理顺了,加上本来就有专人打理,千尧只需要不时去查账就行。 所以他暂时便将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到了酒坊上。 因为有管家指引,千尧很快便办好了各种手续,然后花心思装修好了店铺,但却并没有急着开业,而是细细思索起了该怎么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千尧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在现代他毕竟见过那么多的营销案例,所以也明白,生意若是想好,除了商品的质量过硬外,还要打好广告,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是鄢都如此繁盛,店铺多如牛毛,如何才能让大家记住自己? 于是千尧开始一件件回忆起自己在现代时看到过的那些经典营销案例,把自己当成了乙方,开始想起了策划方案。 首先最朴素直白的便是开业送鸡蛋,送鸡蛋这个方法可谓无往不利,这个方法一出,门口没有不排起长龙的。 但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千尧直接否定,虽然这个方法好用,但他们是卖酒的,很大概率上吸引到的不是目标用户,更何况千尧无论是店铺装修,还是酒品的制作,想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线,送鸡蛋和他们的店的形象实在有些不符,因此千尧很快便想起了其他方案。 只是灵感并非说有就有,所以千尧没事儿便会出去转转,寻找灵感。 很快他便发现南鄢大概是多水的缘故,人杰地灵,人们大都喜好诗词歌赋等风雅事,千尧见状便打算投其所好,很快便设计好了新的方案。 于是他先是给酒坊定下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白云边。 这个名字化用了李白的诗,且将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① 不过这个名字虽然文雅,但若是不加以解释宣传,大家也只会不明所以,于是千尧想到了现代社会最朴素的宣传方法,发传单。 但光是发传单而并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只会引得大家厌烦,所以千尧还特意举办了一个活动。 好诗换好酒,开业前三日,凡有才学者皆可到白云间酒坊凭借诗句换酒喝